1941年6月5日,玛塔·阿格里奇出生于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为南美洲的浪漫之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充满了斑斓与想象力,其良好的文学、艺术氛围成为了培养众多艺术家的沃土,而阿格里奇正是其中一员。

阿格里奇是一位典型的天才钢琴演奏家,她3岁学琴,5岁登台,8岁时就演奏了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一曲轰动整个阿根廷!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如疾风一样的演奏风格,作为女性钢琴家,阿格里奇的演奏比男性还猛烈,即使是演奏一些浪漫派中比较柔和的作品,也依然能从中感受到隐藏的迫人气势。由于她的演奏风格浪漫豪放,音色铿锵有力,因此获得了霸气的“钢琴女祭司”的称号。
耀眼的光环、年轻时娇艳的面庞、无懈可击的钢琴技艺,让阿格里奇成为了古典音乐界里一株绽放的玫瑰,然而命运女神总喜欢捉弄人。2000年2月,阿格里奇获得第42届格莱美奖“最佳器乐独奏表演奖(带管弦乐队)” ,同年公开宣布自己罹患黑瘤皮肤癌。
在阿格里奇积极配合医生注入治疗疫苗之后,癌症得到了缓解,这本是一件好事,可近日在与老友巴伦勃依姆呈现柏林爱乐舞台之后,阿格里奇因心脏方面的原因,健康状况恶化导致体力不支,取消了之后的音乐演奏会。
原来的音乐会由她的学生阿根廷钢琴家Sergio Tiempo代为演绎,意大利的演出则由当红冰岛钢琴家Vikingur Ólafsson 替为登台,演奏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

年轻时的阿格里奇
此消息一出,有不少音乐爱好者颇为惋惜,这时大家才蓦然发觉,这位钢琴女祭司已经81岁了!一头黑色的秀发已经变得灰白,岁月的痕迹也已攀上她曾经娇美如玫瑰般的面庞。
可是当你聆听她的演奏时,就会发现她的音乐依旧是那么热情奔放,宛如疾风骤雨一样迅猛,和年轻时一模一样甚至愈发炉火纯青!每当看见她十指灵动地在聚光灯下弹奏钢琴时,都会恍惚地以为回到了从前,眼前呈现的仿佛还是年轻时的模样。
或许是年少时遇到过不少关心过自己的钢琴家,近年来,阿格里奇也试图通过创立“阿格里奇钢琴奖”等方式来帮助年轻的演奏家。曾有人问她,“要想成为一位成功的钢琴家,什么是最重要的?”
阿格里奇回答说:“首先要热爱音乐,要感觉到和音乐在一起时的幸福。其次要有相当的技巧,因为声音是音乐里最本质的东西,而有些声音想要发出来就需要技巧。同时,要想成功,你还要做到与众不同。”
热爱、技巧、与众不同,阿格里奇将这三点融合得非常完美,她一直都是特立独行的演奏者,风格热烈而浪漫,令人如痴如醉,而现在她更是与命运抗争之人!

这些年来,阿格里奇受癌症困扰却一直坚持演出,如今因为身体抱恙告别了深爱的舞台,可是她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与荆棘搏斗的玫瑰是不会凋谢的,正如她美妙的琴声,从指尖流转的那一刻开始便被世人铭记于心——她的浪漫、她的音乐、她的精彩永不落幕!
在这里,本文想借同样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作家博尔赫斯的几句诗来形容阿格里奇:
你是上帝展示在我失明的眼睛前的音乐、
天穹、宫殿、江河、天使、
深沉的玫瑰,隐秘而没有穷期。
——博尔赫斯《永久的玫瑰》
祝愿阿格里奇早日康复,有朝一日,还能在舞台上看到她美丽的身影!
今日推荐视频

您手机上的免费音乐课
6000多节免费的在线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