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成长论》——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

 陈律师读书 2023-02-03 发布于新加坡

一个国家,只有它自己所积累的流动资本完全能够在商业或农业方面进行一切有利事业的时候,才是真正繁荣的国家。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民掀起来了一股创业的热潮、草根创业、大学生创业,无数心怀梦想的创业者走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随着创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明显感受到小公司做成“独角兽”的机会越来越难,机会越来越少,创业的格局固化比之前更为明显。

残酷的事实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做成一个“独角兽”企业,难上加难。因为已经不再仅仅是依靠机遇就能成功的时代了。

人们清楚的发现一个创业项目不再与过去相似,现在的创业项目门槛越来越高;依靠资本的越来越频繁;产业竞争的节奏越来越快。

在我自己长达7年的创业时间当中,我能清晰的感受到整个创业市场的转变,不仅仅是经济大环境和资本的影响,更是创业机会和模式的新一轮变化。

我时常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进行深度构思,创业的本质是思维的实践,是关乎成长性思维的构建,是对自己经营项目的深层次理解。

在创业之前必须明确:项目的外部机会在哪?项目的内部能力是什么?自己做这个项目的意义?

公司的成长性思维

企业发展的本质是为了创造财富,创造财富需要打破企业现有的业务逻辑结构,用新的结构或者路线来提高效率。

如果需要做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事业,而不是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赚钱本身,那么我们需要构建起公司成长性的底层思维。

首先我们选的创业项目必须处在高速成长的赛道当中,主要体现为行业本身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另一个是行业整体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其次,企业家对于生意模式的选择需要具有深度的思考能力,四年前我接触到真格基金的一位人士了解到一段至今印象深刻的话。

一家企业的高成长性,来自企业家利用自身深度思考的能力对企业模式的构建,就像做同一个生意就有人做出不同的商业结果。

有些企业家可以通过思考预判未来即将出现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组合,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之前提早做出预判并进行逻辑优化。

最后是,企业家的高度执行能力,企业家具有深度的预判和思考能力之后,最重要的是将思考能够落实到位,通过强有力的机制来执行企业的每一个落地效果。

资本对企业的助推作用

有人说资本是毒药,有人说资本是砒霜。在市场上有从来都不融资的“老干妈”,也有绞尽脑汁挤进资本市场“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

因此对待资本的态度不仅仅是资方的问题,更是企业经营者自身的问题。资本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1.系统的解决公司经营正规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很多企业在初始阶段,会出现一个人身兼多职,又是大股东又是财务管理者。

有的连股东、董事长和销售的角色都没有分离,致使资源无法整合,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制度和管理体系。

2.解决企业结构和业务结构选择的问题

资本市场对产业未来的影响,会影响企业本身的战略设计,并最终体现在对企业产业结构和资产布局的调整下。

企业只要在未来资本市场高估值的行业中进行布局,就有可能拿到更多的资本资源。

3.融资问题和资本对接问题

对于一个具有成长性的企业来说,最忌讳的方式就是股东过于提早要求分红,让企业失去了留存利润再投资以及扩大生产的机会

用资本的方式升级带来利润的升值,则更容易促进资本的收入,通过直接进入二级市场,那些场外场内的资金都可以成为企业经营资金的来源。

4.吸引优质人才

高级人才的吸引已经不单单是依靠工资来获得长足的增长,更依赖通过资本市场的增值来体现,因此资本制度上也出现了期权等一些列的股权激烈方式。

一个人真正的劳动能力和专业价值可以得到资本的体现,高端人才的价值更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定价。

5.解决平台问题、手段问题和工具问题

如果有了一定量的资本之后对待同行之间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可以是合并关系、重组关系和联手上市关系。

当具有一定量资本之后,企业自身也会成为整合资源的平台。

6.解决企业的公信力问题

当企业引入一定量的资本时,地方政府、高新产业园区会主动接触,地方政府会给出土地、厂房上面的政策倾斜,税局会给出税收优惠、银行会增加授信。

这些条件是未被资源整合的企业所不具有的,进入资本市场的本质也是为了解决企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地位的问题。

7.解决股东个人的资产证券化和盈利模式的问题

如果股东个人的盈利只能依靠分红,一旦出现重大事故,利润出现波动,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就会变得很差。

对股东来说最长效的机制不是等待公司的利润分红,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对持有的资产进行定价。

公司的各类资产变成了证券,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流动性,企业的资产运用效率会得到提升。

结语

商场如战场。看似是企业的博弈,实则是企业操盘手顶层能力的竞争。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经济风险和政治因素叠加,商业管理能力和社会心理把控则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企业操盘手来说需要抉择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事情也会越来越复杂。

过去那些永续经营的神话被打破,那些市场维护的手段也在迭代,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时代,若不改变就会淘汰的现实危情。

不变的是人基础能力的构建,在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本时代,培养人的基础能力是应对“万变”的良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