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趣谈: 改(329)

 书虸 2023-02-02 发布于山东

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图片

图片

汉字趣谈: 改


'改'(gai3),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改'字,是由'子'(一个似跪着的孩子)+'攴'(手持戒尺或教鞭)两个字符所组成的。会意用戒具惩戒犯了错的孩子。数千年来,古人一直遵守'棍棒教育'的理念,所谓'棒头出孝子,筷头出逆子'。

《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隋。' 意思是:单纯的抚育孩子,而不严格的管教孩子,是父亲的过错。教的不严,是老师懒惰,没有尽到职责。怎样才算是尽到职责呢?那就是对犯错的孩子必须施加惩戒。

'攴'就是老师手持戒尺或教鞭抽打跪着的'子'(孩子)。一边抽打,一边叨叨:'不打不成材'!通过惩戒,使犯错的孩子记得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过错。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将金文字形中的'子'误写成'己',隶书在小篆字形的基础上把'攴'改写成反文旁(攵),楷书由此写成'改'。

'改'的本义是用戒尺或教鞭惩戒犯错的孩子,让他改正错误。因此'改'有改变,更正义。《荀子.臣道》:'故因其惧也而改其过。'成语有'改弦更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还延伸指修正。如'改作业'、'改小一点'等。

[注意]更,改。'更'除了有改变的意义之外,还有'调换'、'交替'的意义,而'改'字却没有此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