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竹枝词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思考(转载)

 天山一剑图书馆 2023-02-02 发布于江西

编辑部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7-18 07:52 发表于湖南

关于竹枝词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思考

罗 杰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摘 要] 近30年来,对竹枝词的研究开始成为热点,但总体来说,研究视域仍局限于对竹枝词的民俗学、城市文化价值、民族史志材料的分析为主,对竹枝词文学审美性的深层次挖掘和探究并未得到拓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视角来看,竹枝词中涵盖了从唐到民国时期的异国异族形象,包括少数民族形象、都市文化形象、西方形象、近世女性形象、异域形象、学生形象等。文章在梳理这些形象在中国风土诗歌中形象演变的基础上,厘清竹枝词中各类形象生成的根源,分析其跨文化交流的心理诉求及底层书写,探究出一条与竹枝词相对应的审美话语体系,从而建构起中国文学地方书写中他者视域下的审美认同。这在研究视域上深入拓展了比较文学层面上的竹枝词研究,动态地呈现了竹枝词的审美意识体系。

[关键词] 竹枝词; 比较文学形象学; 他者视域; 审美话语; 对话美学

竹枝词是一种承载着异质文化碰撞比照元素、跨文化交流诸多影响因素和异国形象及其审美意识的文学样式,是一种富有民族风土信息的文学载体,具有“采风”“纪实”的聚合式文体功能,强调微观视角、地方书写与底层书写。竹枝词最初作为吟咏地方风土的流动书写形式,这些审美功能使得竹枝词被文人广泛运用来书写和建构民族形象与边夷景象,也因此具有了适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特质。除了是作为民族形象的文学载体,其在近代转型过程中还承载着中国都市文化形象、外国人形象、西方政治形象、异域形象、假洋鬼子形象等。

作为审美形态的竹枝词,唐宋以降,在竹枝词中的民族形象开始生成,大致呈现从边夷想象转向族群形象的认知,从学人原生采风式到体系性族群书写的流变。历代竹枝词中书写了民族形象、海外形象、女性形象、城市形象的题材、主题呈现出异域的审美想象和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倾向,文人以竹枝词的范式书写了中国社会多层面的生活细节、民族风俗、审美意识等,代表着对异质文化间交流的守望,同时也因为社会意识形态随着朝代更替时社会文化的变迁而被不断重叙和想象,竹枝词也蕴涵着对中华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审视。对内在的民族形象、都市文化、社会转型的审美建构与向外书写了西方智慧知识、西洋人形象的审美想象,在文学文本中形成了复杂而多维度的“民族形象”,形塑成独特的审美文化生态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更成为窥探中国形象演变的文学镜像。如果仍以当下的研究视野来审视竹枝词,它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是低微的,从时代学风与庶民文学独有的理论价值思考,可尝试借鉴比较文学形象方法来廓清竹枝词研究新思维。


一 理念回归:竹枝词作为比较文学新视域

研究竹枝词观念转型的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有更多的比较文学意识或世界文学视域,时代更新与文学观念更替必然驱使我们对竹枝词此类中国传统文学价值的研究与反思,在研究视野与思维模式上能够体现出代际跟进。正如王向远先生所言:“研究国别文学的民族特色或特性,必须采用宏观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否则,所概括出的所谓'特色’常常是某些'突出现象’,而不是他国缺乏、唯我独有的真正的'特色’。”[2]可见中国比较文学的民族性首先是因研究视野的宏观性决定的,不能简单地用传统文学研究词的价值标准与考察方法来衡量竹枝词等中国风土诗歌的特色,而是在审美维度中来思量竹枝词的独有特色。竹枝词中呈现的内容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学不同,竹枝词更多地是系性较强的地方书写与流动书写,在社会转型时期更快适应了受众消费心理,体现出了较鲜明的平民审美意识。竹枝词中既有著名文人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杨维桢、朱彝尊、杨慎、董伟业、王士祯、孔尚任、林则徐等,也有众多不知名的地方下层文人。书写者的身份与社会地位的多元化,也形成了竹枝词文人群体,在创作上呈现出诗经“采风”传统意识,他们的审美意识会投射到竹枝词中形象的生成上。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竹枝词却独具整合多种文学样式的精髓,体现在主题方面有力道开拓文学疆域后反映边夷景象的民族竹枝词,有开埠后都市商业文化气息浓重的城市竹枝词,有体现在“西学东渐”思潮下渴求西方知识的海外竹枝词,有表述视角转换后记述妇女生活文化的女性竹枝词。体现在书写转型方面有羼入小说中的竹枝词,有作为都市商品消费文化兴起后的竹枝词,有以西湖文化圈为主题书写的竹枝词,有跨文化交流后对异域新奇新闻的书写,有文学竞技后兴起的地方掌故书写的竹枝词,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较明显的竹枝词文化承载的多重审美意识结构。近年有学者朱易安专注“竹枝词及其近代转型”的系列论文,但是作为竹枝词的比较文学宏观问题,仍可作必要的探索,希望在竹枝词的发生学上能够区别出它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学在审美意识上的差异,体现出原创性和个性化见解。


