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怨武:治湿,不要盯着湿,要养正气

 昵称65820384 2023-02-03 发布于河南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Image

治湿,不要盯着湿,要养正气

我有个朋友是个武术家,他是北方人,从小就练武,每天都要练功几个小时。

后来到岭南定居,岭南这个地方练功容易挥汗如雨,出现一种“得不偿失”的情况。

练功出汗时,毛孔是张开的,这时湿热很容易进去。

虽然运动的方式可以排汗,但是有时候是在户外练功,或碰上阴雨天,或者大太阳天,湿热就很容易跟着毛孔进入体内。

如果这个人先天根基不足,那么营养物质的支撑就是不够的,刚好这位武术家朋友小时候生活困难,长期吃不饱饭,所以他练起来是有点耗气伤津的,就是我说的“得不偿失”的情况,没有把气养住。

我给他把脉的时候,他的脉是软塌塌的,不像是练武的人。

以我十几年临床来看,练武的人或者运动员,因为长期锻炼加上先天的底子好,脉大多绵延有力。

我看过一位先天好的老人,他有“六阳脉”,就是两手寸关尺共六部,都有神有根,脉象绵延不绝,柔和、有力且有根,而不会软趴趴地塌下去。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还能出差办事、开会,精力十分旺盛。

所以我觉得这个朋友的脉配不上他的体格。

当时给他建议说,你可以尝试一下练完之后喝瓶藿香正气口服液(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书文章涉及的药物和药方),把进去的湿气散一下,接着再喝一两瓶生脉饮口服液,敛气收津,把气养住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 处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

生脉饮最早出自于唐代《千金方》,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的主要成分人参10、五味子10、麦冬20。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因为练功的话,你打出去的力其实还有一个反作用力,有时候也会伤到筋骨,所以我又给他开了个壮筋骨的药。

Image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再把脉,他的脉就全部起来了,特别神奇。


他本人也这样对比过自己的脉,明显感受到,前后的两种脉象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了,练武之人本身经络就很通畅的,所以吃药效果就比普通人要好,补路上没有痰湿阻滞,一下子就补到位了,见效很快。

其实不仅练武术能让经络畅通,其他锻炼方式也一样。

你去健身房弄了一身汗后,喝什么都没太大用,不如一瓶生脉饮(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书文章涉及的药物和药方)好使。

我们要去湿,因为湿热久了,会消耗人体的身上的正气,同时你也要补正气,才能真正去湿气。

当我们见到湿气的时候,不仅要盯着湿气,要盯着的是正气——气阴有没有损伤。

Image

气阴有没有损伤关键就是看有没有大汗淋漓,大汗淋漓后有没有出现精神疲惫,如果有的话,下一次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补气阴,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方子就是饮用生脉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