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尔晋人体X形平衡法】公益读本编著:周淳

 无名老熊 2023-01-31 发布于澳大利亚



目录:

一、知识点:
A,X形法原理
B,X形取穴方法
C,周氏小儿推拿
二、各类疾病调理
(一)小儿常见疾病
1,感冒发烧
2,咳嗽
3,鼻炎
4,腹泻
5,肺炎
6,哮喘
7,积食
8,腮腺炎
9,小儿自闭症
10,小儿湿疹
11,小儿惊风
12,增强免疫力〈捏脊)
(二)妇女
女福穴
1,痛经
2,月经不调
3,子宫肌瘤
4,盆腔炎
5,不孕症
6,乳腺炎
7,乳腺增生
8,乳腺肌瘤
9,甲亢
10,催奶。
(三)中老年
五七保健工程
(配图:手五七穴,耳五七穴,足五七穴)

五大X形穴
1,冠心病
2,糖尿病
3,高血压
4,慢性支气管炎
5,前列腺炎
6,肺气肿
7,尿频尿急
8,中风康复
9,老年痴呆症
10,帕金森症
(四)其他常见病
1,感冒发烧
2,感冒咳嗽
3,鼻炎
4,肺炎
5,咳喘
6,鼻衄
7,脚扭伤
8,晕车(船)
9,网球肘
10,腰痛
11,坐骨神经痛
12,腰椎间盘突出
13,膝关节炎
14,肩周炎
15,落枕
16,颈椎病
17,牙痛
18,近视
19,其他眼疾
20,耳聋
21,耳鸣
22,头痛、偏头痛
23,胃痛
24,慢性肠炎
25,腹泻
26,急性胆囊炎
27,胆结石
28,肾结石
29,失眠
30,皮肤病
31,抑郁症
32,湿疹
33,痛风
34,急性阑尾炎
35,急性扁桃体炎
36,痔疮
三,精彩案例分享
1,三天退无名高热(火柴棒医生手记P245,246)
2,
3,
四,附图
1,手穴图正面
2,手穴图背面
3,耳穴图1
4,耳穴图2
5,足穴图
6,足部反射区图

图片

A,X形法原理

人体X形平衡法不是民间的单方,她是属于我国中华传统医学的一颗奇葩,是目前中医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她源于《黄帝内经·缪刺论》的:“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这句后的意思是全身无穴,全身是穴,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也就是X形平衡法实践的理论依据。而在此基础上,周尔晋先生通过30多年近10万人次和230多种病例实践验证,大胆地创新,从中发现了“中间有病四面治,四面有病中间治”的“上、下、左、右、中”的全新论点。这是充实了《黄帝内经》的新内容,她填补了《缪刺论》的空白,是对中华传统医学的伟大贡献,为全人类的自我保健创造了良好条件。

人体X形平衡法是人体治病的密码,保健的密码,称之为密码,是毫不过分的,X形是指她的外形,平衡是指她的内涵。综合说来,就是“一线两点两力三包容”,他是研究低沉点与高升点的学问,又简称为“高低医疗学”。一线就是一条相对健康水平线,保持平衡就是相对健康之人,不平衡就生病了。两点就是生病的点和需要治疗的点,我们称之为“低沉点”和“高升点”。两力就是免疫力和内药力,我们称之为“普通平衡力”和“神奇平衡力”,神奇平衡力是需要通过外力达到平衡的,比如棒压高升点。三包容:人体内药、天人合一、生态平衡。

图片

B,X形取穴方法

1、Ⅹ形取穴(包括大X、小X、局部X);

2、对称取穴(包括前后、上下、左右);

3、类比取穴(包括形状类比和文字类比);

4、等高线取穴(主要解决中间有病四边治的取穴问题);

5、头病脚取。


C,周氏小儿推拿

传统的小儿推拿方法和压穴位的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固定了调五脏和脑部穴位的方法,和一系列的能够起到消炎的手法。


二、各类疾病调理
(一)小儿常见疾病
1,感冒发烧

治疗感冒发烧的方法很多,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很多简单实用的有效方法,例如三角压、按压百会、按压风池、风府穴三穴等,这些都是升阳发汗的手法。由于考虑到孩子比较小,可以用另一组升阳发汗处方:头部按摩四法(各50遍)、揉一窝风100遍、揉小天心100遍、分推手阴阳100遍、搓揉小横纹和肺四穴100遍、揉板门100遍、顺运内八卦100遍、掐五经点各1分钟。一窝风、小天心能疏风散寒;小横纹(肺四穴)能清肃肺气;手阴阳能调阴阳平衡;板门和八卦能运化脾胃、宽胸理气;五经能消除炎症。推拿过后孩子微微出汗,一天连做了三次,当天可以退烧,第二天继续再做,感冒也就好了。其实感冒分类很多,主要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如果是风热感冒,压耳穴:肺、肺、皮质下、耳中、咽喉。

2,咳嗽

咳嗽分有痰和无痰,无痰分推肩胛骨、揉肺俞穴各300遍或5分钟。咳与肺气不充、肺阴不足有关。这个时候一定要宣肺才行。特别给那些没有系统学习过小儿按摩的妈妈推荐这个手法:分推肩胛骨、揉肺俞。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咳嗽,寒咳、热咳、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都可以用这个手法。尤其是在咳嗽刚刚开始时,如果妈妈能够及时使用,效果是非常好的。分推肩胛骨手法上,建议用"八字形分推法",即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稍微用些力,这样才能够刺激到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操作上每次不少于300次,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气管炎、肺炎等需要多按摩10分钟,手法上可以分推一段时间,然后揉肺俞,再分推,再揉,如此反复交替操作。当孩子咳嗽时,通常肺俞、风门这些重要的穴位就会不通,一旦不通按上去就会特别疼。宝宝就会不配合,此时妈妈要有耐心,多尝试几次,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因为不通,所以才要想办法打通这些穴位。一旦打通,咳嗽立刻消除。

有痰做开璇玑一遍或单揉膻中穴3到5分钟,咳嗽有痰揉天突。压揉天府、云门,上臂内侧等高线取肺经上取两点(压痛取穴)压揉,再取尺泽、孔最、太渊、鱼际、止咳点,每穴压揉3到5分钟。搓揉胁肋50-300遍。咳嗽有痰不压耳上的神门,改取三焦穴。体穴取丰隆化痰,压揉3到5分钟。止咳点为重点穴,多压揉。

