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三进三退”:我的选择成就了我,你的选择将成就你

 成都大学陈大伟 2023-01-31 发布于四川

我的“三进三退”:我的选择成就了我,你的选择将成就你

      前几天,我的推文《新春寄语:过一种成人成己的研修生活》提到了自己主动请缨担任仓山中学校长。1992年底,一位曾经的老同事听说后,有过这样的评论:“陈大伟就是想当官。”这里就说说自己对干业务与当领导的理解和体会。因为有不少朋友遇到过同样的问题,问过我如何选择。这里就说说自己进退的经历和思考,或许有一些帮助。

 一、我的三进三退

      在另一位同事转说这位同事的评论后,我说:“他不算了解我的人。在龙台中学担任团委书记、政教主任的时候,观察当时的教导主任如何安课排课,我有这样的发现:一位教学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可能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以及课时安排上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一旦一位优秀的教师担任了教导主任,就要去满足这些有能力有个性的骨干教师的个别要求。看清楚了这样的变化,我就对学校里的当官看淡了。”但终究,我担任过两次校长并担任过教育学院的科研处长,这里先说一下自己的“三进三退”。 

      一进:到仓山中学担任校长

      到仓山中学是自己主动请缨的。当时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在中学教高中地理,当知道1993年地理不再进入高考,地理学科的地位下降,自己心理有过失落,就想在另外的方面突破和寻求自己的价值(现在想来,自己还是有偏科思想),去仓山中学主持工作是一个机遇,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我得抓住这个机会;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相信自己能对这所学校的发展有帮助,能够把这所学校办好;三是正读四川教育学院的“学校教育专业”的本科函授(第一学期),听了老师们的课,很想理论联系实际用一用,同学们一个个都很优秀,激发了自己向他们学习的雄心,这里要感谢四川教育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

     一退:辞去仓山中学校长

     这次辞职有这样一些原因:(1)我是孤身一人到仓山中学的,到仓山中学有一点没有预料到,那就是一位中层原是预备自己主持工作的,我去了让这位提升为副校长的同事有一些失落,和我的配合上不够主动。感受到这样的心情和状态,我对这位副校长说:“我来这所学校,是要把这所学校搞好的。搞好了,我马上就走,你可能有机会;搞不好,我会一直呆在仓山中学,你也别想其他的。”这使合作得以加强。现在学校得以改善,我觉得该走了。(2)我到仓山中学主要定位是治乱,有一点“乱世用重典”的选择,自己准备当“滚雷英雄”,“滚雷”结束,学校进入正轨,我觉得完成使命,可以走了。(3)当时看到农村学校规模小,学生很小的班级(10人以下)不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向教育局以及县委提出了撤点并校的主张,并采取让仓山中学的生源饱满的行动(现在反省,这些行为不够成熟),这个县教育局领导的意图不一致,再呆下去那么多的支持了。

      二进:绵阳实验中学的教科室主任和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副校长、校长

       有了上面三点考虑,我是下定决心要辞去仓山中学校长职务的,只是时间早晚的差异而已。1994年4月,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我的消息,绵阳市实验中学祝启程校长写信给我,希望我到绵阳实验中学。当时我正被推荐参评特级教师,我回祝启程校长:“特级教师既是荣誉,也是包袱,如果我评上了,我不能走。如果没有评上,我可以考虑。”后来知道德阳市没有把我推荐到省上,自己少了包袱(没有评上,焉知非福),加上意识到自己为仓山中学招生的行为有不妥。1994年9月,我到了绵阳实验中学。

       祝校长要我到绵阳实验中学不是只当一位老师的,和我谈话,他希望我竞聘教科室主任。竞聘会上,我说了这样的话:“我当过教研组长,团委书记,政教主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没有当过管教学和科研的教学主任,想试一试;另外,我的妻子现在还在中江,当一个中层领导和教育局的人接触多一些,这样可以早点把妻子调过来。祝启程校长刚才报告的学校规划和计划已经很棒,我现在没有自己的计划,我当教科室主任可能就是要努力去把这样的理想付诸实践。”就这么几句,我当了教科室主任。

      在绵阳实验中学教科室主任岗位上,第一年的教学管理我不够内行在适应和熟悉中,第二年教科室和教导处分设,我负责的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渐次上路。到1997年,如果我愿意,大致有三个单位可以争取:一是涪城区教师进修校,二是涪城区教研室,三是绵阳市教科所。

     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张仁诚校长抛出了“橄榄枝”,我到了教师进修校。这使自己有了人生的定位:做教师教育。张校长要我到这里是要培养我接班的,到位是副校长,然后是张校长主动退居二线让我主持工作,然后是校长。

