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筷乐筷乐 | 造物文化的中国符号

 文化生活有创意 2023-02-01 发布于贵州


     摘要:筷子作为中国人餐具的选择,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实践、选择后最终确定的最能符合中国饮食结构和民族性格的一种文化符号。从饮食环境、农耕文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筷子的设计理念、审美内涵和发展过程,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野。

筷子的设计和发明一只是一个未知的谜,原因是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其产生的历史日期是在何时,但是我们在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时总是不能绕开其使用的具体功能性目的的实现, 文化环境的偏好等因素。 

一、筷子的产生与熟食的加工 

 
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在古籍文献《韩非子喻老》中,是我们最早看到有关筷子的文字记载,并且是象牙筷子。不过筷子的产生也并不是如古文献中最早文字记载的时间作为开始,没有文字之前我们的祖先肯定已经使用的经历了。对于筷子到底产生于何时,出于什么原因,因为史料的不足而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筷子的使用和产生是和熟食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的。

筷子的使用和发明与熟食加工中的搅拌功能有关。我们的祖先进入新时期时代后,尤其是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方式出现,陶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饮食的器具也逐渐丰富起来。此时的陶器作为饮食器具对食物进行加工,多是通过水煮的方式,食物也多是流质的汤类和粥类。在制作的过程中往往是使用棍棒造型的东西搅拌,一是加速熬制的速度,使得陶器底部的粮食颗粒受热均匀。二是防止糊底,因为是燃烧树枝等植物的秸秆来加热陶鬲或陶釜,火的浓烈和大小控制不能及时,必须勤于搅拌才能降低糊底的可能。在搅拌过程中也有伴随着捞的动作,这一次捞,二次捞,三次捞,逐渐的就有单根木棍可以捞出菜叶的认识和体验, 我们知道现在的筷子也具有搅、拌和捞的功能。随之我们的祖先进行了总结,为筷子的发明和出现提供了基础。当然,自从人类进入了熟食加工之后,其烹饪方法还有很多种:炮,煲, 焙烧,烧烤,这些烹饪方法都是使用火加热其他物,再经过导热原理使食物由生变熟。在烹饪过程中都是必须要有一个类似于现在的铲子或者筷子的工具翻、滚食物,或按压食物,在翻。滚食物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祖先会发现一根树枝或棍棒很难保证方向性的把握,而使用两根树枝或木棒就比较容易控制食物的方向,逐渐积累,自然对于双根棍条状的工具所具有的功能性就得到了认识和掌握,并且逐渐把棍棒加工的更加规整,便于经常性的使用。这就为筷子的产生打开了关键性的一步。


而筷子的尺寸和造型的固定是伴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升,在夏商周三代形成的。因为已经有大量考古实物发现,殷商墓葬中出现了铜箍头的筷子,湖北随县也出土了全铜的筷子。筷子在社会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并标明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装饰。宋朝以前筷子虽然作为达官贵人的饮食工具,但在饮食中并没有在全国得到普及。原因是饮食的数量和种类决定着,还有一点是宋代以前的低矮家具的尺寸也不适合普及筷子的条件。因为筷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最轻巧和便利的发挥作用的条件是水平方向的移动,而不是上下的移动。因为宋朝以前我国的家具低矮,多是以跪坐式或者盘腿式饮食方式,餐具多放在腰部以下位置,筷子的夹取食物路线是上下的,所以使用起来不如高座家具水平移动夹取食物灵活自如。


所以筷子的普及是在宋朝以后并不是仅仅社会经济和饮食繁荣的原因,也有与筷子使用的家具环境有很大关系。筷子的普及与高座家具的普及是否真的存在着一定关系,这个问题学界目前没有关注和论证过。从查阅文献来看,目前对于筷子的研究多是体现在历史文化或设计思想的考证上。本文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具体深入的细致性挖掘,结合饮食文化,人类学思维和人工学知识进行了分析。以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来弥补和完善有关筷子设计文化的知识体系。下面我们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结合造型、审美的知识来分析一下筷子与使用民族的性格问题。


在烧烤中,更是发现了双棍可以随意加取固定食物的功能。当一根长棍不能支撑烧烤事物的重量,而且粗的棍棒又不能足以穿透食物中间的时候,这就出现了使用两根棍棒进行夹绑食物进行烧烤的可能。两根棍棒的夹取和固定的功能就被我们的祖先开始掌握,并在以后的生活饮食中加以利用。这样筷子的设计和发明就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二、做为一种文化符号的筷子

