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高真的会命薄吗:沈从文九妹(下)

 民国女子 2023-02-02 发布于湖南

03平庸残酷的现实

沈从文结婚时,九妹21岁了,英语法语都学得拆烂污,出国留学的计划无从谈起,做个养活自己的女学者女作家也全无可能。
学业既然无望,女大也就当嫁了。
《围城》中急于嫁掉小姑子的刘太太曾抱怨说:“当初为什么教妹妹进女子大学,假如进了男女同学的学校,婚事早解决了。”
九妹念过的学校可不止女校,作为教师家属她借读的学校很多。她跟随哥哥去上海中国公学借读,也曾去青岛大学旁听相当长时间,不过也许变动太频繁了,不曾听说她有特别稳固的友情,也没什么浪漫的爱情。
是不是像小报上说的那样,“她以她的美丽和地位,常骄视一切”?
谢公偏怜最小女,“九妹在家中因为一人独小而得到全家——尤其是母亲加倍的爱怜”,性格有点娇气,也正常。
大概也不仅仅是娇气。
她自幼受宠,性格要强抗挫折能力弱。
当年乡下人沈从文进城,未必不自卑不恐慌,但他到底靠文字征服了北京,可沈岳萌呢?
15岁的她来到北京,基础薄弱,专业艰深,学费高昂,同学非富即贵,自己学业糟糕,二哥越是期许,自己就越发茫然。
她提笔写文,脑袋空空,拿起小说读,无非是陷入小说中描绘的感情世界幻景,没有文艺青年的才华底蕴,却有着文艺青年的性格弱点。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艾玛可谓有文艺青年性格但没有文艺青年内涵的典范了,“她爱教堂是为了教堂的鲜花,爱音乐是为了浪漫的歌词,爱文学是为了文学热情的刺激”,九妹“右手臂夹着一两本精装书时只怕也是因为那样站着很美。
艾玛幻想“爱情仿佛是一只玫瑰色的大鸟,只在充满诗意的万里长空的灿烂光辉中飞翔”;男人“无所不知,多才多艺,领着你去品尝热情的力量,生活的三味,人世的奥秘
九妹对爱情和男性的幻想大约也颇有相同之处,这让她的婚姻有点难。
1938年9月张兆和带着两个孩子从北平绕道香港去昆明,随行的是26岁的九妹。
次年3月二哥沈从文给给六弟沈荃的信里说九妹“中间或说点抽象话语”,有点自言自语,答非所问了,状况不算很好。
她的婚事,也令人尴尬,“即以婚事言,五六年前夏云对之极好,彼亦明知,至向其说及婚事时,则不允许。至今觉悟,则人无此耐心与兴趣矣。”
这个中原因,据说和一次失败的恋情有关,她和湘西青年刘祖春互有好感,对方因革命决然而去。
她开始沉迷于佛教,不过可能只是为了逃避生活,因为她并没有信仰而来的内心喜乐。
1941年1月,凭着哥哥的面子,九妹到了西南联大图书馆做职员,月薪一百元。
这份工作对漂着的九妹很重要,这么多年她第一次实实在在靠自己劳动获得一份可支配收入。
二哥从文也颇为欣慰,4月份他写给大哥的信中说:“九事作得甚好,望来个信鼓励鼓励她,通信处可写联大图书馆,当能收到。”
5月份他还在家信里设想过妹妹的未来:“九在此图书馆服务,事做得还称职,爱念念佛,无妨于做事。将来或得余有力量时,为之将石莲阁大加改造,使之住下亦可办一学校。”
如果一切能按照设想,那该多好啊。
沈岳萌的功课虽然不咋地,但是在顶级学校学了这么多年,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家乡,开个学校教教小学生不成问题。至于婚姻,既然能养活自己,大可一切随缘。
这个晚熟的女孩未必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一件偶然的事情摧毁了九妹的精神。
8月14日,联大遭遇敌机轰炸,新校舍宿舍、训导处、总务处、图书馆及教室等均被炸。九妹和同事们一起忙着抢救东西,等到警报解除,回到自己住处,发现房间已经被小偷洗劫一空,所有积蓄、值钱家当都未能幸免。
命运狠狠嘲讽了前一刻还奋勇热心帮别人抢救东西的九妹,摧毁了她。
此后,沈岳萌的精神状况日益恶化。
这时候的二哥不再是“若非每到危险思想来时想到九妹,我有十二个机会不活到这世界上了”的二哥了,他是小家庭的主人,是妻子的丈夫和一双儿女的父亲。
九妹沈岳萌成了二哥担不起的重荷,“若不变更生活,她未必真疯,我却只有气而且急,终至于死!--这么下去既救不了她,却只有毁了我和孩子。”
沈家兄弟的父母均已过世,六弟沈荃在打仗,大哥独留老家,拖了两年,沈从文请同乡严超护送九妹回沅陵。
这对兄妹至此再没有相见过。
沈岳萌回老家后,故乡的山水并没有医好她的创伤,依然时不时犯病。
再后来,她跟着泥水匠莫仕进过日子,至于是私奔还是失踪,现在也无人说清了。1947年,她生下儿子莫自来,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再后来,那场人为的大饥荒席卷全国,曾经揣着法国梦的姑娘饥寒而死,一如许许多多无人记起的百姓。
04余音袅袅在人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写过《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设想过莎士比亚的妹妹和哥哥具备同样的才能,也和哥哥一样到伦敦闯荡,如何如何。
这当然是假设,同胞兄弟姐妹禀赋不同,喜好不同,是人生常态。
沈家表侄黄永玉说:我们那个小小山城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
沈宗嗣怀着将军梦走出去,给儿女留下一个破败的家;沈从文怀着文化梦走出去,成了进城的大作家。
沈岳萌呢?
她随母亲去北京投奔兄长的时候,懵懂中还不知道:留在原地的路已断了,向上攀登的路是难的。
她好奇忐忑地来到大城市,又痴痴呆呆被送回老家,就像做了一场转瞬即逝的梦。

如今她的后代平常而普通地生活在沅陵。

(中间的老人是九妹的儿媳凌管珍



 
作者:刘洋风:爱生活,爱写作,寻寻觅觅,迷迷糊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