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评的规范用语

 杏坛归客 2023-02-03 发布于山东

诗评的规范用语

文/寂寞候

开篇声明一下,本文所用知识、资源大部分不是原创,而是摘录,也就是说今天笔者来当一把文字搬运工。

如何规范的去评价一首诗?尤其是绝句、律诗等近体诗体裁。

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听人说:出韵、失替、失对、失粘、出律、不律……

老实说,这些词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那是真不多见,这些词汇背后都什么含义呢?

首先来说出韵,又叫落韵、窜韵、走韵,是指在韵脚上不用本韵之字,而用其它韵中的字,这与格律诗一韵到底的要求不合,是诗家大忌。

失替和失对,这俩都是马蹄韵出发的对仗用语。绝句虽然不要求句式对仗,可是古人却要求上下句之间,在格律上严格的“对仗”。一个个来说吧:

所谓失替,这本是对仗术语。主要是马蹄韵规则下的产物,指一个句子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 平 仄 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如果出现平平仄,或者仄平平,这就是失替。

古人呢,比较注意这个问题,举个栗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随风直到夜郎西”如果改成“随风直飞夜朗西”,意思上是没问题的,可能还能表达更加急切的心情,可是“飞”一改,就失替了。

古人名句有没有失替的情况呢?有,而且非常多。比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遥怜小儿女”、“何时倚虚幌”都存在失替的现象,这可是号称格律最讲究的杜诗圣。后来干脆把3、7句出现的这种失替取了个名字——准律句。

失对呢,也是对仗术语。所谓对,就是指同一个步骤的前后两个分句中,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而失对,就是没做到这一点。例如: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起还要读良书。 联中的“起”对“略”为仄对仄,就是失对。

这个问题,在古人名句中也不新鲜:比如孟浩然的《洛中送奚三还扬州》:“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这首基本就是通篇失对了。

失粘(或者叫失黏),这与失对基本正好相反,在绝句的2、3句,律诗的2、3之间,4、5之间,6、7之间,要求平仄必须相同,古人认为这样句式之间才存在粘性,而无法做到这点的,就叫失粘了。一般认为,绝句不能失粘,律诗如果4、5句失粘叫——折腰体,腰断了。

不过这并不是评价一首诗好、坏的原则性标准,比如这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三句就是失粘,可架不住整首诗的意境幽远、情感浓厚,这仍然是一首千古名诗。此外李白的《等凤凰台》也是一首失粘的七律。类似这种问题,在初唐、盛唐其实非常普遍。

最后来说说出律和不律。

出律是指什么呢?就是指一首格律诗存在多处平仄失对、上下失粘的情况,而且——还可能用韵不规范,这种情况下,古人就会说这首诗——出律,意思是这就不是一首格律诗。

这几年,网络流行以后,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出律”了——其实是失替或者失粘,但是他们有限的脑容量,对这些问题是真不区分。

这可能是我们近年来见过最多的术语,但同时也是大家用的最错的一个词。但是鉴于这个词的严肃性,建议大家不要轻易使用这个词。

所谓不律,字面意思就很明白,就是没格律、不讲究,这是比出律还要狠的评价——有仇的话可以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