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满江红》在以贩卖情怀的方式侮辱观众的智商

 昵称4553862 2023-02-03 发布于北京

很不喜欢《满江红》。

虽然整个观影过程我掉了好几次眼泪,但是走出影院的时候我是很愤怒的。

首先声明,我对张导也没有任何成见,甚至一直都觉得《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英雄》这些影片都堪称神作,不论是颜色光影、镜头运用,还是情节铺展、人物塑造等等,这些片子里都有着电影史上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桥段。

先有一说一,张导的功底还是在那,这部《满江红》还是有很多地方可圈可点的:

1、电影的节奏很抓人。虽说电影有相当多的画面是在各个巷子和房间中穿行,但毫无尿点,把观众的胃口吊足。

2、演员选得很恰当。每个演员都奉献了他们最擅长的也是最富特点的表演。

3、将侦探片、喜剧片、言情片、爱国片……七七八八片都无缝衔接地融为一炉,可以真切感受到张导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招徕观众,赚取票房的那种努力劲儿。(啊呀,俺可不是在纯讽刺,是认真地认为张导能把一锅电影八宝饭乱炖成这级别,实属不易。一般的小导演能从里面学会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就吃穿不愁了。)

4、张导大场面的创造力和控场力无人出其右。结尾的三军复诵,虽说让许多观众尬得可以用脚指头在地上抠出个三室一厅,但老实说,感到尬的同时还是会被震撼到。

我不是专业影评人,看到的优点暂时就这些了。

(另有优点没看到的,张导粉丝莫怪,本人高度近视眼,再加上能力着实有限,原谅些个。)

但是这部电影有一个大Bug,不属于“瑕不掩瑜”的那种“瑕”,而是属于致残级别的那种硬伤,导致这部电影的底层逻辑稀碎碎碎……

《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绝不可能是岳飞临死前写的词——慢着,先别着急拍砖。我当然知道这部电影并不是在还原真实的历史,我更知道拍电影本身就是艺术创作。这首《满江红》只是导演讲故事的一个道具而已。但关键的关键是这个道具用错了啊!

把这首词作为岳飞的绝笔,并且设置为之前这首词从来没人听说过,直到这个时候才出现,这简直是闹了一个像“岳飞斩张飞”一样的笑话。

我们不要看着这首词的开头一句是“怒发冲冠”,就觉得这里可以理解为岳飞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死而怒,因为自己壮志未酬而怒,张导选这首词简直不要太应景。

请大家看看这首词的最后三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三句啥意思?意思是说等我收复了沦丧的国土,再来向朝廷报喜。试问以这三句结尾的词怎么可能是岳飞被处以极刑之前的绝笔呢?

所以说,这首词开头的“怒发冲冠”绝不是对大宋朝廷,也不是对自己含冤而死的命运,而是对来犯之金军的。

再看整首词的内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很明显这些语句是岳飞还处于担当大任的时期,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感觉时不我待、壮志凌云的时候写的啊!(我查了一下资料,果不其然,资料显示这首词是1132或者1134年所作,那正好是岳家军所向披靡、横扫金兵的时期。)

所以说整首词的内容,尤其是最后三句绝对是整部电影的逻辑硬伤。

其实,我并不是那种喜欢拿着历史书对着电影来找茬的事儿妈,我完全可以接受《满江红》在三军复诵“怒发冲冠”之前的所有故事情节,而且觉得很有趣。但就是最后这个情节,太明显地是为了强行植入爱国主题,为了调动观众情绪,而枉顾起码的事实逻辑,强塞进电影的桥段。

话说,“爱国”这样的情感,需要像这样撇开事实逻辑去强行调动吗?或者,张导是想证明只要有了“爱国”这个绝对政治正确的方向,只要煽情够到位,只要场面够震撼,观众就都可以变成一群不用脑子,被他随便用点拍摄技巧就可以带着齐步跑的二货吗?

我为什么特别反感这种枉顾事实逻辑强行植入所谓的“爱国情怀”的行为?