3,鼻炎

鼻炎包括肥大性、萎缩性、过敏性等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疾病。鼻炎在身体上取四个部位压穴操作来解决,1)、耳穴(周尔晋老人的验方)取双侧耳穴内鼻、额(此两穴是治疗鼻炎主穴,一般穴压两分钟,此两穴可压四到五分钟,即在全耳耳穴压完之后,将两穴再压一遍)、神门、肾上腺、内分泌、枕。每穴压两分钟。压完一耳,再压另一只耳朵。每天压一遍,一个月为一疗程(亦可每天压两遍,但是时间上应错开,即早晚各一遍)。2)、Ⅹ形(手、脚部位):鉴于此病顽固,易于反复,可配X形疗法,取双合谷、双太冲;手穴双鼻、双前头点与脚穴相应的双鼻、双前头点;双脚双手厉兑穴(手穴参照脚穴取。注意:点穴需要用火柴棒压,压住,无需摇动,有较强的痛胀感即成。可压四到五分钟,双合谷与双太冲穴,可以用指压,每穴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各揉300遍,要有较强酸、胀、痛感。由于此病易反复,因此在治愈之后,最少要再按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因为感冒会影响到治疗效果与进度。3)、第四个部位揉中部:天枢穴。

4,腹泻

对于一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每天3-4遍大便属正常的,如果孩子每天大便5-8遍,而且呈黄绿色,带粘液或呈蛋花汤样,气味酸臭,这就有问题了。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拉肚子,控制好饮食都很重要。腹泻的按摩手法如下:每天逆时针揉腹、揉脐(神阙穴)各5分钟。神阙穴具有健脾补肾、温通经络、和胃理气、散结通滞的功效。按揉龟尾穴5分钟。不分方向。龟尾具有调节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的功能,对止泻、通便效果明显。以上两穴是主穴,还可加上推七节骨300遍,揉长强穴300遍,按揉双足三里300遍,捏脊9遍。摸小儿的左手,补脾土300遍,推大肠300遍,揉板门300遍,推上三关300遍。有条件的话可以艾灸肚脐10分钟。揉腹、揉脐、上推七节骨、揉龟尾为止泻四大手法。耳上:上、下颌;手上:止泻点;以及体穴长强穴压揉也为有效的止泻穴。

5,肺炎

摘《火柴棒医生手记》,女儿肺炎,病危,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等医生、护士不在跟前时,我采取先清肺金300次、清脾土、肝木、心火各300次,补肾水400次,揉外劳官2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300次(从上向下推),看起来一切不过是摸摸手指,推推手臂与脊梁而已,结果却出现奇迹,女儿高烧由41℃,降到38℃,3天之内,体温恢复正常,一周之内,女儿办了出院手续。实质上我只给大女儿治疗了3次,而且完全是保密性的,不仅医院无人知晓,就连我妻子我也没敢和她说。医生、护士都感到莫名其妙,一个入院病危,发高热的小病人,好得为何如此之快,出院如此之快。倒是原本病情比她轻的病人,竟被死神掠走,实在出乎意料。我不说,他们当然不知,我向他们千恩万谢,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愉快地带孩子出院回家。
这是我首次体会到小儿推拿法的妙用,体会到中医学之伟大与神奇。正是小儿推拿法,使小儿两手空空变为“金矿”,变为“亿万财富”,变为天地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药库”。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正是我用小儿推拿法,调动了小女手上的“仙丹妙药”,挽救了她的生命。
6,哮喘

肺四穴:肺、咳喘点、气管、哮喘点,肺穴位于拇指末节掌面横纹中心(为转化穴位,前为脾穴),咳喘点位于食指与中指掌面指根中缝,气管穴位于中指与无名指掌面指根中缝,哮喘点无名指与小指掌面指根中缝,掌面为内肺四穴,掌背相对的位置为外肺四穴,每天可压一至二次,每次压或揉穴3至5分钟。主治一切肺部疾病。可这位学员只单用了一个哮喘点(手心点)半年内就将自己和孩子的哮喘病给治好了,她不仅压穴,同时用上了艾灸此穴的方法。小孩推拿治疗哮喘的原理着重于宣肺、健脾、补肾,化痰平喘。家有哮喘孩子的父母们可以用一些小儿推拿的方法来给孩子做保健预防。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喘患儿的发病症状,并通过配合饮食的调控,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经过一个或几个疗程的推拿,甚至可以控制和治愈小儿哮喘。小孩推拿预防及治疗哮喘手法补充如下:(1)擦前胸膻中部位至局部发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掌擦法,称擦膻中。可以理气化痰、止咳平喘。(2)擦后背肺俞部位至局部发热,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掌擦法,称擦肺俞。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化痰。(3)揉定喘3到5分钟,定喘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即大椎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个。用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按揉。止咳平喘,通宣理肺。(4)补脾经300遍,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血。(5)清肺经200遍,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肺气弱时,可清补结合。(6)揉掌小横纹300遍,掌小横纹位于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用指端揉,称揉掌小横纹。有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揉掌小横纹在喘咳、肺炎、百日咳等时,常与擦肺俞、清肺经等合用。(7)顺运八卦300遍。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作用。(8)捏脊、捏膀胱经各9遍,捏脊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功效,捏膀胱经能达到前病后治、妻病夫治效果,助长肺部功能。(9)揉丰隆3到5分钟,丰隆位于在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胫腓骨之间。用拇指或中指端着力,稍用力在丰隆穴揉动,称揉丰隆。有效好的理气化痰、行滞消食作用。(10)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贴耳穴,只贴一只耳(两耳3至7天轮换贴,防止穴位疲劳),取双肺、平喘、喘点。

7,积食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话满有道理的,无论是哪一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则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会造成孩子“积食”,给小儿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积食可揉腹,顺时针轻揉腹部100下,捏脊从下往上提捏30遍,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100遍,揉板门10分钟,顺运内八卦200遍,清补脾土各200遍、揉天枢10分钟,清胃经200遍,掐四缝穴10-20次。小儿素体脾胃虚弱,吃得太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积食,积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大便干涩不通、口臭、肚子胀、胃部不适、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甚至引起孩子发烧。“肺与大肠相表里”,积食严重会引起咳嗽,多见夜间和清晨咳嗽。很多宝宝发生积食都是在暴饮暴食或聚会餐后产生。因此妈妈一定要帮孩子把好饮食关,夜间不要喂奶或进食。有些孩子积食后胃口特别差,如果孩子不想吃,不要逼迫,但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水!

