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欺本觉,不问西东,只从我心,致良知的本质是保持感性的原动力,恢复感性的本体主体地位;窥见良知妙用后的苏秦张仪又为何走入了邪道?

 读原著 2023-01-31 发布于四川
  一个人的心本来初始处即时时都在明觉,都在醒着,循着天理的,毫无私意,如明镜然,所以能无入而不自得的感知感应到万事万物,无滞著,致中和,人如果能跟着纯觉,最初最直的那个真感觉而活,便是依心之虚灵明觉处的良知而活,便是中正不偏倚,便是尽本性,道心显,便是如含德之厚的赤子,活泼泼的,圆满的,至乐的。
   觉的本义是醒着,什么醒着?良知醒着,人们所常言的“自觉”一词,不是自觉其他的什么,而是自觉其良知(或叫自明其明德)。一个人只要恒自觉其良知,那做什么都能做到止于至善,做到极致,不意必固我,不起私欲,动容周旋无不中理。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言:“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只要跟着最原始最初的感觉走,自然“应变不穷,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只是,很多人不能依着纯本觉,最初最直的那个明觉而活,好名好货好色好利好意必固我等私欲增一分,本初的明觉的纯度就减一分,本心的蒙蔽就多一分。反之,人之私欲减一分,觉,本性的纯度就增加一分,人就向本来面目靠近了一分。
  一言以蔽之,最幸福圆满的活法就是依着最纯真至诚最无一毫人欲之私的初始本来直觉而活。
  本心被蒙蔽时,如何解决?用王阳明先生的话说“觉即蔽去”,本来的直觉纯了,私欲对本心的蒙蔽就没有了,或者讲,生私欲时只要一觉,立马省察克治,回归正念,这样蔽即自去,即是回到了本心,明了自家本体,恢复了本来的直觉,即明德自昭,良知莹彻。欲和觉本质是一不是二,生命质量的高低就看这二者谁的分量多,谁主导谁,谁转化谁。心之良知只要常觉常照,自然不会随欲流去。保持在觉上,即是保持良知在线;沦落在欲上,觉就昏暗,良知即被蒙蔽。
  那到底怎样做好明觉的功夫,得良知之妙用?王阳明先生即道——
 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尝虞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尝求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恒务自觉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
  良知的妙用远不止于此,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亦是良知妙用,王阳明先生即道——
 “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比如日光,亦不可指著方所,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虽云雾四塞,太虚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灭处。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著。七情有著,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然才有著时,良知亦自会觉,觉即蔽去,复其体矣。此处能勘得破,方是简易透彻功夫。
  窥见良知妙用,七情没有著私欲,顺其自然流行,用得善,或是引导得善,可以帮人做一个直心灵动,德厚慧足,生机活泼,创造力充沛的人;窥见良知妙用,用得不善,像苏秦,张仪,他们能感应到别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能见得别人的四端不纯,私欲流出,他们不帮人纯其良知,反而利用别人的良知,别人的私欲缺陷,揣摸其心理人情,以谋私利,这就是用在邪道上了,最后不得善终就属于自作孽。王阳明先生对此即道——
   “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