  
同时筷子的产生和使用也是社会进入文明的一种体现,因为筷子不再使用手抓食物。恩格斯说同样是吃东西,使用手抓和碗盛意义是大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卫生的问题这么简单, 因为人类自产生起就不是一种单纯传宗接代只为吃喝的动物,人类的追求中更多的是通过文化的创造来实现梦想的满足。因为使用一种工具作为媒介而达到目的与赤裸裸的达到目的相比较,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多出了一种仪式性的东西。仪式本质上也是一种形式,也就是一种独立于人与自然之外的一种文化创造。《礼记·曲礼上》中,就有“……饭黍毋以箸。”“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使用筷子时所必须遵循的礼仪和礼节。吃小黄米饭的  时候不要使用筷子。筷子是用来夹菜的,汤中无菜的时候就不要使用筷子,要使用汤勺盛 用。这是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中有筷子在饮食礼仪和礼节中的鲜明体现。更不用  说流传于民间有关筷子使用的“十忌”了。


因此,作为具有饮食仪式性功能和形式的筷子的产生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是劳动实践过程中智慧的结晶——这是人类认识了规律并开始利用规律的开始,通过设计和创造出独立于人类和自然之外的一种形式的工具而达成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此,人类自己的行为不再任性,大大减少自己行动的失败,同时也降低对自己的族类的危险和伤害,从而更好地获取食物和营养,满足自己的一个个梦想和愿望。熟食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被我们祖先发明已经不是十分重要。而关键的是我们已经知道了使用人工火的大概年代,这个在考古学上已经给了我们回答。北京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钻孔取火。使用自然火不能作为人类获得熟食的真正开始,因为自然火是偶尔的发生不具有稳定的利用性。只有当人类稳定的掌握了某种事物的规律并运用自如的时候,才有可能创造 出另外的新事物。比如原始建筑设计出现后,才有了定居式生活,有了定居生活方式才出现了陶器。这不仅是逻辑的问题,也是科技的问题。

三、筷子的设计理念与民族性格和审美心理

美国人 J·奴廷J·Nuttin1984 年提出需求理论:需要是人发挥行为作用所固有的基本动力,是为了发挥作用或更好的发挥作用。虽然我们古代封建时代的人们的而生活需求不如现在这么丰富和强烈,但是其基本的需要的动力是千古不变的。李乐山先生把J·奴廷的消费理论解释为四层:
 


第一层是说需求是人类所固有的生长和发展中的基本动力,为生存,为交流等的需要。心理学上被称为知觉需要和知觉扩展的需要。知觉告诉自己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即使再饿也不能用手直接抓取食物,而要使用筷子或者勺子获取。中国的而饮食结构和加工方法已经决定了我们可以使用筷子,而不去使用刀叉。我们都是以素食为主,肉食都是在厨房加工好后端到餐桌上的饮食方式,所以筷子足以能够具备饮食工具的功能和价值。知觉的扩展则是使用筷子作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代表加以呈现,传达出自己的品位和富足。所以在自己的筷子这个工具上会装饰和雕刻出不同的花纹式样。使用它在满足填饱肚子的饮食功能的同时,还能有一种视觉上的精神满足感。这是一种实现知觉的进一步向外扩展的体现。也是人类实现生活品质提高的一种需求心理:人不仅要吃,而且要吃得赏心悦目。


第二层是说需求是自己行为与各种环境所发生的关系的需要。在我们传统文化的氛围内, 任何生活器具都具有明显的等级关系,同样是饮食工具的筷子可能就因为材质的不同能够实现在交流中有主动权和威慑力。所以在古代的不同朝代的宴会餐饮交流中出现了不同材质的筷子。青铜的,铁质的,黄金的,白银的,象牙的,还有朱漆的等等。对不同身份的人,在宴饮中自然会安放不同材质的筷子。使用得当就是处理好了人际交往的关系。而且筷子的使用还是一种文化与归属感认同的标志和符号。只有你我都使用筷子才有可能走在一起,坐下来拥有共同话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宴饮和人际在中国几乎是紧密相连的。为了创造这种和平安宁的对话环境,使用刀叉肯定是比不上两根小小的棍棒来的更有柔和的氛围。巴特罗兰也曾经高度赞美过中国的筷子,他认为相对于刀叉,筷子有一种母性的温柔,它“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恰如其分的谨慎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它从不穿透食物,从不弄断食物,从不撕裂食物,从不破坏食物,而只是提起食物,转动食物和移动食物……食物不再是需要施以暴力的捕猎对象。”此种评价  虽然具有了法国式的浪漫特色,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说出了筷子所具有的视觉联想和文化内涵。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民族和国家,长期固守家园和土地的生活习惯,加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节奏,往复循环,周而复始。就养成了我们民族所具有的一种安详,宁静的心态,养成了内心向往和平的心理。自然,在饮食环境中要的就是筷子这种既具有完成饮食功能,在视觉上而又能给人以安定的感觉。


