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亿从乌克兰买回青海湖号,航速跟不上航母编队,钱花的亏了?

 退休老头吴工 2023-02-02 发布于河北

我国花了1.5亿从乌克兰买回一艘3.7万吨级的半成品大型补给舰,不过从买回来之后,一直都有人说,这艘船买亏了,航速只有16节,连我们的航母编队的速度都跟不上。那么难道说我国真的花了冤枉钱?

文章图片1

我国从乌克兰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这艘补给舰,就是青海湖号

在我国刚刚购买这艘补给舰的时候,这艘船还只是一艘半成品,并不是完全建造好了的。还挺有意思的,瓦良格号是半成品买回来的,当初乌克兰想要卖给我们没卖成的乌克兰号巡洋舰也是未完工。

文章图片2

我国为什么要购买这样一艘补给舰呢?其实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可以说还是一穷二白,是靠着我国不懈地努力才走到了今天的辉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那个时候只有两艘老式“太仓级”补给舰,但是只能携带一些食物淡水燃料,弹药补给完全就没有。

文章图片3

而在那个时期,正好我国专家正在乌克兰造船厂考察,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发现了这么一艘补给舰。一艘由油轮改装成的“费得科级”补给舰,但是改装只进行了一半,就停滞了,一直都放在那里。

文章图片4

我国专家仔细观察了这艘补给舰,发现这艘船的动力系统已经安装完了,就差船身和一些电线和管道还没有完成。但是从很多细节上都能看出来,这艘补给舰各方面都要比我国当时的补给舰强上很多,所以就大力推荐我国海军来购买。不过,购买这艘补给舰的过程并不简简单单就是买回来这艘半成品的船而已,还有很多其他的曲折。

文章图片5

这艘半成品的补给舰因为是从民用油轮改装的,所以当时也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毕竟还没有改装完毕,说是一艘民用船只也可以,所以交易进行的还算顺利。但是,有道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凡事都有个两面性。

文章图片6

当初购买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就是因为那是一艘完工90%以上的大型舰艇,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从中作梗就没有购买成功。这次购买这艘半成品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有这个好处,就有坏处:很多船上的关键技术设备也都没有安装,缺少了不少设备和零件。

文章图片7

但是我国购买了这艘半成品肯定也不能就这么样就使用啊,肯定得继续改装升级。所以当时我国就做出了应对,马上就派了专家团去了俄罗斯,跟俄罗斯商量购买补给舰上的设备。同时另一边也开始着手把这艘补给舰运送回国的事宜。

文章图片8

幸运的是,两方面的进展还都算顺利,最后这艘半成品补给舰抵达了大连造船厂,经过大连造船厂的努力,最后这艘补给舰交付服役,命名为“青海湖号”。满载排水量3.7万吨,能装2万吨燃料,2000吨食品和淡水,最重要的是,这艘补给舰终于可以满足弹药补给的需要了,能装载2000吨弹药。弥补了我国当时在这方面的空白,更是当时我国海上最大吨位的水面舰艇——“南仓级”唯一的一艘舰艇。

文章图片9

但是可能还是因为是民用油轮改装而来的原因,动力系统也是受限,再加上那么高的吨位,所以航速一直都不理想,只能达到16节。速度完全跟不上其他舰艇,所以也因为总是被人说是花多钱、买贵了。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文章图片10

不但没有买亏,反而是有赚也说不定!

之所以这么说,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就是补给舰的定位,并不是一线的作战舰艇,并不需要那么高的航速去跟上其他的作战舰船。作为一艘没有作战能力的舰艇,在战时还是大多都在后方的。需要补给的时候,也都是战斗舰从一线撤回到后方进行补给,没有这边打着呢,那边就随着打随着补给的。所以航速这个事情本身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文章图片11

而第二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时购买这艘补给舰的时候,乌克兰还附送了图纸。当时就是青海湖号连同着好几吨图纸一起到达的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厂也是根据着图纸完成了补给舰的后续建造工作。

文章图片12

同时,这些技术也留在了我国,为我国后来的海上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后来自行设计建造了2.3万吨级的903型补给舰,专门为岛礁设计的补给舰904,还有4.7万吨级的901型大型补给舰,实力上已经不输老美的补给舰了。

文章图片1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早期的技术积累,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所以我说这艘船还是买的值的。现在,青海湖号虽然已经因为跟不上航母编队退役了,但是它曾经带了的贡献我们都将永远铭记。

文章图片14

那么你们觉得我国这艘半成品补给舰买得亏了吗?不妨把你的看法留在评论区里,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