     二退:辞去进修学校校长

     这次辞职有这样的考虑:(1)自己一时没有找到学校未来可以在哪些方面再突破。大概在1999年,我在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学习,参观了成都市泡桐树街小学,时任校长许元明老师说自己受青羊区组织部门参与干部考核,他会问被考核的负责人:“如果让你再干一届,你想解决单位发展的哪些问题?”许校长给我们说:“如果这位负责人说不出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会建议组织部门,可以调整一下岗位了。”我接手的进修校已经极为出色和有影响,经过几年努力,学校承担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试验区项目获得了一等奖,我们承办了四川省新课程改革启动会和进修校领导的业务培训会。未来还能干什么?我一时没有想到。按照许元明校长的观点,我该做调整了。(2)当时我是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团队中年轻的一位,几次参与相关会议,我都有“青蛙跳出井口”的感觉,在绵阳少了很多这样的机会,我想到成都得到新的学习和提升。(3)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没有在绵阳安身的感觉。担任进修校校长后,一次和涪城区教育局贾天森副书记交流,自己写过这样的句子“中江游子过涪城”,贾书记说“你应该说中江游子落涪城呀”。绵阳很美,人也很好,关注也得心应手了。但自己潜意识还是不想就此安定。

      三进:成都教育学院的继续教育处副处长和科研处长

      开过四川省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业务培训会后,我问在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团队会议上有过几次谋面的成都教育学院周小山副院长:“成都教育学院要不要人?”2002年5月,我开始在成都教育学院上班。

       近距离向专家学习,满足了自己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周院长带着我们算有声有色地做了不少的事情。我先后担任了学院继续教育处副处长和科研处长,2005年,在教育学院向成都市委推荐的优秀干部培养对象中,我榜上有名,去照了标准照。

      三退:辞去成都教育学院科研处长

      这次的退大致有这样几个:(1)2005年,我在山东淄博为青年骨干教师做了一次现场的观课议课,深受参与学员的欢迎,整理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呈送《人民教育》,得到的消息是将在2006年7期刊发。我知道观课议课的教师发展与教研改善的意义和价值,意识到有了观课议课,十年之内自己都有自己可以干的事情。(2)我特别尊重的另外一位师友周雪峰先生在某个场合说:“陈大伟的武功在课堂上,离开课堂等于废去他的武功。”这话传到我的耳中,我发现在处长岗位上,总有这样那样的行政事务牵扯,不如自己“练武功去”。(3)当时成都教育学院整合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合并,我到成都学院科研处学习,发现我的水平和他们差得太远,我的科研理念和方法在继续教育中做做可以,在大学根本行不通,加上合并后干部也会很多。于是,在2006年3月我辞去了成都教育学院科研处长职务。

二、进的理由和退的选择

       想当官好不好?当然好。辞去处长不到一个月,一位过去的朋友发来短信:“听说你辞去处长职务,我们几位觉得你很高尚。”我回她:“不要胡说八道好不好?什么是高尚?我以为是不计个人得失,积极主动地为他人承担责任的行为才高尚。那些不计得失,为学校和教师发展殚精竭虑承担责任的校长才高尚。我辞职不想承担责任。这是自私不算高尚。”所以,于人于己,想当领导想为其他人承担责任,这是应该点赞的。而且,不同的经历可以获得不同的经验,带来不同的成长。很多事情,不妨试试。

       也曾经有朋友问当老师好?当中层好?还是当校长好?我的回答是都好,各有各的好。当老师的好处是可以在“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特别是当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可以和学生较长时间的接触交流,你爱他们对他们用心,可以赢得他们,当主任当校长离学生要远一些、接触时间要少一些,与当老师比较,能结成深厚的友谊要少一些。当中层的好处是可以知无不言的建议,有表达的自由和建议的权利,承担的责任比小,就如何当中层,我曾经在《中小学管理》发过《学校教科室要发挥好四种作用》(可链接阅读),谈的是教科室,我以为对其他中层也有参考价值。当校长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可以对一所学校和学校的教师、学生产生影响。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三乐”之上,是行仁道王天下,使人人各得其所。所以,最好是在什么岗位就体会和发现这个岗位的好,然后好好干。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当校长好,你为什么多次辞职?”这要说,上面所说是就一般而言,每个人又各有不同,这要根据各人的性格,看个人的追求了。

      就我而言,有这样一些不合适当校长的因素:(1)我受委屈的修炼不足。似乎看过马云这样的说法:“领导是被委屈撑大的。”我的性格有很多不受委屈的成分。记得在涪城进修校长任上,有一年元旦前一主管单位建议各学校印挂历,找到我我谢绝了。后来年度考核有些给我穿小鞋的消息传出来。我很生气,区上和教育局的领导来安抚我。我对他们说:“40岁以前,只要6、7月份的《中国教育报》每天有两所学校在招聘老师,我就不愿意学习官场那一些。40岁以后,可能没有学校要我的,我可能收敛一些。”(实际上,40岁以后我也没有学会收敛)如此个性,还是不当为好。(2)关注自身安全。做校长和教师培训,我常有这样的提醒“安全第一”,温饱已得,我对钱财的兴趣就淡了许多,自己可以淡泊名利,但单位上的人有不同的情况有利的要求,做一把手就不能不考虑这些,就免要沟通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就不能不有一些迎来送往,应付这些自己并不擅长,也很难保证自己能保持廉洁,我自己德行不足,“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不当更好。(3)我有水的性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各有好处。我自己少了一些山的仁性和坚守,多了一些水的流动。不仅在管理岗位流动,也在学问的道路上流动,一会是观课议课、一会是理想课堂、一会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己有感兴趣的东西,但终究没有太多的定心,不想立自己的“山头”。

