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一书中提到穷人为何而穷的原因:他们并非是因为单纯地缺钱,而是因为缺钱导致了有限的注意力带宽被占用,从而丧失了提高心智和决策力的机会。 这些年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顿、诱惑、迷茫、愚蠢的时刻。 困顿的是:是一味的追求短期利润,还是长线经营赢得口碑。因为我不确定,我创业能坚持多久。 诱惑的是:总有人告诉我让我投资一个个的项目,但是有的项目我知道我自己不适合或者说能力跟不上。 迷茫的是:有的时候觉得保守经营的选择不错,有时候又认为应该要跳开自身的局限。采取进取一点的经营策略,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愚蠢的是:在经营上做了错误的决定,如果能推倒重来,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愚蠢和如此的错愕。 经营公司的这些心理状态,不就像人生中的每个似曾相似的时刻吗? 经营一家公司的策略或许和经营人生有着异曲同工之感。 想要让这家“人生有限公司”实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就要建立你的核心优势,打造人生护城河。 作者借用了股神巴菲特提出的“护城河”概念:判定任何特定公司是否具备竞争优势在于它是否拥有宽广的、可持续的“护城河”。 该理念同样适用于人生: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家公司,想要经营好这家公司,就要挖掘并打造宽广、可持续的个人核心优势,建立人生“护城河”,将竞争者挡在“城外”,才能确保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最大限度地活出自己。 拥有长线思维 我们总是关注眼前的事,每天筋疲力尽却不知道忙碌的意义。一旦想到未来两年或者未来五年的生活,就会深深的陷入迷茫。 我们总是对尚未发生的问题殚精竭虑,却对于未来要发生的风险视而不见。 短线思维的方式在我们身边无处不见。我们要获得即时的收获、我们要获得轻松的快感、我们要马上看到成果。 这种短期的即时性思维,让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无法为未来考虑的更长久。人类与身俱来的缺陷决定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总是当下、即时的短线式思维。 可实际上世界已经变化的越来越快,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知道自己忙碌的意义。 长线思维让自身清楚,我是为什么而努力、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我今天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服务于未来自己的长远目标。 哪怕我近期有一个小目标,都是为未来的大目标而服务。 长线思维,不会因为当下的迷茫而影响对整个长期目标的规划。长线思维让你永远处于脑有所想、手中有事、心中快乐的状态。 清晰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会让选择本身变得简单起来,如果能够确定自己长远的目标。或许会发现你还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从平庸变得合格,从合格变得优秀,从优秀变得受人尊敬。 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培养自己着眼长远的能力,找到最值得去做的事,并坚持下去,投入最多的资源去努力。 不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迷惑,牺牲掉长远的利益。 选择正确的人生商业模式 人生的商业模式可以理解为:怎样获取更多的优势资源,同时积累了这些资源之后,再扩大自身的优势资源。 人生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赚钱模式”,它大体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无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只能卖一次,且只能卖给一个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种商业模式,即被人雇佣,出卖时间(或技能)。 第二种,有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可以卖很多次,且可以卖给很多人。艺术家大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种,花钱卖时间。企业家和创业者们都属于这一类。他们不是首席执行官,他们是首席打杂官。 第四种,花钱买“厉害的人”的时间,价值投资者属于这一类。既通过资源产生资源。 正确的人生商业模式就是在“被雇佣”的模式外,再选择一种商业模式,即在“艺术家”“企业家”“投资者”三种商业模式上选择一个或多个,并重点投入。它将决定你未来十年,甚至更远的人生。 罗振宇的《逻辑思维》就是典型的将同一份时间卖出很多次的例子,写作出书也是同样的道理。 等待发工资来解决生活所需是我们职业起步时的状态,也是年轻大学生刚刚进入社会的常态。 但不要让它成为整个职业生涯的常态,运用长线思维,把眼光放远一些,利用闲暇时间尽早孕育财富,尽早实现财务自由,才能让自己未来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越走越有希望。 做边际成本递减的事 想要在“8小时”之外获得可观收入,在经营自己的人生商业模式时,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再浪费自己的时间,尽可能用自己的时间去做那些能使边际成本递减的事,而不要做那些边际成本固定甚至会增加的事。 