视野的拓展与观念的更新是在思维模式上的突破,研究竹枝词必然汲取其他学科的方法来替换现在的学术视野。近十年来,随着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王利器等编《历代竹枝词》、丘良任等编《中华竹枝词合编》的问世,竹枝词作为承载着地方书写研究异军突起,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总的来说,仍以对竹枝词的文献整理和总括还原为主,多数从社会文化史领域切入,深层次的挖掘和整体上的研究仍留有一定的空白点。在竹枝词研究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者,通过撰写有关竹枝词研究的高层次论文、专著、博士论文而在学界立足。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上海师范大学朱易安的《清代中期竹枝词的市井化趋向及其意义》(复旦学报,2017年01期)、《论清代竹枝词创作范式转变与地位提升》(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02期)、浙江大学叶晔的《竹枝词的名、实问题与中国风土诗歌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11期)、朱秀敏《清代湖南土家族竹枝词的创作特点》(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03期);博士论文有:周建军的《民族文学视野下的竹枝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孙杰的《竹枝词发展史》(复旦大学,2012年)、吴玲玲的《唐宋西南竹枝词及其地域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近代竹枝词转型与都市文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专著有:贵州师范大学严奇岩的《竹枝词中的清代贵州民族社会》(巴蜀书社,2009年)。


从近十年竹枝词研究的现状来看,多数论及竹枝词起源发展演变、近代转型、民俗风情、社会文化、性别文化,他们都是从中国传统诗学领域来研究竹枝词,擅长对竹枝词的宏观把握和具体词作作静态审美阐释,或是从都市文化角度进行挖掘,或涉及竹枝词的中国传统文学价值。但是对竹枝词词人词作词事及异国异族形象生成的文学生态环境的考察,与竹枝词文人跨文化交流心理诉求及多民族文学文化融合下形成的特性的整体考察较少,忽略了竹枝词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关系、异质文化间的互动影响,同时也未能及时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时代递变和研究者思维的代际演进。


竹枝词中的异国异族形象作为弱势边缘性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文学的载体,折射出层面背后的跨文化交流心理诉求需要考察,以求社会总体形象的整体方法研究,重点是研究竹枝词中的异族异国形象缘由什么样的书写而生成此类形象的审美意识,以及此类文学形象因竹枝词的流传在民汉、东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当书写者以跨文化交流的心态来书写社会总体形象时,其隐喻指向了社会总体形象产生的审美文化语境,即竹枝词是作为一定审美文化的文学文本,这源于书写者的多重身份及在空间移动时形成的文化认同。严格意义上的竹枝词有两万多首,它与唐宋词等的数量大致是一样的,同理它们的研究价值是等量的。在近代出现了的海外、异域、民族、西洋新事物等题材的竹枝词,是晚清民国时期竹枝词适应了“西学东渐”思潮的重要反映,实则上是书写者在审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时的文化觉醒;民族形象、底层生活、城市文化、西洋文化、报刊广告、学生新人、科技气息、革命维新、政治金融、医院教堂等类型题材的大量涌现,直接体现了近世文学在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生存手段,书写者全知视角与书写权下沉,将审美视野广泛地触及到社会各层面。在本质上,竹枝词中书写与建构出来的多重形象是一种审美文化现象,是历代竹枝词文人审美意识演变的集中体现。


在比较文学形象意义上的“民族形象”,竹枝词中的异族异国形象是一个整合和统摄了众多审美形象的概念,它是从唐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在审美意识上对自我与他者感知的形象传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作为研究方法上的竹枝词。竹枝词中的异族异国形象集中地呈现了自我与他者的对话美学,以最为微观与全知的视角,将地方知识、西方先进文化知识、中国社会转型等在竹枝词中投射,展示了中国文学的平民审美意识和底层书写。因此,竹枝词的研究,可以尝试借鉴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书写者

总之,从综合创新能力考量,还应对竹枝词异国异族形象进行对话美学建构,立足“他者性”视域下竹枝词文本的角度,在文本内部与词人、文人的社交网络、读者大众的接受心理关系中建构美学对话,因竹枝词书写者在“他者”塑造是对“自我”特性的对照与审视,从读者接受心理的角度尝试更换研究的角度,让其进入更宽广的审美心理时空,以此可完整揭示竹枝词异国异族形象蕴涵的实际价值。最终是经由对话美学让读者更好地阅读竹枝词中异国异族形象的审美内涵,以及知道这些异国异族形象在中国文学文本中的演变及影响,更进一步来说,如能从这些异国异族形象身上了解到中国文人审美意识的嬗变,不失为学术新视野。

[参考文献]

[1] 叶 晔.竹枝词的名、实问题与中国风土诗歌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2014(11):145-164.

[2] 王向远.从宏观比较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J].河北学刊,2009(4):124-129.

[3] 罗 杰.比较文学视域下竹枝词中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书写[J].中国比较文学,2017(2):158-167;177.

[4] 杨慧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J].复旦学报,2012(1):44-48.

[5] 宋炳辉.对话与认同之际:比较文学的人文品格与当代使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1):116-119.

[6] 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97.

Thoughts on the study of the image of Zhu Zhi Ci Comparative Literature

LUO Jie

(School of Humanities of Wenshan,Wenshan663000,China)

Abstract: In the pas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