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什库天主教堂,北京最古老的教堂之一(2022

 新用户8926AVU2 2023-02-01 发布于北京

在北京生活七十多年,西什库教堂没有去过,趁着今天天好去瞧瞧。旧时北京天主教共有东、西、南、北四堂,成为北京最有名的四大教堂。


1.西直门天主堂,俗称西堂,是历史最短规模最小的一个,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一个不是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教堂。2.宣武门教堂,1650年(清顺治七年),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将其建成一座20米高的巴洛克式大教堂。3.王府井教堂,三座圆拱形堡上立着三个十字架,俗称东堂。4.西什库教堂,前身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始建的蚕池口教堂,清咸丰十年(1860年)重建。


西什库教堂,在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1703年开堂,曾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北京最古老的教堂之一。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为黄顶琉璃瓦重檐歇山顶设计,庭内安放乾隆皇帝手书御碑两统,碑亭内侧则是四尊中式的石狮子,还有一对石供。




西什库教堂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建筑平面呈十字形,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尖端高约31米,曾是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历史可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名为救世堂。



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的势力与天主教会不断发生摩擦,清政府于道光七年查封蚕池口天主教堂,并没收了全部教产。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教会归还教堂的土地,同治三年,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原址建立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由于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悦,经过与罗马教廷和法国政府交涉,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由清政府出资修建新教堂,光绪十四年新式建筑正式落成。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西什库教堂成进攻的焦点,被义和团用火药炸毁的仁慈堂曾是庚子事变中的一个焦点。在当时义和团曾有顺口溜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1900年6月-8月,义和团曾长时间围攻西什库教堂。


1900年6月15日,由端王载漪所率领的义和团进攻西什库教堂。教堂中除法国教士、中外教徒3000余人外,还驻有40余名法国和意大利士兵,法意士兵很快与进攻的义和团展开激战。义和团使用穿屋火龙、炸弹、抬杠等火器向教堂发动进攻,守军则以快枪与之对战。6月17日清军也参加了进攻。义和团挖地道,埋地雷,4次爆炸,炸毁仁慈堂,炸死教民和儿童400多人,但教堂依旧顽强坚守。经半个月的围困,教堂内人员将作役用骡马和战马全部吃光,并开始食用院内的树皮和野草,驻守部队的指挥官和副指挥官及教堂主教陆续战死。


同年8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组建专门的解救队,才将轰动一时的西什库教堂事件告终结。(义和团围攻、教徒坚守、联军解围三段为庚子事件)庚子议和后由清政府赔偿出资重修损毁严重的西什库教堂建筑,形成了如今西什库教堂的建筑群。


教堂建筑的正面有三个尖顶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门之间雕刻有圣若望和圣保禄等四圣像。




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浪漫美丽,堂内的300根巨柱撑起的金色拱顶和80扇镶彩玻璃的花窗不禁让人联想到巴黎圣母院。



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内有正祭台和配台,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



玻璃花窗的内容,多为表现《圣经》里的人物和场面,所以也成为不识字人温习《圣经》教义的“课本”。这些花窗图案在教堂里随处可见的浮雕、绘画一起,变成“穷人看的书籍”。







在1958年“献堂献庙”运动中,西什库教堂上缴国家收藏的教会藏书,包括中、日、梵、德、英、法、荷、意、西班牙、波兰、希腊、拉丁、希伯来、佛兰芒、叙利亚、马来、大宛、藏、满、蒙等语种“摇篮本”早期印刷图书和一批稀见文献,被运出教堂移交北京图书馆收藏。



1985年,教堂修缮一新,更加光彩夺目,成为北京最绚丽的教堂。







从建筑功能上说,哥特式教堂可以满足宗教和世俗的多种功用,它所服务的是人。


作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虽然是一座教堂,却是为人而建,供人使用,自然而然地,受人欢迎和亲近,换句话说,它是属于老百姓的建筑。


除主体建筑,西什库教堂还有面积很大的附属建筑群,包括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及光华女子中学、若瑟修女院和天主教华北教区主教府,如今这些附属建筑大多都被其他单位占用,只有若瑟修女院还保留使用,位于教堂西北侧。


作为北京最大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每年圣诞节都有大型的教会活动,弥撒圣祭是天主教最祟高的祭礼!


美篇共赏,期待与您共勉,谢谢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