在经营公司的角度是,利用一次投资来获得持久的收入。而不要因为后来持续的顾客,而需要不停的增加成本。 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以相对固定的成本,去服务更多的人,来获得边际成本递减的效应,这也是互联网经济的根本秘密。 比如说,写作就是一件具有边际效应的事,你每写一篇文章的时间是固定的,无论你的读者是100人还是10万人。 随着文章的积累,写作水平的提高,知名度的扩大,你还可以出版图书,获得版税,吸引更多关注。 这些都是让你的边际成本加速递减,边际收入加速提高的事。 边际成本固定甚至变大的事情从长远来是不划算的, 就好像我开的一家家的店,因为你想要这家店有多少产出,就得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由于选址或其他因素,你投入了很多精力也未必会获得预计的产出。 一成不变的工作,不会让你的技能得到提高,你只是在拿时间换钱,当有一天你的体力和精力开始走下坡路时,你的收入也会随之下降,甚至还有失业的危险。 看起来稳定的工作,却是一条越走越窄,越走越险的路。 正确的做法是在固定工作外,选择一件边际成本递减的事业或职业,它应该是一个“窄门”,甚至是一条多数人都不看好的路,但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有希望,它会让你终身收益。 找到自己的真正优势 我们都听说过木桶原理:一个木桶所能盛放的水,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句话用于人生时,同样强调人生由你的短板所决定。 然而这个原理很荒谬,因为同一件事上,有天赋的人一定做得更快、更好,你在自己的短板上就算花费再多的精力和努力,也很难超越在这件事上有天赋的人。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优势。我们不可能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取得成就,更不用说那些自己根本无能为力的事情了。” 与其费尽心思去补短板,不如把人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优点上,找到你的优势,并不断努力、不断精进,将其发挥到极致。 前面我们提到,要像经营公司一样去经营你的人生。假设每个人的人生是一个持续70-80年的独资私营公司,那么这家公司首要考虑的就是永续经营的问题。 而永续经营就是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最擅长的。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腾讯在移动社交不就是最常见的例子吗? 我们应该不断回头审视人生,不断总结过去,尤其要问自己:是什么样的事情,总是在人生的“低潮期”带给你力量,带给你转机。 当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优势,找到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那件事,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才能把它坚持做下去。 每日坚持 改变自己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朝着正确的方向,每天努力一点点。 很多时候我们没能达成愿望,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因为太过焦虑而迷失。我们贪多求快,妄图以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一旦结果与预期不符,就陷入更深的焦虑中,循环往复。 毛姆曾说过:“任何一把剃刀都有自己的哲学。” 毕加索曾说过:“生活的目的就在发现你的天分,生命的意义则在将你的天分贡献出来。” 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判断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一定会相信自己是愚蠢不堪。”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更不要妄图把自己的生活变得和别人一模一样,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事,并将其经营下去,努力去达到它的上限,甚至超越它。 每天做一点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情,坚持下去,就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比如跑步、比如阅读、比如写作、比如画画,比如拍照...... 改变自己只有一个秘诀,就是坚持下去,哪怕每天只跑10分钟,每天只写1000字。 对于自我提升来说,高频小量远胜于低频大量,把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找出来,最好每天坚持下去,因为你的一生恰恰是由你每天所做的事所定义的。 你把时间花费在哪里,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人这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当死亡来临时,你突然发现自己从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过。” 人生有1400000000种可能,每一种活法都会精彩。 保持谦卑、保持好奇,喜爱阅读之事,常怀思考之心。 期待与爱阅读、爱思考的朋友共同交流 |
|
来自: 昵称8157200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