8,腮腺炎

小儿腮腺炎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疾病。孩子被确诊为腮腺炎,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躺在床上睡觉。不要吃酸性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宜吃软而淡的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是突然感觉嘴的两边疼的厉害,就好像针扎一样的感觉,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体温可达39℃以上。得了腮腺炎家长们不要过度恐慌,还可以乐观地说这是好事。怎么还说这是好事呢?因为大多数得了这种病的人,可以终身免疫。儿童出现腮腺炎的时候,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散风解表。可以运用人体X形平衡法,左腮肿就在右脚取“高升点”,右腮肿就在左脚取“高升点”,进行指压,各压七到八分钟。也可以用火柴棒压耳穴。压耳穴的时候,以腮腺和皮质下为重点还可以加上上内分泌、肾上腺、面颊、神门。压的时候要一个一个穴位来,每穴三分钟。以耳穴上的腮腺和皮质下为重点,腮腺是发病的病根,是必取之穴。另外,腮腺炎常常以脑膜炎、多发性神经炎为并发症,因此取皮质下可以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另外,皮质下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镇静、消炎退肿的作用,还可以抑制腮腺炎的部分症状。除此之外常用推拿手法还有:清肺经300次、清胃经300次、揉板门300次;发烧加退热四穴。

9,小儿自闭症

深圳的例子:得知周尔晋老先生要来深圳,我高兴极了,动员朋友打电话回家,叫她远在福建的姐姐带孩子出来,让经验丰富的周老看看,给些治疗建议。“她姐姐来了,只带了男孩来。周老来深圳的当天晚上,我带他们去见了周老,求周老看病的人很多,整个房间都满了。第一次亲眼目睹年事已高的周老坐在床头用穴位开方。周老问了孩子的症状后就陶出一张耳手穴图纸,圈出一个个穴位,然后把图纸交到患者家属的手里,周老做这些都是无偿的。”“孩子的母亲没有什么文化,叫她看一张平面图纸,再到身体上找穴位无疑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耳穴。为了方便她熟悉耳穴,我买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耳模,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熟悉后,朋友的姐姐带孩子回老家了。当按压穴位二十多天后,奇迹在孩子身上出现了,孩子开始会叫人了。昨天碰到朋友,我又问起孩子的事情,朋友高兴地说孩子现在上幼几园了,能与人交流,现在很愿意与小朋友们玩了,每天很开心。我听了,同样也开心无比!”其方为:按摩双侧的耳穴:心、肾、肝、神门、胃、皮质下、枕。再取双侧手穴心、肾、肝、前头点、头顶点、偏头点、后头点。体穴合谷配太冲。经过实践之后他说孩子的反应太大,有些承受不了,于是改为捏脊,配体穴神门加昆仑、内关加三阴交,这回孩子比较能接受了。他坚持给孩子按了一年多,孩子的病情终于趋于好转。此后周老又对他说按摩的时间可以放长些,次数也可以增加,如一天压两到三遍,他接受了建议,果然效果更好。之后又把这个方法告诉另一个自闭症女孩的家长,女孩的病情也有了好转。如果病人能受的话。建议自闭症的患者接受耳穴配合手穴、体穴的治疗方法。合谷配太冲、神门配昆仑、内关配三阴交这三对体穴不用同时用,可以分别试验,选择效果最好的一对。另外还要捏脊,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治疗这个病要有极大的耐心,千万不能急躁,也不要抱着按摩两天就有效果的期望,不然那种期望和失望交叠在一起,家长内心要承受更多的煎熬。经过多年的总结,现在对于这个病给出的治疗方案一般是按压耳穴,具体穴位有:神门、肾、肝、脾、心、肺,皮质下、脑点、脑干、额,太阳,枕。按压手穴,具体穴位有:神门、肾、肝、脾、心、肺、脑点,脑干、前头点,头顶点,偏头点、后头点。体穴取双合谷,双太冲。脚穴参照手穴取。《捏捏小手百病消》一书中还提到过帮自闭症患者增强记忆力的方法。记忆力应是由皮质下、心主管;但肾主管骨髓,也管大脑,故关系也大;肝是心肾之间最理想之桥;脾统血,又负责营养供应;肺主管气,气到血到,气血均到,才会产生记亿力,枕穴也是重要脑穴,我还提出“脑点穴”之开发利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忽视了脑点穴的利用与开发,其实脑点代表区为脑垂体,是人脑中掌管发育的要。株洲汪女士体会到它对脑瘫病人有康复作用,老迈之人常压脑点穴,也有足缓衰老的作用,用来增强孩子记忆,定有好处,所以我建议将脑点穴,作为压穴之重点。还提出,人的左脑是“行为脑”,右脑是“遗传脑”。一般人均是左脑强于右脑,右脑则是大有潜力可挖,强健右脑记忆力也必然会增强,办法很简单,将右耳(耳穴分管同侧)与左手脚脑穴作为重点来压(增时一倍),长期坚持,必然有效。此外要坚持长期捏脊。

10,小儿湿疹

湿疹是一种小儿多发疾病.一般在孩子刚满月时就有可能会发生。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孩子的面颊上出现对称的小红疹,很快又在颈部、额头、小儿的头皮处、胸部等处出现,初始为痱子样的红色小丘疹、分布密集,随后成片状红斑,出现灰白色皮屑,续后红色丘疹上起水泡、渗液、糜烂、结成淡黄色脂性皮痂,常覆盖在头皮及眉端。如果发现小红疹可变为小水疱,流水后变为黄色痂皮,就很可能是得了湿疹。小儿湿疹又称“奶癣”,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是对食物、吸入物或接触物过敏所致,发作时瘙痒难忍,孩子会烦燥哭闹,由于湿疹容易反复发作,并且尤以夜晚更为严重,所以非常影响孩子的睡眠。孩子患有湿疹,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按摩,帮助孩子早点解决湿疹的痛苦。根据起因,可将湿疹分为湿热型和伤食型。温热型表现为全身皮肤散见红疹,患处约热瘙痒,伴有心烦口渴,精神倦怠,大便不畅,小便赤短、舌质红,舌苔黄腻。伤食型表现为皮肤散见湿疹,局部瘙痒,伴有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稀,舌苔厚腻。一次,学员在微信中问到:老师,我儿子刚满月,得了湿疹怎么办?能帮我给孩子开个穴位方吗?我仔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根据病情开出了配方如下:小儿湿疹可选择:清肺经100遍、清大肠100遍、压揉曲池、血海、足三里三穴3到5分钟,捏膀胱经(重点捏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八膠等穴)9遍。如果是湿热型可加清小肠100遍、退六腑100遍、按揉阴陵泉及三阴交各3至5分钟。如果是伤食型可加揉中腕100遍、揉板门100遍、顺运内八卦100遍、推下七节100遍。湿疹的病程时间比较长,也容易反复发作,所以预防大于治疗,引起小儿湿疹的原因很多,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各种皮肤刺激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牛奶,牛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自,极易引起过敏,常喂养牛奶或对牛奶过敏者,患湿疹的概率极高。第二个因素是遗传,,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是过敏性体质,小孩多半会得湿疹。第三个因素是饮食不当,妈妈让孩食用会令其过敏的食物,如虾、蟹、鱼、蛋、牛羊肉、果糖等都会引发湿疹。第四个因素是环境,小孩如果接触羊毛织品,化妆品,花粉、肥皂、动物皮毛等都会引起小儿湿疹,湿热的环境也是促使湿疹的病情加重原因。湿疹出现后,为了避免加重病情,不要用热水给孩子洗烫,也不要过多使用肥皂,饮食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的食物,此病在急性时应积极治疗,以免转为慢性湿疹。食疗上可选用丝瓜、山药各30克,烧水喝。

