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证分析 丨 新冠二例病案分享!

 寻医文化 2023-02-03 发布于辽宁


《新冠病例  二例》

华中区 — 张红卫 医生

一、

张女士,69岁。

主诉:

患者自2023年1月3日起开始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自行服用小柴胡颗粒、感冒灵、藿香正气水,发热吐泻减,咳嗽加重,白痰量多,遂用射干麻黄汤加减3剂,仍咳嗽、胸闷气短,且逐渐加重,乏力甚。

2023年1月8日就诊时,咳嗽频繁、痰多、胸闷气短、乏力、多汗、唇色暗,舌暗红苔白厚。

脉诊:

双尺沉至骨,脉息90/25=3.6。自诉X光透视右肺中叶、下叶片状模糊影。

既往有高血压、房颤史,长期腰困痛。

想起师父讲的“少气型大白肺”的参考方剂“奔豚汤”,此患者虽然未到“大白肺”的程度,但明显少气,处颗粒剂处方:

处方:

桑白皮20g、甘草9g、黄芩10g、川芎12g、赤芍10g、当归10g、葛根30g、姜半夏20g、生姜18g,1剂 日三服。

患者服用1剂后,即觉咳嗽大减,精神明显好转,自诉其以前曾喝过很多中药,从没有像这次这样效果如此明显,效不更方,上方继服3剂,身体基本恢复。

二、

温女士,70岁。

2022.12.30县医院确诊为肺炎,随后在医院住院10天,2023年1月10日出院。

出院时的CT检查与入院时无明显变化,症状也无明显改善,遂询求中医治疗。

2023年1月11日首诊

主症:

胸闷气短十余天,动则甚,多汗,失眠。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脉息比60/24=2.5

诊断

1. 病毒性肺炎、2. 严重少气。

处方:

桑白皮30g、川芎12g、葛根30g、黄芩10g、赤芍10g、当归10g、姜半夏20g、生姜18g、甘草9g,2剂 日三服。

2023年1月13日二诊

患者家属代述,服药后精神明显好转,从之前不能下地走路,现可以在客厅走几分钟,胸闷气短明显改善,仍失眠,大便不利,微信视频舌苔同前。

处方:

上方加 苡仁45g、柏子仁20g、火麻仁30g、 5剂。

昨日随诊,春节期间已无大碍。




总 结

从病例1开始,随后又用奔豚汤治疗几例少气型“白肺”,效果都很好。

《金匮要略٠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教材释义为“肝郁化热奔豚证治。病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化热所致,冲气上逆,故气上冲胸……治用奔豚汤养血平肝,和胃降逆。”

临床应用,除治疗奔豚气病外,还常用于癔病、神经官能症、肝胆疾患等属肝郁化热者。

师父指导用此方治疗少气型“大白肺”,首先想到师父讲过《示从容》“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上逆也”,奔豚汤虽从肝论治,其最终也在“平冲降逆”。

《素问٠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白肺”患者多为老年人,症状多见胸闷气短,咳嗽上逆,乏力,多汗等。本为肾气不足,又肺感外邪,女性者又多情态郁滞。

心肺在上为天,肝肾在下为地,治疗重用桑白皮清降肺金,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化痰浊水饮,归芍芎平肝和血,又用葛根升清,使降中有升,清升浊降,黄芩助清上焦之邪热,也有苦降之势,则冲气得平,胸中气机调畅,肺之宣肃得以恢复。

深感自己学识浅薄,很多道理还没有想明白,不解其意,渴望师父指教。每日在群里默默学习各位同门的精彩讨论,也让我每每受益,感恩能在长桑君脉法研究会里学习成长。

张红卫 2023.01.28


李树森老师师言

在魏清琳教授主持下每日经典走过三年的历程,其影响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医要与时俱进没有经典理论的基础就是无根之木,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新冠施虐三年中医药一直是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治疗方案之一。

比如内经著至教论篇讲“三阳并至”,示从容论篇讲“三阴并至”,这是治疗新冠重证的两个关键哲理,为什么许多人会失去嗅觉,味觉,甚至听觉?

这些症状都是“三阳并治”的具体显现,为什么许多人出现“大白肺”,这是“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

四支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其中特别强调一点:“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即病在肺喘咳,但治在肾气逆,方用奔豚汤或者桂枝加桂汤

中医的脉证并治绝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HISTOR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