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宁远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1-31 发布于山东

秦代,今宁远县境内设有舂陵、泠道二县,是为建县之始。西汉时,今宁远境内设营道、泠道二县和舂陵侯国,属零陵郡。初元四年(前45),舂陵侯国并入泠道县。新莽王朝时,改泠道县为泠陵县,改营道县为九疑亭。东汉建武元年(25),恢复泠道、营道县名。三国吴凤凰元年(272),析泠道县置舂阳县。晋永和年间,改舂阳县为舂陵县。隋开皇九年(589),舂陵、泠道并入营道县。大业十三年(617),肖铣改营道县为梁兴县。唐武德四年(621),改梁兴县为唐兴县,长寿二年(705)改为武盛县,神龙元年(724)复为唐兴县。天宝元年(724),改唐兴县为延唐县,五代后梁改为延昌县,后唐复为延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延唐县为延熹县。宋乾德元年(965),改延熹县为宁远县,县名取远方安宁之意,属荆湖南路道州江华郡。明洪武元年(1368),宁远属道州府。洪武九年(1376),宁远属湖广省永州府道州。明崇祯十二年(1639)划境东北部南北二乡十三里置新田县,宁远仍属永州府道州。清康熙三年(1644)设湖南省,宁远县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永州府。

1949年11月17日,宁远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宁远县属湖南省永州专员公署(后改为零陵专区)。1952年11月并衡阳、零陵、郴州三个专区为湘南行政公署(设衡阳),宁远县属湘南行政公署。1954年7月撤销湘南行政公署,恢复衡阳、郴州二个专区,宁远属衡阳专区。1962年12月,恢复零陵行政公署,宁远属之。1968年9月15日,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宁远属之。1979年3月24日,撤销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零陵地区行政公署,宁远属之。1995年11月22日,撤销零陵地区行政公署,成立永州市,宁远属之。

九嶷山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人文、自然景观十分集中,景区面积近500平方公里。舜帝陵景区,主要景点有舜帝陵、舜源峰、紫霞岩;玉琯岩景区,主要景点有天然石山盆景、玉琯岩摩岩石刻、永福寺、金蛙湖、半边山、凤凰岩;三分石景区,主要景点有舜公石、畚箕窝原始次生林、泪竹园、小东江水库、住龙门渡假区、婆婆石、望夫石、凉伞亭、枫木铺瑶寨等;灌溪风光景区,主要景点有下灌状元楼、烈士墓、云龙牌坊、翰林牌楼、五臣山、明月山、读书岩、青山尾十里画廊、太平军古战场、象岩;潇水涵青景区,主要景点有潇水十八湾、牛轧岭瑶家吊脚楼、水市水库、水市烈士陵园。县城为人文景观集中区,有文庙、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泠南书院、东溪寺、逍遥岩、城头寨、贞节牌坊等景点。县东有泠道古城遗址、骆家戏台、桃花岩。县北有舂陵古城、柏家坪老街等景点,县西有五里沟风光带。九嶷山舜帝陵位于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疑山,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