11,小儿惊风

小儿惊风手上有小儿惊风点可压揉,另可以压百会10分钟。小儿携拿方为:1、揉心俞,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手拇指指端同时置于两侧心俞穴,按照从外向内的方向环形旋转按摩100次。2、捣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用中指指端或食指指间关节捣小天心100次。3、掐揉五指节各50次。4、猿猴摘果:用食指中指夹住小儿两耳尖向上提拉20-30次,然后再夹持两耳垂向下牵拉20-30次。坚持按摩一周后,孩子的症状会消失,再坚持按压一周以巩固。

12,增强免疫力〈捏脊)

捏脊:取俯卧位,从尾椎骨开始,沿脊柱中线从下向上捏,每天捏一至两次,一次捏5或9遍,捏到皮肤有微红为度。

图片

捏脊又称华佗夹脊(自第一椎至第十七椎,每椎下从脊中旁开0.5寸,34个穴位,经外奇穴,夹脊穴可以说属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脏腑密切相关,是体内脏腑与背部体表相连通的点。夹脊穴是人体除背俞穴外和经络脏腑直接互相转输流注的腧穴,它依靠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借助于气街之经气的共同通路,起到了包括背俞穴在内其他腧穴不能及的调理枢纽穴作用。夹脊穴的这种共同作用,使其对许多内脏病及疑问病证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夹脊穴的这种作用和优势在临床上愈来愈受到重视。)。
中国古代华佗医生用于治病的一种医术
华佗夹脊穴,是中国古代华佗医生用于治病的一种医术。夹脊穴的使用最早见于《素问·刺疟》。《素问·缪刺论》亦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太素·缪刺论》杨注:“脊有廿一椎,以两手挟脊当椎,按痛处即是足太阳之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最早明确提出位置的是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二》曰:“华佗治霍乱已死,上屋唤魂,又以诸治皆至,而犹不瘥者,捧病人腹卧之,伸臂对以绳度两头,肘尖头依绳下夹背脊大骨穴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壮;不治者,可灸肘椎,已试数百人,皆灸毕而起坐,佗以此术传子孙,代代皆秘之。”目前华佗此术掌握在华佗传人魏灵女士手中。但是在临床运用中,夹脊穴被不时扩大。〔解剖〕横突间韧带和肌肉中,一般位置不同,涉及的肌肉也不同.大致分三层:浅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中层有上下锯肌;深层有骶棘肌和横突棘突间的短肌.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主治〕第一胸椎至第三胸椎主治上肢疾患;第一胸椎至第八胸椎主治胸部疾患,第六胸椎至第五腰椎主治腹部疾患,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主治下肢疾患。在临床运用中,夹脊穴被不时扩大,如颈段和骶段夹脊处已被不少医家列入夹脊穴范围。据夹脊穴的地位特点及古代解剖知识,夹脊穴当包括C1至S4脊旁0.3~1寸范围内的一切穴位。对应症状:颈椎1 C1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缺乏、摇头。颈椎2 C2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耳鸣、心动过速、腮腺炎、过敏性鼻炎。颈椎3 C3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神经痛、湿疹、牙痛、张口不能。颈椎4 C4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痹、肩周炎、落枕、鼻塞、牙痛。颈椎5 C5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口臭、火气大。颈椎6 C6血压动摇、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扁桃体肿大、肩膀痛、上肢外侧麻痛。颈椎7 C7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痛、咽喉痛、肩膀硬化、上肢后内侧麻痛。胸椎1 T1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手软有力、上臂后侧麻痛。胸椎2 T2气短胸痛、心律正常、冠心病(心绞痛)、肩膀硬化、上臂后侧麻痛。胸椎3 T3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胸椎4 T4胸背痛、胸闷、冠心病(心绞痛)、长叹息。胸椎5 T5口苦、低血压、胃痉挛、癫痫。胸椎6 T6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胸椎7 T7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胃下垂、口臭。胸椎8 T8免疫功用低下、肝胆病、糖尿病。胸椎9 T9肾功用妨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证、身体手脚冰冷、癫痫。胸椎10 T10肾功用妨碍、性功用妨碍。胸椎11 T11肾功用妨碍、尿道病、皮肤病。胸椎12 T12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生殖器官外表痛痒、胃胀。腰椎1 L1结肠功用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腰椎2 L2下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腰椎3 L3膀胱、尿少、腰、膝内侧痛有力。腰椎4 L4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痔疮。腰椎5 L5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有力怕冰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月经不调、骶椎: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前列腺炎。

(二)妇女
女福穴:

图片

“女福穴”,是周尔晋先生发现并命名的。当年周先生在安徽定远的时候,有一位妇女3次产后都患有子宫收缩痛。她第二次产后发病的时候,周老用耳穴给治好了,到了第三次发病的时候,病情更为严重,而且小便不通,疼痛不已,耳穴也毫无效果了。
周老当时想:脚乃是肾、肝、脾3经的聚集之处,在脚上是否能找到治疗该病的高升点呢?果然,在她脚外踝前不到一寸的地方,周先生找到了一处非常明显的压痛点,指压下去,5分钟后,这位产妇不痛了,小便也通畅了。
此后,周老用这个穴给许多妇女解除了各种妇科病痛,久而久之,他就把这个位置作为一个穴固定下来,并取名为“女福穴”。女福穴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处,肌肉微凸,极易辩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即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八分钟。该穴止痛效果强,十分钟内解除产妇宫缩痛,极其效验,可治妇女痛经病,宫缩痛,接扎手术后遗症,上环后不适等等,该穴还有强壮腰腿功能,对腰椎病与瘫痪病有配合医疗作用。对男性疾病如前列腺炎等也有疗效,该穴还有哪些医疗作用,有待探索。

女性健康养生几个奇穴:

(1)女福穴:止痛效果好,对于妇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经、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以及女子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疼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2)曲池配血海,治疗妇科病也有奇效。
(3)内关配三阴交,二者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更是防治妇科疾病的良药。

1,痛经

痛经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本病属妇科临床的常见病,据有关调查表明,痛经的发病率为33.19%。痛经取穴如下:

图片
X形女福穴;X形双内关,双三阴交,也可以在胃经上压痛取点,如足三里穴的上下找。

2,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也叫月经失调。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图片

取耳穴:子宫、卵巢、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体穴:女福穴、三阴交、太溪。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也叫子宫平滑肌瘤,为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本病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

图片

取耳穴:子宫、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体穴:阳溪(也叫子宫穴,压痛取点,脚穴参照手穴)。

