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肾养肝护心调脾宣肺--- 日常保健

 幽默的数据线 2023-02-01 发布于甘肃

补益 肾气(肾经,膀胱经)

肾藏精,元气也在肾,精为血里的精华部分。肾佑心。

肾主水,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水液四溢,造成浮肿、腰背肩痛。

补肾壮阳的方法:

1,按摩督脉:督脉是人体阳脉之海,可对每个穴位进行点按揉,也可推擦整条经络,由上及下。

2,按摩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是穴位最多的阳脉,可对每个穴位进行点按揉,也可刮推整条经络,由上及下。

3,腰部按摩(肾、命门):手心对搓热,分别放到腰部(盖住命门),手掌向着皮肤,按摩腰部,可早晚各1遍,每遍约216次。命门是肾阳气所居之所,除用按摩、穴位贴敷,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艾灸进行治疗,对于肾阳气补充也有一定效果。

4,关元穴(脐下约4指)中医上讲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 

5,太溪穴(内踝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6,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1/3与后2/3交点)。是补肾固元的“长寿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

7足三里穴(在膝眼下方3寸左右) 

8肾腧穴(后背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经常捶打、按摩、照射此穴位能增加肾脏回血量

 9,,复溜穴(太溪穴上两寸,大约三横指)。复溜是肾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 

按摩时的力度不能过大,每个穴位可按摩5-10分钟,每次可选择性地选择3个穴位,重在坚持,对于补益肾气有一定益处。但具体的病机,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由专业的医生来指导。

   肝 以泻为补(肝经、胆经)

肝藏血。肝与相表里。胆主生发。肾(水)养肝(木)。

1,肝,开窍于目。闭目,肝即藏,闭目养神为养肝。

2,胆,将肝分泌的胆汁收藏、储存、分泌粘液、再流入肠道帮助乳化脂肪。胆没有虚阳,易瘀滞堵塞,影响到肝脏的毒素无路可排,不能良好乳化脂肪,所以胆经需要经常加以疏通。敲胆经是增加胆经的气血流量,及时缓解了肝脏的压力,从情志上讲它也会大大提高人决断的能力,让人更加自信、更加果敢。 

 胆经为足少阳经,单条有44个腧穴,为半表半里之经,与外界无直接的通道,所以其浊气须借肠道而出。有人敲胆经后会排气排便,也有些人敲完胆经后头痛脑涨、失眠多梦,这多是因胆经之浊气没能从肠道及时排出,而循同名经手少阳三焦经上于头面所致。这时只要拔动胆经的阳陵泉,让电麻的感觉传导到脚趾,同时点揉右侧三焦经的支沟穴,不适症状都会明显改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敲打,从上往下敲,然后用阳陵泉测试到底敲打通没通,如果已经麻到脚的外侧了,证明这条胆经敲通了。 

敲胆经要配合按心包经和肝经的太冲。敲胆经可以调理肝胆,但若线路有瘀滞就会火旺,配合按摩那两个经络,可以保持经络顺接畅通。而且23点到凌晨1点不要敲胆经,容易导致肝火大而失眠。

按摩胆经的穴位:

a、风市穴:立正姿态,双手自然并拢置于大腿外侧,中指尖处必有一个堵点。正坐位,用同侧的拳头轻敲此处会产生强烈痛感,胆经容易郁气,受寒,所以疏理此处能理气、排寒。一般情况下3—5天痛感可消失。

b、疏理完“风市穴”,再用同侧的小指掌指关节,轻敲“悬钟穴”附近3分钟,有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寒气凝结之人,此穴反应会强烈。

c、耳鸣、偏头痛等胆经不通严重者,可食指立起来,轻轻点揉“临泣穴”即会痛不可摸,需按揉3、5次。

3,治疗肝病,,要恢复脾和肾的功能。肝为木,肾为水,水滋养木。肾水就是肝的根本,而肾水的充足跟脾胃功能也相关。

4,睡眠。元气为先天带来,藏于肾,多出来的元气藏于奇经八脉,但没有药可以补。元气直接补不了,只能补肾,通过好好休息以减少元气的损耗,就相当于补了。夜晚睡眠为阴,白天活动为阳,阴阳要平衡,所以好好睡眠为根本。

5,肝,只有破法才能养护。就是破郁。肝无法补。 

A,先开带脉。带脉是人体唯一横向的经脉。左手放在肚脐,右手放在后腰,沿着腰带一圈来回摩擦36下。双手摩擦热了之后,还可以捂住命门和肾,护肾就是护肝。

B,揉腹。破郁,先泻后补。通过揉腹达到通畅经络的目的。中医讲:逆时针为泻,顺时针为补。

先逆时针,把手掌劳宫穴对着肚脐,女子右手在下,男子反之,尽量大面积揉,最好揉到肝区,36下

再顺时针,揉36下。

揉的次数为36的倍数。

原则上晚上睡前揉,早晨起床可再加揉一次。

 肺   宣肺补脾

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谷水之精华经脾上输于肺,肺肃降将气输送全身。故,肺(金)归于脾胃的培养(土),中焦(脾胃)的调理在下焦(肝肾)。养肺要调理肝肾。