第三层是需要还意味着人的特定作用的发挥。人类和人和动物相比,都不具备一定的优势。例如我们没有苍鹰的翅膀自由翱翔天空;我们也没有老虎和豹子的牙齿能够轻而易举的把骨头与瘦肉分离;我们更没有老鼠的打洞本领,可以在地下土中任意出入。但是我们人类拥有一颗聪明的大脑,能够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规律,并能够加以利用,把它创造性的通过设计之物满足我们人类的特定的需求。这既是一种好奇心理的满足,也是人类求知欲的需要。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一个个家庭而组成的。在饮食过程中都是以全家团圆的形式完成一日三餐,在饮食分类上,饭菜是不同的。饭分菜共是我们民族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就餐形式。饭是分开的,可以每人一碗,而菜和汤基本上都是大家同时食用,放在一个或者几个盘子等器皿内。菜有素有荤,食料丰富无比。什么工具具有这种既可以实现自己碗内的饭食的夹取,又能在公共菜和汤的器皿内夹取食物,能长能短,运用自如呢?而且还要保证此工具取材的安全性、方便性,且易于清洗和存放呢?还能体现个人与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在使用中而且不用明确长短,完全处于一种感觉中使用和把握呢?于是聪明的中国古代人就一直不停的在寻找和设计具有这种多种功能和优点的餐具。经过了若干年的反复比较和筛选,担当此任的餐具最后落在了两根竹子为材的棍棒——筷子上。在原始社会末期餐具文物出土中,曾经发现我们的祖先有过使用刀叉为餐具的实物。在青海同德出土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当时居民使用的刀叉餐具一套,骨刀刃为石片镶嵌(已脱落,三齿叉长
25.8 厘米,厚 2 毫米。
 

第四层是说某种匮乏的需要,才产生了一种新的设计之物。这也是为了人的内心弥补的一种需求的满足。食物加工的方式多种,炒、爆、熘、炸、烹、煎、蒸,溜,烧、呛、煮等共有二十四种,做出来的食物是各种形态和造型,所以在食用的过程中只能是使用一种带有破坏性较小的工具,在慢慢的品味中一点一点的食用,这样对于美食的造型也是一种相对的尊重。那么只有不带有杀伤力和破坏性的两根木棍——筷子能承担这个任务,满足这种审美需要的心理。而且还有一点是不同烹饪方式,在食用的时候要求的温度不一,为了避免对于皮肤等器官的烫伤,只有一双筷子能自如的夹取,沾汁、浸水到送入口中等一系列动作连贯性的完成,而且保证了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所有的动作都是在一个个流动的曲线运动中悠然和优雅的呈现,悄无声息,动作灵动而优雅,这无形中不得不说是遮掩了吃饭时每个人张嘴咀嚼时的尴尬。


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的文化之国,其文化的性格就是在靠天靠地生存的基础 上产生了人与天地之间的亲密关系,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是亲密的,而非对抗的。筷子作为 自然材料的直接应用正是表达这一亲近关系的见证。再加上筷子下端的圆柱型和上端的方型,具有天圆地方象征和寓意,材料体现与自然的亲密,造型赋予了天地与人共在的宇宙观念, 就如同水墨画一样看似简单而实际意味悠远了。通过筷子的造型、使用的运动轨迹的分析,我看可以看出这似乎与民族的艺术的造型和审美特征有着丝丝的吻合与联系。这应该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我们民族传统艺术中作为农业经济和生活方式下静态的环境中匮乏动态的一种心理的需求。作为生活中的筷子虽然只是一种工具之物,但是它是我们华夏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使用和比较后最终确定使用的一种具有线的形和动态感的艺术化了符号。线,简洁,寓意深刻;材料随手可得,信手拈来;功能可调性很大,能长能短,伸缩自如;不求精细具体,但要感觉和含蓄,其本质是在追求着一种叫包容的内涵;有动有静,充满生气而与环境合为一体。这与戏剧里面简单的道具的应用异曲同工之妙。这些特征不正符合我们民族的设计理念和艺术精神和性格么?可见,筷子简洁而不简单。筷子体现着我们民族的性格特征,成为民族性格的一种物质文化符号的生动呈现。

让每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都有处可栖


寄语互动

文化 | 旅游 

创意 设计 

艺术 | 教育 

资料文献|关注可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