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获得幸福

 HAINABAICHIAN 2023-02-03 发布于陕西

作者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师从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冲突和谈判领域顶级专家李·罗斯,是积极心理学领域值得关注的心理学家。作者关于幸福的研究成果丰硕,荣膺2002年度坦普顿(Templeton)积极心理学大奖,获得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特别资助。

这本书是作者数十年来对幸福这门科学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晶。作者认为,我们50%的幸福是天生的,由基因决定;10%的幸福由生活环境决定;剩下40%的幸福则由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决定,而幸福的秘密就在于这40%。

同时,作者提出了12项具有可行性的行动,这些行动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这40%的幸福,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内在的力量,拓展自己的积极性思维,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最终激发出幸福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你更持久地感受到这份满足感与幸福感。

重新认识幸福

什么是幸福?作者在书中提到,我们50%的幸福是天生的,由基因决定;10%的幸福由生活环境决定;剩下40%的幸福则由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决定,而幸福的秘密就在于这40%。

比如,有的人会认为,幸福是抽出更多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结,享受相互陪伴;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怀有感恩之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乐观; 懂得享受生活,活在当下;每周甚至每天都进行身体锻炼;为了终极目标和抱负付出不懈的努力等等。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但只要我们转变思维和行动,那么就可以获得自己的幸福。当然,幸福的人也会面临危机,但是与消极的人相比,拥有幸福的人更懂得应对危机,面对危机时不气馁,展示出内在的力量。

幸福的优势

一项研究表明,感觉幸福的大学新生(不考虑其最初的家庭背景)在16年后(也就是在他们35岁左右的时候),他们获得的工资要高于其他学生。另一项研究跟踪观察了大学生的生活,研究者发现大学毕业纪念册照片上那些脸上带着平静与快乐的女孩子,更容易在27岁以前结婚,也更有可能在52岁时依然拥有美满的婚姻。

更重要的是,幸福对整个国家来说也很重要。

比如,不丹。它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国土面积和瑞士差不多,不丹政府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手段就是提升全民幸福感,即国家发展的重点是国民幸福总值(GDH),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不丹强调的“国民幸福高于一切”的理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幸福还会带给我们更高的生活满意度、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还能增强机体的活力,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人际关系、让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更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找到自己的幸福计划

如果幸福有40%源于我们的能动性活动,那么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期望的幸福指数呢?很多人都固执地认为通往幸福的道路是“唯一”的,比如节食是减肥的唯一途径等。实际上,没有哪种方法具有如此大的魔力,可以让所有人都获得更多的幸福。

每个人的需求、兴趣、价值观、财力、爱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每个人获得幸福的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会不一样。

比如,书中提到,性格外向的人比较擅长社交活动,而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在照顾他人时可能会感觉更幸福。 另外,一些人如果克服了自己某方面的弱点(例如,悲观主义倾向、思虑过度,或者不擅长交际等)就会变得幸福,而另一些人则需要通过特定的活动和方法得到幸福(例如,乐观地看待问题、拥有一段令人满意的感情,或者在工作上取得成绩)。最新的研究表明,幸福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获得幸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幸福。很多人追求的幸福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选择的方向出错了,比如追求财富、拥有美貌等。或者选择一条不适合自己的幸福计划。所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幸福计划很重要。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找到幸福的三种方法:

1.找到符合你不幸福的根源。也就是要先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幸福。每个不幸福的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有人对生活感到无奈,认为前途一片渺茫;有人觉得无法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快乐;有人因胆怯而不敢参加社交活动;有人因过去的经历而痛苦难安。这就意味着特定的提升幸福的方法只能解决个体的特定问题。

2.符合自己的优势。也就是加强自己优势、发掘潜能以及确定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得幸福。比如,一心想要成功的人可能会通过努力追求重大的人生目标或者参加竞技性运动来获得更多的幸福,而一个拥有创造力的人可能会通过绘画或者写作来表达感恩或寻求谅解。

