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心律新原创|刘少稳:安全有效-右冠窦消融左前分支近端室早

 竹韵清风61 2023-01-31 发布于北京

起源于左前分支(left anterior fascicle, LAF)近端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通常表现为窄QRS波形态,其导管消融治疗的挑战较大,因导管在主动脉瓣下LAF区域通常不易贴靠,其消融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甚至房室传导阻滞风险。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少稳教授团队发现:右冠状窦(right coronary cusp, RCC)与LAF近端解剖临近,可能是LAF近端室早消融的有效安全的替代途径。

对20例起源于LAF的室早在主动脉瓣上和瓣下进行精细标测。

LAF室早心电图定义为:II、III、aVF导联呈qR型,I和aVL导联呈rS形,呈典型或不典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

LAF近端定义为:走行于右冠窦瓣下的LAF部分,其余部分定义为LAF的中远端。


消融方法

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辅助下,通过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标测主动脉根部,主要是三个主动脉窦,之后于左心室内进行标测(图1)。
仔细寻找最早的高频、尖锐的浦肯野电位(P电位),以确认最早激动点(earliest activation site, EAS)。如果标测的EAS在LAF近端,先从相邻的RCC尝试消融;如果EAS在LAF中远端,则从左心室EAS处尝试消融。
在RCC消融前,通过消融导管的冲洗孔和猪尾导管进行造影,以确定消融导管和冠状动脉的位置关系并确认消融安全性(图1C)。
消融参数起始20W逐渐滴定至最高35W,冷盐水17-30 mL/分钟,消融时间60-180秒。
如果室早在20秒内不消失或导管移位则消融终止,重新标测EAS。
室早消融成功定义为室早消失,且异丙肾上腺素静滴诱发并至少观察30分钟室早无复发。

结果
8例(40%)在LAF近端(近端组,图2),12例(60%)在LAF中远端(非近端组),室早时近端组P电位领先体表QRS起始32.6±2.5 ms比非近端组的28.3±4.5 ms更提前(P=0.025);窦律时情况也类似(35.1±4.7 ms vs. 25.2±5.0 ms, P<0.001)。

近端组的EAS至左侧希氏束距离和EAS至RCC距离均显著小于非近端组(12.3±2.8 mm vs. 19.7±5.0 mm P=0.002, 3.9±0.8 mm vs. 15.7±7.8 mm P<0.001)。

所有20例病人窦律时都能在RCC标测到细小的P电位(图3),然而室早时,近端组都能记录到P电位,且提前体表QRS起始14.0±5.3 ms;而非近端组只有8例(66.7%)能记录到P电位(提前5.3±3.3 ms,P<0.001)。

近端组的室早QRS波比非近端组QRS波更窄。室早时QRS宽度与窦律时QRS宽度<15 ms提示室早LAF近端起源可能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00%)和敏感性(100%)。

所有左前分支近端室早病人都能在右冠窦消融成功,所有病人平均随访26.5个月,有2例非近端组病人复发,总成功率为90%,无医源性并发症。

结论


左前分支近端室早有特殊的心电图形态,可以在RCC安全有效地消融。


文章图片3

图1,右冠窦与左前分支近端的解剖关系密切。

A:粉红色点表示右冠窦内可以标测到左前分支近端P电位(黄点)的远场电位;

B:根据解剖走形,将左前分支近端(虚线内)定义为走行于右冠窦下方的左前分支;

C:消融导管在右冠窦内标测,造影以明确消融安全性。

文章图片4

图2,8例左前分支近端室早心电图

文章图片5

图3,左前分支近端室早的标测和消融。

白点提示二尖瓣环,黄点提示右侧或左侧his束,红箭头提示P电位,左前分支近端(MP1)窦律提前QRS 39 ms,室早提前QRS 31 ms;MP2、MP3为右冠窦内标测,P电位较左前分支小,较左前分支最早P电位有延迟,但与左前分支最早点距离仅3.2 mm,在这里消融室早成功。

来源:

Ablation at Right Coronary Cusp as an Alternative and Favorable Approach to Eliminate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Originating From the Proximal Left Anterior Fascicle.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20;13(5):e00817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