4,盆腔炎

盆腔炎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图片

取耳穴:子宫、盆腔、卵巢、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肾、会阴点、后头点。

体穴:女福穴、三阴交。

5,不孕症

不孕不育,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成人男女双方同居一处并有正常性生活一年以上,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没有怀孕者称不孕不育症。因女性原因导致的称不孕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流产而不能获得存活婴儿的称为不育症。因男性原因导致配偶不孕者,称男性不育症。这是主要讲女性的不孕症。

图片

取耳穴:子宫、卵巢、肝、肾、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点。

手穴:肝、肾、后头点。

体穴:足临泣(女福穴)、商丘、三阴交。

6,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

图片

取耳穴:乳腺、胸、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人体X形取穴:双曲池、双足三里;双手三里、双阑尾。

7,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图片

取耳穴:乳腺、胸、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点。

手穴:手背乳腺的反射区内压痛取点,另取胸、肺、大肠、脾、后头点。

脚穴参照手穴取。

人体X形取穴:双曲池、双足三里;双手三里、双阑尾。

8,乳腺肌瘤

乳腺肌瘤症状为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很少伴有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单发肿块居多,亦可多发,也可两侧乳房同时或先后触及肿块。

图片

取耳穴:乳腺、胸、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点。

手穴:手背乳腺的反射区内压痛取点,另取胸、肺、大肠、脾、后头点。

脚穴参照手穴取。

人体X形取穴:双曲池、双足三里;双手三里、双阑尾。

9,甲亢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图片

人体X形取穴:双阳溪、双足阳溪(参照手穴取,压痛取点)。

10,催奶。

产后乳汁少或完全无乳,称为缺乳。乳汁的分泌与乳母的精神、情绪、营养状况、休息和劳动都有关系。任何精神上的刺激如忧虑、惊恐、烦恼、悲伤,都会减少乳汁分泌。乳汁过少可能是由乳腺发育较差,产后出血过多或情绪欠佳等因素引起,感染、腹泻、便溏等也可使乳汁缺少,或因乳汁不能畅流所致。对前者西医尚无特殊处理方法,对后者可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以促使乳汁流出;或用吸奶器等方法。

产后乳汁少或完全无乳,称为缺乳。乳汁的分泌与乳母的精神、情绪、营养状况、休息和劳动都有关系。任何精神上的刺激如忧虑、惊恐、烦恼、悲伤,都会减少乳汁分泌。乳汁过少可能是由乳腺发育较差,产后出血过多或情绪欠佳等因素引起,感染、腹泻、便溏等也可使乳汁缺少,或因乳汁不能畅流所致。对前者西医尚无特殊处理方法,对后者可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以促使乳汁流出;或用吸奶器等方法。

图片

取耳穴:乳腺、脾、皮质下。

手穴:手背乳腺的反射区内压痛取点,另取少泽、前谷、脾、头顶点。

脚穴:京骨、复溜、水泉、涌泉。

体穴:天宗(为小肠经上穴,在后背,属于前病后取)。

(三)中老年
五七保健工程

五七保健工程适合于所有疾病的调理。五七保健工程内容如下,取耳上:心、肝、脾、肺、肾、神门、皮质下、枕、脑点、脑干、太阳、额。严重者可以加上手和足上的五七穴。
捏脊可以调节阴阳、补血和提升阳气,这个阶段尤其需要。所以除了前面说的个别症状个别添加治疗穴位外,更年期最主要的治疗穴就是五七穴和捏脊、压肚脐眼的方法。

(配图:手五七穴,耳五七穴,足五七穴)

五大X形穴

1、双合谷、双太冲

2、双内劳宫、双涌泉

3、双内关、双三阴交

4、双神门、双太溪

5、双中渚、双足临泣

(注:均分内外,即手心手背或脚心脚背:如:手心为内劳宫,手背为外劳宫。具体取穴可以病症阴阳而取)。
1,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或(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支数有密切关系,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以及过度肥胖、吸烟、缺乏运动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

图片

冠心病的取穴方案:

耳穴:心、小肠、肾、肝、脾、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心、小肠、肾、肝、脾、头四点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X形:双内劳宫、双涌泉;双内关、双三阴交。

2,糖尿病

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图片
图片
图片

糖尿病的取穴方案:

耳穴:胰胆、肾、膀胱、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点。

手穴:心、小肠、肾、命门、肝、脾、黄疸消渴点、头四点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头部穴位:人中、兑端、承浆。

X形:双阴陵泉、双三阴交。

体穴:捏脊。

3,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

高血压病的取穴方案:

耳穴:降压点、心、小肠、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血压点、心、小肠、头四点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X形:双合谷、双太冲;双鱼际、双足鱼际。

体穴:倒捏脊。


4,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本病为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在我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1上,并能排除心、肺其他疾患而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肺、气管、支气管、平喘、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点。

手穴:内、外肺四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5,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前列腺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发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前列腺病)、特异性前列腺炎(由淋球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它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和前列腺痛。

前列腺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前列腺、肾、膀胱、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肾、命门、头四点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加女福穴。

X形:双曲泽、双阴陵泉;双内关、双三阴交。

6,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旁间隔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桶状胸。

肺气肿的取穴方案:

耳穴:肺、支气管、平喘、脾、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肺、哮喘点。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7,尿频尿急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尿急与尿频在中文的西医诊断学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难以控制。这个症状约略是形容解尿时人的能够忍耐的限度较低,而尿频形容的是单位时间内解尿的次数较多。尿急见于炎症、结石、异物、肿瘤、高温环境所致的尿浓缩、神经原性膀胱或精神因素等。

尿频、尿急的取穴方案:

耳穴:尿道、肾、膀胱、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点。

手穴:肾、命门、头四点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X形:双阴陵泉、双三阴交。

体穴:压脐、捏脊。

8,中风康复

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数中风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能够得到改善。发生中风后,应积极进行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缓解肢体、语言等方面的障碍。日常生活中,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应积极控制疾病进展,避免引起中风。中风过程中损伤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后遗症,常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脑区功能障碍(疼痛、麻木、言语障碍、认识障碍、偏盲、头晕、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植物神经症状(大小便失禁、血栓、肺动脉栓塞、失眠、抑郁等方面)。

中风康复的取穴方案:

耳穴:颈椎、肩、腰椎、髋、肾、肝、心、脾、肺、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干、脑点(吞咽困难加口、咽喉、食道;失明加眼、目1、目2;失眠加胃、神精衰弱点)。

手穴:五七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头部穴位:百会。

X形:肩、髋X形加五大X形穴。

体穴:压肚脐、捏脊(重度瘫痪者捏不了脊,可捏手、脚、耳上的脊代替)。

9,老年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患有老年痴呆患者在疾病发病的最早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会出现认知障碍,表现为不能找到回家的路以及不识别起身边的人。还会出现行为障碍。

