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教育的发展定位问题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2-01 发布于浙江

《中国农村教育:反思发展主义视角》(叶敬忠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一书收入的“失去了乡村的中国教育和失去了教育的中国乡村:华北山区村落的个案观察”一文(作者饶静、叶忠敬、郭静静)对农村教育教育布局调整带来的后果进行了一些分析,很值得关注和思考。

“十年布局调整所反映出来的“偏向城市、抛弃农村”的发展思路已显露无遗,对本已凋敝的农村造成的进一步的负面影响确已难以弥补。”

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的基本的状况是:“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其形成的乡村教育的现实,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萎缩,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解构,使得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乡村、乡愁失去了依托或载体。这种隐性的教育布局调整的结果消极影响是巨大的,且难以弥补。

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布局调整“创造”的大量的住宿制小学学生,过早地离开了家庭,“脱离”的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直接经验,导致了一些“心灵空洞化”的现象,给教育带来了能以解决的难题,给农民子弟带来了许多难以弥补的心理缺失。这个影响将是长久性的。

“乡村教育不仅要实现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人才的功能,更要承担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培养人才的重任。然而,农村教育的受教育者普遍与农村社会'离心离德’,追求离开农村和农业,变成非农业人口(翁乃群.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城市导向的农村教育[M],学文献出版社,2009:5)。乡村文化曾是我们精神的庇护所,'城市取向’的教育使乡村教育陷入了困境(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94)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的定位问题。乡村教育的发展不能与农村社会“离心离德”,成为第二种“城市教育”。也不能无视城填化发展的大趋势,要为农村子弟走向城市,成为城市市民提供教育支持。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城乡一体化的“新乡村教育”。

邬志辉教授认为消解农村教育“离农”和“为农”悖论的逻辑前提是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确立农村教育发展的系统化思维方式。走出“离农”和“为农”逻辑困境后,农村教育的价值选择应该定位在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上(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8,第Z1期)。我赞同这个观点,这才是农村教育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的正确的道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