因为真正的爱国情怀是完全不需要强行植入的,它本来就存在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么多英雄人物,只需要简单的基本事实就足以引起我们震撼和共鸣。

像我们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如果连爱国情怀,都需要以这样可笑的手段去强行植入,那说明了什么?

所以说,这种强行带跑的行为,恰恰是对我们内心那份真情实意的侮辱!

而且,这种强行植入爱国情怀的做法不只让我感到荒唐,更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无数历史已经证明,不带脑子的爱国,不仅会闹笑话,甚至还会造成灾难。

要知道,当年希特勒就是用爱国的口号来鼓舞德意志民族的。

要知道,当年日本的士兵们就是绑着太阳旗的抹额开入南京的。

以扭曲事实逻辑的手段来激发人的爱国情怀,其背后默认的隐性价值观认知是——只要贴上爱国标签的,就是会被不加思考地加以拥护的,就是会让听众或是观众热泪盈眶地买单的。

这是一种羞辱国人智商的很坏很坏的逻辑。

我知道《满江红》只不过是一部商业片,

我知道它只不过是一部想让大家笑一笑的喜剧,能让观众在放松之外能有所得就很好了。

但是张导,既然您想用“爱国”这个标签来冲击票房,那能不能对这个标签负点最起码的历史责任?

这样一部俨然是以“爱国情怀”来作为牵引观众情绪抓手的电影,

它的台词、它的画面,乃至于它的故事情节都可以虚构乃至于设计得荒诞,

但它的底层事实逻辑难道不该严肃一点、严谨一点吗?

否则,这样赤裸裸地用贩卖爱国情怀来侮辱观众的一腔赤诚,赚取票房的吃相,未免也太让人恶心了。

好友Hannah提醒我说,这首《满江红》难道就不能是岳飞壮年时期写作的,到临死时再一次书写在风波亭的墙上,留给世人的临行遗言吗?

我说这样设计当然可以,但这首词就不能是在此之前都没有人听到过,仅凭秦桧替身一番激情表演才流传下来。最后的故事线可以调整一下,这样来讲——

岳飞临行前在风波亭的墙上留下了遗言,秦桧的替身看到后抹去。谁都不知道他讲了什么。岳家军残部想尽办法终使替身当众背诵了出岳飞的遗言——也就是这首《满江红》。三军将士震惊不已,没人想到岳飞在临死之前的遗言还是他在盛年时写下的那首《满江红》。经历过那么多不公不义的黑暗现实之后,他心里心心念念的竟还是没能“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黑暗无边,生命将尽,然初心不改,赤诚不变。

当然,我功力肯定有限,讲故事的能力绝对够不着张导精英创作团队的一根小指头。但我想那么多比我更牛的高手,难道就不能想办法把这个故事再讲圆乎一点?把那首词再用妥帖一点?还是商业电影精英团队的高手们是觉得基本的事实逻辑无关紧要,注意力都转向别处了?

可能会有朋友说:你这样的改法更作!你把岳飞活生生掰成了一个愚忠的将领。

但我想,倘若这样来改,西汉时的苏武,恐怕会引其为知己罢。

十道金牌才能召回的岳飞,效忠的无疑不是宋高宗一人,而是整个大宋。

就像能让苏武茹毛啮雪持旄节十九年不倒,回归后得到的赏赐寒薄卑微而无一词怨言的,并不只是帝王的知遇之恩,更是对整个煌煌大汉的赤胆忠心。

最后,建议不要带12岁以下的小孩子去看这部电影。

因为中间有太多血腥的镜头了,割喉捅刀剜尸比比皆是,血肉横飞的。

我都经常会把眼睛捂住,感觉小心脏着实受不了。

(别笑我胆子小,好歹我也是受过昆汀系列和“生化危机”系列洗礼的成年人了。)

啊,对了,“侦探片、喜剧片、言情片、爱国片……”的概括显然还不够全面,

至少还得加一个“惊悚片”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