老年痴呆症的取穴方案:

耳穴:心、肝、脾、肺、肾、胃、神门、脑干、脑点、皮质下、枕、太阳、额。

手穴:胃肠点加五七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头部穴位:百会。

X形:五大X形穴。

体穴:足三里、压肚脐、捏脊。

10,帕金森症

帕金森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有10%左右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帕金森症的取穴方案:

耳穴:心、肝、脾、肺、肾、胃、颈椎、腰椎、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太阳、额、脑干、脑点。

手穴:胃肠点、足跟点加五七穴。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体穴:百会、人中、长强、足三里。

X形:肩、髋X形加五大X形穴。

体穴:压肚脐、捏任脉、捏脊。


(四)其他常见病
1,感冒发烧

感冒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多属风寒是阴,即使阴中有阳,其本质仍为阴。根据上下左右中的中字诀,百会在头脑正中,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乃阳中之阳,故压本穴可速治感冒。一般情况下,感冒发热可能是病毒感染、并发症等原因导致: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感冒,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就医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病毒在患者体内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有可能会刺激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发热。

2)并发症:如果患者的感冒情况比较严重,引起了并发症,比如急性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则有可能伴有发热的症状。

感冒发烧取穴方案:

耳穴:内鼻、肾上腺、额、肺、皮质下、神门、枕。

手穴:神门、二间、鱼际、少府。

X形体穴:双少商配双隐白,或压百会穴一小时以上。

耳穴退烧穴:肺、肺、皮质下(所有退热的通用方)。

耳穴消炎穴: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重复穴可取一个)、枕。

感冒退烧加:内鼻、气管、胃。

肠炎退烧加:大肠、小肠。

胃炎退烧加:胃。

肝炎退烧加:肝。

……

(其他如此类推)

X形退烧穴:双曲池、双冲阳


2,感冒咳嗽

感冒咳嗽是指感冒后期引起的咳嗽,西医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认为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不清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感冒咳嗽的取穴方案:

耳穴:肺、气管、支气管、平喘、交感、皮质下。

手穴:止咳点,也可以同时压鱼际、尺泽穴(水火既济:心火下行以温养肾火,肾水上行以灭心火,心肾相交,阴阳和谐)。

X形取穴:平行线取穴,在大臂内侧和大腿内侧取四个点,压痛取点。


3,鼻炎

鼻炎是由病毒、细菌、过敏原(如花粉)、各种理化因子(如刺激性气体)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鼻炎类型很多,最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

鼻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内鼻、外鼻、肺、胃、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额。

手穴:少商、鼻、胃肠点、前头点。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体穴:百会、足三里。

X形:手举起来,等高线取穴(相当于天府、侠白穴)。

体穴:压肚脐、揉天枢。

4,肺炎

肺炎指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等因素感染引起,其中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广义上,肺炎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症状常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病毒性肺炎可通过空气传播。

肺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肺、气管、支气管、心、脾、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点。

手穴:少商、商阳、肺四穴、心、脾、胃肠点、前头点。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体穴:膻中、肺俞、鱼际、尺泽。

X形:手举起来,等高线取穴(相当于天府、侠白穴)。

体穴:压肚脐、揉天枢、捏脊。

5,咳喘

咳喘是肺病的主要症状。咳喘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分。咳喘与痰密切相关,咳喘每多夹痰,痰也往往导致咳喘。

咳喘的取穴方案:

耳穴:肺、气管、支气管、止咳点、平喘、去痰点、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脑点。

手穴:少商、商阳、肺四穴、心、脾、胃肠点、前头点。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体穴:膻中、肺俞、鱼际、尺泽。

X形:手举起来,等高线取穴(相当于天府、侠白穴)。

体穴:压肚脐、揉天枢、捏脊。

6,鼻衄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指鼻腔及周围组织的血管破裂,血液向前经鼻孔流出或向后流入口咽部,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子本身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性反复出血,亦可为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鼻涕中帯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

鼻衄的取穴方案:

耳穴:肺、内鼻、脾、耳中、肾上腺、缘中。

手穴:断红穴、鱼际。

脚穴参照手穴取穴。

X形:手举起来,等高线取穴(相当于天府、侠白穴)。

7,脚扭伤

脚扭伤一般症状为韧带损伤,有小血管破裂瘀血、疼痛、关节肿胀,刚发生时采取冷敷,让局部破裂的血管收缩。另可用云南白药喷剂来缓解疼痛。

脚扭伤的取穴方案:

耳穴:踝关节、肺。

手穴:踝点、足跟点。


8,晕车(船)

晕车(船)也叫晕动病,指有些人对运动状态错误感知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头晕、头痛、心慌、呕吐、两色苍白(缺氧、缺血)、出冷汗等,这些人平时要加强体质锻练,增强气血,还要调理好脾胃,多做平衡系统运动。此症不构成生命威胁,通常在停止乘车(船)后可缓解。

晕车(船)的取穴方案:

耳穴:晕点、耳中、胃(可以在乘车之前贴上王不留行籽)。

手穴:外劳宫。

脚穴:商丘。


9,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1883年观察者发现温布尔登网球赛的参赛选手中经常出现此类疾病,因此将之命名为“网球肘”。是因外伤、慢性劳损导致的前臂部分肌肉与肱骨外上髁连接处的无菌性疾病,其实质是肌腱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此病好发于30~50岁的人群中,网球运动员、兵乓球运动员、厨师、木匠、家庭主妇等人群的发病率较高。网球肘的常见的症状包括肘部外侧疼痛和握力减弱,个别患者活动前臂时会有肘关节弹响。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球肘引起的疼痛从轻微开始,并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在用力握拳、伸腕时可因疼痛而无法持物。严重者甚至在进行拧毛巾、扫地等日常活动时也会感到困难。网球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目的主要以控制疼痛保守治疗为主。患者可通过休息、冰敷、止痛等治疗可达到症状缓解。

网球肘的取穴方案:

耳穴:肘关节(其他关节疼痛,可取相对应的穴位)、神门。

X形穴:对称取穴,取另一只手的相对应的部位,压痛取点,压揉数10分钟。

脚穴:阴陵泉。

10,腰痛

腰痛,任何因素和疾病都可能引起腰痛。腰部在人体背部肋下缘至臀皱襞之间,两侧没有骨骼支撑,稳定性全靠几组肌肉维护(髂腰肌、腰方肌、竖脊肌等)。如果这些肌肉损伤,容易出现疼痛、活动受限。长期居处潮湿及腰部受凉,肾积水及结石等,也会出现腰疼症状,另还有:腰椎间盘病变、退行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肾输尿管病、盆腔炎、女性经期、外伤等都会引起腰痛。因此要对症治疗,这里提供的治疗方案只缓解腰痛。