       辞去处长职务以后,还有一些可以再进的机会。青岛、苏州、北京等方面有过引进的暗示或者建议,但自己已经年过40,加上对成都感觉很不错,就在此安心安身了。

      有过一次食言失信的行为,这里也说一说并做检讨。2006年,参与新教育相关工作,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新南乡中心小学做了两周义工,和老师学生充分接触和互动,对学校和教师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这有了在更大范围实践这次实验的梦想。

     2007年,我写过一本《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形成如下图的教师发展和教学改进构想,很想付诸实践有所作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青羊区教育局、青羊区研培中心有意邀请我加盟的时候,我选择了同意。青羊区教育局发出了商调函,青羊区教师培训中心刘晓敏主任给我安排了办公室并交付了钥匙,我以青羊区研培中心相关人员身份参与了在实验小学的相关活动。但后来反复思索,觉得自己冲动了,干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应付方方面面的情况可能会让自己精疲力竭,思之再三我向青羊区教育局领导告罪,并退回了研培中心的钥匙。

      实现这样的理想等到2013年,受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校邀请,用3年时间,我指导了他们的理想课堂建设,有比较好的效果。但终究深入时间有限,离理想的效果有一定距离。

三、关于选择的建议

       以上所谈,是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以为,我的选择成就了我,你的选择可能成就你。学会选择,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在《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我有以下选择建议:

   “杨朱泣岐路,墨子悲染丝。”[阮籍《咏怀(二十)》]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了无遗憾地实现了自我选择与安顿。选择事关重大,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修炼的一门功课。

      (一)珍惜选择的权利

      斯克赞米海伊(Csikszentmihalyi)认为,“那些设法使大家的生活变好而没有首先学会管好自己生活的人,其结果往往是把自己周围的事情搞糟。”可以选择放弃,却不能放弃选择。学会选择首先要珍惜和运用选择的权利,要学会为自己精彩人生选择。时光匆匆,人生苦短,珍惜选择的权利,善加选择,可以帮助我们过更有价值、更值得过的人生。

     (二)看清自己,发挥优势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用自己的优势去竞争很难赢得成功。如果你热爱,并且有相应的能力和特长,你的工作可能得心应手,你的职业努力可能事半功倍;相反,如果缺乏热爱或者缺乏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你的职业生活就可能枯燥乏味,你的职业努力就可能事倍功半。就教师工作而言,教育是一项专业活动,需要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因为人一生的幸福都可能握在教育者的手里,所以它既容不得“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三心二意”,更不允许不学无术者误人子弟。教育工作需要热爱它、愿意为它努力的志愿者,需要高素质人才加盟,它要求加盟者学会审视自己,看清自己,并不断修炼自己。准备做教师的、或者已经在教师岗位上的,都需要审视自己的意愿、审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审视自己的改变意愿和发展可能,追求教育需要和自身素养的理想配置。

      (三)学习承担选择的责任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成就很大的商人弥留之际把儿子叫到床前传授经商秘诀,他对儿子说:“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诚信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你签订了一个合约,履行这个合约哪怕让你倾家荡产,你也不能毁约。”儿子问他:“这多可怕呀,怎么避免这样的结果呢?”父亲说:“签约之前就一定要慎重,这样的合约一定不要签。”

      因为清醒地意识到要承担选择的责任,这将使选择本身变得更加审慎和理性。选择本身意味着承担责任,做出选择以后,需要时刻意识到选择所带来的责任,为选择承担责任。如果我们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责任,就要承担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等的义务。

     (四)学会选择放弃

     “由于每个人只能活一次,我们必然要对这些个性做出选择。在现实中,我们在不断地选择,同时也在不断地放弃许多东西。”选择本身意味着放弃,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对此,尼采曾经说:“为什么我比别人知道得多?换句话说,为什么我是这样的聪明?我从来没有思考过那些不是真正问题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浪费过我的力量。”聪明的原因在于放弃——“我从来没有思考过那些不是真正问题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浪费过我的力量”。放弃以后有了新的所得——用节约出的时间把“该我想的问题想明白”。在这里,选择本身就考量着是否有“舍”和“得”的智慧。

    阅读链接:

新春寄语:过一种成人成己的研修生活

痕迹在身后,风景在前方,我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