1,良好饮食,调理脾胃。

2,腹式呼吸法调理肺功能。

3,打通肺经。按照肺经经络行走的路线,从中府穴开始,向上穿过膈肌到胸腔,然后到腋下前臂,再到大拇指的少商穴 ,推拿或拍打(拍打法可以从肩部腋下开始,避开心脏。循着肺经的线路,从前臂的内侧,一直拍打到大拇指上的穴位。拍打时力度不要过大 

4,中府穴。肺经的起点。 胸上外侧,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5 , 膻中穴。用三指揉两乳连线中点,平第四肋间。

6 ,背部膀胱经的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

7,手掌横纹处的太渊穴。

8,大肠经上的曲池穴、合谷穴 

      敲脾经 补脾虚                     

脾,主肌肉,脾在人体中央,可以说是一切的中心。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 。脾虚,上不能供营养,下不能排湿。

 

补脾------

1,敲击脾经 


架腿法,一般是将一只脚的脚裸压在另一条大腿根部上的坐法。因为脾经源自于足大趾里侧端的隐白穴,随后沿着小腿肚里侧正中心线上行,再进到大腿根部外缘,随后再进到腹部。而这一坐姿恰好能将脾经暴露出去,进而有利于推拿


敲打时要握空拳,使用掌指关节端自上而下敲打,适度用力,针对大腿根部位置的脾经敲打时可稍加用劲。两只腿最好同时敲,每侧敲击时间最好控制在十分钟左右,敲击的时间最好是上午,血气流注脾经之时。敲击的频次视自身的情况而定。如果敲打的过程中发现困扰,说明脾经上有阻塞的地方,这时可以用点按的方式对其开展按、揉等,将淤阻穴道连通,从而将整条脾经的气血顺畅。

2, 拉伸脚背页是打通脾经的一种方法。

拉抻脚背可以运动肝、胆、脾、胃4条经络,起到疏泄肝胆、调养脾胃的作用。脚背上不仅纵向由脚外侧到脚内侧顺序排列着胆、胃、肝、脾四条经络均至足趾端,而且有胆经的耳部支脉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四趾外侧端(足窍阴)。

坐着、躺着都能做,尽力绷紧脚面,像跳芭蕾一样,把脚背绷直,十趾尽力下压,大脚趾尤其要特别用力,因为大脚趾上有脾、胃、肝、胆四经汇集。

拉足抻足运动时如果仔细体会,能够感觉到脚外侧经络痛感从脚趾牵扯到足三里。

如果脾胃有不适或经络郁结,中趾和二趾会出现痉挛样疼痛感。

脚内侧脾经上的公孙穴及延伸向上一段会有胀痛感,只要忍住酸胀痛感,持续用力下抻足背,下压脚趾,比经络按摩还有功效。

   心气的增强

心是君主之官。统领着人体五脏六腑。

一般情况下,心不受任何邪气干扰,即使受到干扰,也是最后一个受到伤害的。

心脏出现问题,往往是循行心脏的经脉有问题所致。

肺经、脾经、胃经走心脏,肾经、心包经、胆经出问题,也会造成心脏病。

按摩心经的方法:

 1, 心经、心包经(点按、推、拍打):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心经是在前臂的内侧,心包经是在前臂的中侧,实际上按摩的时候可以两个经一起按摩,因为心包经是带心受邪,有心脏疾病都是可以通过心包经和心经同时按摩来减轻的,用掌根从上往下推局部的前臂,从肘关节推到腕关节,这是掌根推法。握空就是手稍微屈曲,前面是空的,这样轻轻的拍打,也是从上向下拍打;点按的方法就是用拇指点按心包经从上向下,心经可以用手点按,从上往下一直点按到心经就可以。

2,拍打手肘窝,有排心肺邪气和排毒的功效。手肘窝是心经、心包经和肺经三条阴经循行的部位,所以拍打手肘窝可以疏通三条经脉的气血,散瘀排邪。而且“心主血”,“肺主气”,心肺有邪,则气血不通,气滞血瘀,所以拍打手肘窝,可以行气活血散瘀 。

简单归纳:

强心---胳膊由上而下按摩或拍打或推 心经,心包经;     拍打肘窝

泻肝郁---揉腹;    腿由上而下敲胆经;    按摩肝胆经重要穴位

补脾---架腿敲脾经,由下而上;    拉伸脚背;    按摩脾相关穴位

宣肺---胳膊由上而下按摩肺经;   大肠及肺经相关穴位;   膻中穴

补益肾---后背的膀胱经+督脉+命门 

所有以上均在膀胱经上有相应腧穴(肺俞、心俞、肾俞、肝俞、脾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