腰痛的取穴方案:

耳穴:腰椎、肾、肝、脾、神门。

手穴:腰痛点、尺泽。

脚穴参照手穴取。

X形:后病前治,揉髂腰肌止点(股骨小转子处,压痛取点)。


11,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的取穴方案:

耳穴:坐骨、臀、肾、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腰痛点、尺泽。

脚穴参照手穴取。

X形:右腿坐骨痛取左肩处,左腿坐骨痛取右肩处,压痛取点。

1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有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称谓。虽然上述疾病名称和含义有所不同,当前仍较统一的称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而是把该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这一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的取穴方案:

耳穴:腰椎、膝痛点、腰痛点、肾、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腰痛点、尺泽。

脚穴参照手穴取。

X形:双小海、双委中,压痛取点。

13,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主要指膝关节骨关节炎。该病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膝关节炎症状往往进展缓慢,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等,导致患者不能灵活活动,严重者可完全无法行动。

畴。

膝关节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膝关节、膝痛点、腰痛点、肾、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膝痛点、尺泽。

脚穴参照手穴取。

X形:双曲池,压痛取点

14,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肩周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肩、肩关节、锁骨、肾、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肩臂点、尺泽。

脚穴参照手穴取。

X形:异侧取环跳穴,压痛取点。

15,落枕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

落枕的取穴方案:

耳穴:颈椎、颈、外生殖器、肾、神门、枕。

手穴:颈项点、尺泽。

脚穴参照手穴取。

16,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的取穴方案:

耳穴:颈椎、颈、外生殖器、肾、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颈椎1、颈椎2、尺泽。

脚穴参照手穴取。

X形:双昆仑、双太溪。

​17,牙痛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杀无人问。意思是说牙痛不算什么大病,但痛起来要人命。牙痛是口腔疾患的常见症状之一,指发生在牙齿或牙齿周围组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根据牙痛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牙痛和慢性牙痛。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伤、牙本质过敏、楔形缺损、牙隐裂、牙周脓肿、阻生智齿等口腔疾病。也常见于三叉神经痛、急性心绞痛、偏头疼、肿瘤、外伤等口腔之外的疾病。牙齿疼痛的中枢机制是指口面部神经纤维感受到的损伤刺激或痛觉信号后,经三叉神经最后上传至中枢神经系统,经脊髓、脑干等传到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再通过各种中枢整合后产生疼痛的感觉和疼痛反应。

牙痛的取穴方案:

耳穴:牙、牙痛点、肾、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牙、牙痛点。

脚穴参照手穴取。

X形:双合谷、双内庭。

18,近视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类最常见的眼科疾病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约为 33%,是世界平均水平(占总人口的 22%)的 1.5 倍。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此时检查验光则会提示近视度数。
分轻度近视:≤300 度(≤-3.00 D)。中度近视:300 度~ 600 度(-3.00 D~-6.00 D)。高度近视:> 600 度(>-6.00 D)。
当发现孩子近视之后,家长往往会忧心忡忡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治疗近视最好的方法?答案是:没有最好的方法,根据已经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发展阶段和个人特征,只有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案。
对于刚刚发现近视的青少年,治疗的方法以控制进展为主,比如配戴度数合适的眼镜以及压穴、按摩来减少眼肌疲劳和恢复视力。

近视的取穴方案:

耳穴:眼、目1、目2、新眼、心、肾、肝、交感、神门、枕。

手穴:八个眼穴、心、胃肠点、肾、命门、胆、养老。

脚穴参照手穴取。

头穴:晴明、攒竹、丝竹空、太阳、风池。

体穴:神阙、光明。

19,其他眼疾

眼疾包括结膜、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的疾病,以及其它类型的疾病,具体如下:
1、结膜病:结膜病可以分为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衣原体性结膜炎、免疫性结膜炎、结膜肿瘤等;
2、角膜病:角膜病可以分为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角膜肿瘤等;
3、巩膜病:巩膜病可以分为巩膜炎和巩膜葡萄肿等;
4、晶状体疾病:晶状体疾病常见的包括白内障以及晶状体位置异常;
5、玻璃体疾病:玻璃体积血或者玻璃体后脱离;
6、其它类型的疾病:干眼症、飞蚊症、失明眼部结构、散光、沙眼、白内障、结膜炎、老花眼、色盲、近视、远视、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疾病、屈光不正、斜视与弱视、眼眶疾病、眼外伤、撕裂、裂孔、黄斑出血等。新生血管和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很大。这些眼科疾病的全称为“眼疾”。
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包括由于晶体老化导致的老花眼、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慢性结膜炎等。

其他眼疾的取穴方案:

耳穴:眼、目1、目2、新眼、心、肾、肝、交感、神门、枕。

手穴:八个眼穴、心、胃肠点、肾、命门、胆、养老。

脚穴参照手穴取。

头穴:晴明、攒竹、丝竹空、太阳、风池。

体穴:神阙、光明。


20,耳聋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

耳聋的取穴方案:

耳穴:内耳(耳聋点)、外耳、肾、皮质下(头顶点)、枕(后头点), 

以内耳、外耳、肾为重点。

还可配合双手双脚上的四个耳聋点。

它们分别在手背四五指和脚背四五趾之间,赤白肉际后约一寸的地方。

具体取的时候可以找压痛点,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各揉三百次。

21,耳鸣

耳鸣是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耳鸣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些疾病的症状。人可以出现生理性耳鸣,当耳鸣超过了生理限度,就成为症状性耳鸣。听力下降的患者常伴发耳鸣,耳鸣往往是听力系统出现障碍或者紊乱的一种症状表现。耳鸣分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搏动性耳鸣,表现为耳鸣的节奏通常与心跳速度、脉搏速度相匹配,可能具有急促或轰鸣的性质。医生用听诊器也可以听到,又叫做节律性耳鸣、血管性耳鸣、脉冲耳鸣。它可由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或由特发性颅内高压,即颅骨内压力的积聚引起。除此以外,均为非搏动性耳鸣。耳鸣与肾虚有关。
耳鸣的取穴方案:

耳穴:外耳、内耳、耳聋点、耳病点、速听点、肾、胆、三焦、小肠、心、交感、神门、枕。

手穴:耳、肾、肝、命门、合谷、中渚、液门、少泽、阳谷。

脚穴参照手穴取。

头穴:鸣天鼓、十指梳头。

体穴:压肚脐、捏脊。

22,头痛、偏头痛

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头痛疾患,其病情特征包括一侧或两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可合并有恶心、呕吐、害怕声光刺激等症状。学术界定义为这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
偏头痛多起病于青春期,少部分可在儿童期发病,到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这个年龄段发作频繁、症状剧烈。偏头痛特别“偏爱”女性,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3倍。
偏头痛常有遗传背景,在患有癫痫、抑郁症、哮喘、焦虑、卒中和其他神经遗传性疾病的人群中,偏头痛也更为常见。

