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养生心法: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木子的书包 2023-02-02 发布于山西
文章图片1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话是古代圣贤们智慧的凝聚。意思是说一个人安静淡泊,不贪图名利私欲,气血和顺,精神饱满,心理健康,病邪又哪里能侵害你呢?

“精神内守”是方法,“恬淡虚无”是心态,“真气从之”是结果,没有病是目的。在恬淡虚无心态的基础上,用精神内守的方法体悟,真气从之就是自然的结果。当你的精和神都特别足的情况下,你就可以淡定,就可以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一旦达到这个境界,真气就可以从之,真气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运化和收藏,就会像阳光一样,会扫去所有的阴霾障碍,这样病还从哪儿来呢?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八个字可谓是中国古代所有修炼身心方法的密码,更是站桩养生的心法要旨。

文章图片2

恬淡虚无就是一种平和清静的心态。恬淡,安静,内心平和;虚无,思想上没有杂念。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这是练养生桩必须要遵守、要达到的首要要求。

古人云“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德经》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讲:“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淡泊宁静能够让人正气健旺,从而对抗外邪侵袭,维护健康。

《太上老君养生诀》则具体指出:“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万物扰心,神岂能安定?去六害养心神,确为古人的经验之谈。

《红炉点雪》则强调说:“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

益州老人曰:“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乱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则心君泰然矣。心君泰然,则百骸四体虽有病不难治疗。独此心一动,百患为招,即扁鹊华佗在旁,亦无所措手乎”。

文章图片3

《内经》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大成拳养生桩不仅是健身治病的运动,也是一种修养的功夫。心境怡悦,情绪稳定,可以提高练功的效果;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影响站桩入静和应有的疗效,所以要不断提高自己心性的修养。没有平时的修养,没有对恬淡虚无的深刻认识,不懂得少思寡欲,那么心性上就起不了变化,修养也得不到提高。

“形而上谓之道”,要想达到“真气从之”,首先必须要清心寡欲,心情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保持恬淡虚无之状,当你虚静放松,呼吸自会匀细绵长,此时体内和气四达,升发于腠理之间,邪气无所滞留,气机宣畅,强身健体,增益寿命。古人说:“身心无为而神气自然有为,全身气机活跃,经络畅通,精自化气,真气由是而生矣。”

有了“恬淡虚无”的修养,就有利于站桩时的入静。大成拳养生桩的入静,应“无思无虑、物我两忘”,王芗斋先生说:“虚灵独存,悠扬相依,绵绵如醉也如迷”。在站桩过程中,虽然有许多形意上的要求,但排除杂念,全身放松、凝神入静却是很重要的。所谓杂念,就是在大脑中被动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念头,排除杂念是入静的先决条件,杂念越少入静则越深。

当你虚静放松,没有那么多念头、思想、情感、欲望、和各种烦心事涌动围绕时,清静之神不受扰乱,则心地坦然,心情愉悦,这就给入静创造了良好条件。假以时日就能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虑、过去不追、现在不想、未来不思、一心清净、心不散乱、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

文章图片4

需要要强调的是,不管在站桩中感觉如何,切记保持松静、舒适和自然,让身心沉浸在轻松舒适、清静无为、恬淡虚无的状态之中。神内守

“精神内守”就是“精神”不要外泄,精气和神气都留在体内,留存于五脏六腑之间,并与天地与大自然生息相处,这就如同达到“正气内存”的境界一般,那病还会从哪里来?自然是“邪不可干”!

“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是相对应的。只有少私寡欲,精神才能守持于内。只要做到“恬淡虚无”,我们身体里的真气就会越来越强;只要做到“精神内守”,神不外驰,能使人气血和顺,阴阳协调,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就足够强大,疾病对我们就无从下手。

养生之根本,不在养形养体,而根在养神养心。《西畴老人常言》“学以养心,亦所以养身,盖邪念不萌,则灵府清明,血气和平,疾莫之撄,善端油然而生,是内外交相养也”。养内就是养外,根本健则枝叶自无问题。心为身之主宰,神之凭依;舍此心而不养,只事形体之健,无益也。

文章图片5

“神明则形安”,历代养生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养生四要》说:“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神”主导,养神即是养心。“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自炼心始”。

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故养生莫要于养心。天玄子曰:“养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心广所以容万类也,心正所以诚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静所以绝攀缘也,心定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

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神全。所谓凝神,即是心神集中专注一点,不散乱,不昏沉,保持思想安静与精神集中,在此基础上出现头脑清醒,保持精神专一,轻松舒适的状态。

“精神内守”具体到大成拳养生桩则为“凝神定意,默对长空”。在道家和医家叫做“守神”。守神即是精神进入专一状态。庄子说:“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只有“精神内守”才能“形与神俱”,整天魂不守舍,心身分离,怎么可能“形与神俱”呢?

文章图片6

王芗斋先生在《站桩漫谈》一文中阐述说:“锻炼时,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内要清虚空洞,外要中正圆和,同时要脱换一个心目欢喜的状态,洗涤一切杂念,扫除一切情缘,寂静调息,内外温养。怎样才能凝神定意呢?要使意念如洪炉大冶,无物不在陶熔中,并尽量吸收一切杂念,来则熔之,不久杂念自可消除,倘若故意拒绝杂念,则一念未去,万念齐来,精神分散神意外驰,就不能做到意定神凝。”

站桩的过程中,始终要求“身形中正”,这个“正”字,其实也是有奥妙的。王芗斋先生说:“正头、正身、正已、正人,守正应正心,心正得诚真,正人君子之为,所求由正入”。站桩就是要人身如桩“不动”,心如桩“不摇”,身正则气顺,气顺则心宁,心宁则神不外驰,大成拳站桩通过正身正气以达“正心、养心”,使精神格守于内,以恬淡之心寂然观照,精气神气自然在体内相互留恋、和合。

大成拳养生桩的核心是松静,目的是启动人体的先天功能。先天功能启动,后天躯体自然跟着发生变化。有些人站桩多年无甚成效,错不在桩架,而是迷于自我意识的执着。在练法上,虽然因病设式之分,但都应以松静自然为准则,只有在最自然的状态下,站桩者才可能真正地放松身心,渐渐启动人体先天功能,这时身心必然发生明显变化,这就给凝神入静创造了好的条件。初步入静多表现为心气平和、情绪安定,精神集中,杂念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也相对减弱;进一步锻炼,思想更加净化,主观上只有一丝息相,绵绵密密,心息相依,心神宁静,意念专一;入静进一步发展,则自觉恬淡虚无,万念皆空,清静无为。

初站不识桩之味,久站自成桩中人。如此日积月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使得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虚灵独存,精神内敛,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能继续坚持不懈、积功累德,不但渐渐内外如一,浑圆贯通,而且能够改变身心,颐养真气,使筋肉不炼而自炼,神经不养而自养,气血得以流畅,新陈代谢得以加强,疾患得以消除,收“有意练功、无意成功”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