头痛、偏头痛的取穴方案:

耳穴:枕小神经、皮质下、枕、太阳、额、肾、神门。

手穴:前头点、头顶点、偏头点、后头点。

脚穴参照手穴取。

头穴:十指梳头。

Ⅹ形:双合谷、双太冲。

23,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

胃痛的取穴方案:

耳穴:胃、耳中、交感、神门。

人体大X形取穴:双胃肠、双足三里。

24,慢性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

慢性肠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肠炎的高升点、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胃肠点、腹泻点、肺。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穴。

人体大X形取穴:双内关、双三阴交。

25,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正常人每日大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通过肠道对水分的吸收,最终粪便中水分仅约100~200ml。若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和)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就会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产生腹泻。临床上按病程长短,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腹泻的取穴方案:
急性腹泻取耳穴:上颌、下颌。

慢性腹泻取耳穴:大肠、小肠、肺、脾、交感、神门。

手穴:大肠、小肠、肺、脾、腹泻点、胃肠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体穴:足三里、三阴交。

26,急性胆囊炎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急性较为多见,为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本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

急性胆囊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胰胆、肝、阑尾、大肠、小肠、交感、神门、肾上腺、皮质下。

手穴:胆、胰、肝、三焦、神门、头顶点、后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X形:胃肠点、阳陵泉。

27,胆结石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结石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即时治疗,一般有非手术及手术治疗两类治疗手段。

胆结石的取穴方案:

耳穴:胰胆、肝、十二指肠、交感、神门、肾上腺、皮质下。

手穴:胆、胰、肝、三焦、神门、头顶点、后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X形:曲池、阳陵泉。

28,肾结石
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肾实质结石少见。
肾结石的取穴方案:

耳穴:肾、输尿管、三焦、交感、神门、肾上腺、皮质下。

手穴:肾、输尿管、命门、肝、三焦、神门、头顶点、后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X形:尺泽、阴陵泉;或双手双脚背部压痛取高升点。


29,失眠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适当服用催眠药是解决失眠问题的成功方法。避免失眠还应少喝妨碍睡眠的咖啡和茶,同时也要少喝酒。

失眠的取穴方案:

耳穴:心、肝、肾、胃、神门、皮质下、枕。

手穴:心、肝、肾、脾、胃肠点、四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体穴:太渊、神门、涌泉。

X形:双合谷、双太冲;双内关、双三阴交。

30,皮肤病

皮肤病是指发生于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疾病统称,为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不严重,但少数较重者可危及生命。皮肤病通常会造成皮肤损害,以及患者自觉瘙痒、疼痛、麻木不适等。皮肤病分为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动物源性皮肤病、物理因素所致皮肤病、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红斑性皮肤病、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角化性皮肤病、皮肤血管性疾病、皮肤脉管性疾病、大疱性皮肤病、营养性皮肤病、代谢性皮肤病、内分泌障碍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病、良恶性皮肤肿瘤等。皮肤病种类繁多,目前发现有3000多种,常见的皮肤病大多不具有传染性,如银屑病、白癜风、湿疹、皮炎、药疹,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仅占有极少部分。如病毒性皮肤病有扁平疣、寻常疣、尖锐湿疣、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艾滋病、水痘、风疹、麻疹等。真菌性皮肤病有手足癣、甲癣、体股癣等。还其他传染性皮肤病,如梅毒、淋病、软下疳等。传染皮肤病分为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两种。不管什么样的皮肤病均影响生活质量,应积极进行治疗。

皮肤病的取穴方案:

耳穴:肺、大肠、脾、肝、耳尖、荨麻疹、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肺、大肠、脾、肝、四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X形:双曲池、双曲海;双血泉、双三阴交。


31,抑郁症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抑郁症发作时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有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性木僵,可表现为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缺乏反应、话少甚至不言语、少动甚至不动等。

抑郁症的取穴方案:

耳穴、手穴、脚穴“五七”穴。

X形:五大X形穴。


32,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皮疹呈多形性,对称分布,明显瘙痒,慢性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中也经常有类似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大部分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升高。
湿疹的取穴方案:

耳穴:湿疹部位高升点、肺、大肠、脾、肝、耳尖、荨麻疹、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肺、大肠、脾、肝、四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体穴:阳溪、后溪、支沟、大陵、神门、涌泉。

X形:双合谷、双太冲;双曲池、双曲海;双血泉、双三阴交。


33,痛风

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沉积的结晶导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发作。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临床特征为血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急性关节炎,常见于耳廓、跖趾、指尖、掌指、肘等关节、跟腱、髌骨滑囊等处,痛风石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痛风的取穴方案:

耳穴:痛风部位的高升点、肾、输尿管、心、肝、脾、三焦、交感、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肾、输尿管、命门、心、肝、脾、三焦、神门、四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X形:尺泽、阴陵泉。


34,急性阑尾炎

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参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具有一定免疫功能。急性阑尾炎是引起急性腹部疼痛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多种因素可导致阑尾急性炎症,如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等。急性阑尾炎在儿童中也非常常见,对于出现腹痛的儿童患者,约有8%属于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病理上可分为急性单纯型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四大类。

急性阑尾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大肠、阑尾、肺、三焦、交感、神门、肾上腺、皮质下。

手穴:大肠、肺、三焦、神门、头顶点、后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X形:双手三里、双阑尾。


35,急性扁桃体炎

急慢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引起,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也可由病毒引起,如有腺病毒、受凉、潮湿、过渡劳累、烟酒过度等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可诱发本病。如急性炎症迁延不愈或复发作又未得适当治疗,则可转为慢性。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急性扁桃体炎的取穴方案:

耳穴:扁桃体、咽喉、耳三尖(放血)、神门。

手穴:扁桃体、咽喉、神门、四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X形:双劳宫、双涌泉。


36,痔疮

中国有句夸张的俗语“十人九痔”,可见这个疾病非常普遍,痔疮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所致,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痔赘(俗称“肉赘儿”)脱垂等症状。痔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其中,内痔根据痔从肛管向外脱出的程度分1、2、3、4级。

痔疮的取穴方案:

耳穴:痔核点、肛门、直肠、大肠、肺、脾、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手穴:会阴、肺、大肠、脾、神门、头顶点、后头点。

脚穴可参照手穴取。

体穴:神阙。

X形:双鱼际、双隐白;双合谷、双太冲。

三,精彩案例分享
1,三天退无名高热(火柴棒医生手记P245,246)
2,(请看手册)
3,(请看手册)
四,附图
1,手穴图正面
2,手穴图背面
3,耳穴图1
4,耳穴图2
5,足穴图
6,足部反射区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