3.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量身打造适合你个性和生活方式的幸福方案。比如,你的生活充满了压力、异常忙碌,那么你最好选择“心怀感恩”这样不需要额外占用很多时间的活动。如果你的婚姻美满,只是工作不顺利,那么你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享受工作乐趣,并且能够带来全新工作机会的活动。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幸福计划,而不是茫无目的地乱撞。

幸福行动

那么你可能会问,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来帮助我们获得幸福呢?作者说,有。书中的行动建议比较多,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5条。

表达感恩

表达感恩是获得幸福的一种基本策略。对于感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世界上最著名的感恩研究专家是罗伯特·埃蒙斯,他也是一名作家,他把感恩定义为“一种对生活油然而生的惊喜、感谢和欣赏”。作者认为,当生活一切顺遂时,你应该学会珍惜,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

比如,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可以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或者回忆生活中的美好,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研究发现,那些心存感恩的人都比较幸福,他们的精力更充沛,大多数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并且积极乐观。

会感恩的人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能量,更注重精神生活。患上抑郁等心理学疾病的可能越小,也不容易出现焦虑、孤独、嫉妒的情绪或者神经过敏的现象。这就意味着他的生活品质比较高,也能给家人、朋友带来欢乐,善于助人,生活越来越好。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可以写感恩日记。在一天中抽出几分钟的时间,静静地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任何时间段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3到5件你认为值得感恩的事。比如,孩子学会了走路;你擅长的事情,你喜欢的东西,你已经实现的目标,以及你拥有的优势和机会等等。都可以记录下来,感恩干预研究表明,通常来说,一周记录一次感恩日记最有可能激发人们的幸福感,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第二,思考值得感恩的人和物。当然,如果你不想写感恩日记,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去实现。比如,你可以找一个知心好友一起分享你认为值得感恩的事情;当你失去动力或者忘记感恩的时候,他可以提醒你、鼓励你;又或者找一个人一起参观你喜爱的城市,向他介绍你的家人。

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要保持我们对于表达感恩这个行动的新鲜感,因为时间长了,我们可能会麻木,但是经常更换表达方式,同不过度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加持久地实现感恩计划。

比如,写几周感恩日记以后,隔一段时间就换成打电话、写信、当面表达等方式进行。不断地变换表达方式有助于让感恩行动变得有意义,只有这样做,才会真正提升幸福感。

多行善事

人类的善心源于幸福。多做善事是正确的,也符合伦理道德标准。多行善事不仅对受惠者有益,施善者也能大大受益。苏格兰裔散文作家托马斯·卡莱尔说:“没有仁善之心,就不会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作者曾做过一个研究,目标是幸福与助人为乐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研究表明,越是幸福的人越有可能经常帮助他人,他们在工作中也更乐于做自己职责之外的事情。这些发现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但未能说明做好事以及帮助他人是否会让行善者自己感到幸福。

在实验中,作者将参与者分成两组,让他们每周做5件好事,并持续6周。第一组成员每周做好事的时间未做规定,任何时间都可以;第二组成员必须在每周的某一天之内做5件好事。

比如,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为他人做一些好事。这些事情有大有小,受惠者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有人帮助了他们。做好事的行为包括帮助陌生人缴纳停车费、献血、辅导朋友做作业、看望年迈的亲戚,或者写一封感谢信。受益者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不是同一个人;对方可能知道你给予他的帮助,也可能不知道。除了以上列举的行为,还可以选择做其他事。

但要求他们不要做任何可能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危险的事情。每周日,参与者需要上交他们一周的“善行”报告,报告中要写明他们每周为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好事。他们做好事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给朋友买冰激凌”,“帮家人洗碗”,“献血”,“朋友初到某地,陪她一起逛街”,“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帮陌生人解决电脑问题”,“周末把自己的车借给妹妹用”,“给一个无家可归的人20美元”,以及“对老师的工作表示感谢”等。

实验结果显示,对他人慷慨大方、体贴周到的确会让人感到幸福,也就是说,行善可以提升幸福感。有趣的是,报告显示,只有那些在一天之内完成5件好事的参与者的幸福感有了显著提升。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多行善事的最大好处就是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当你在行善时,你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人。这种新的自我定位可以增加你的自信,让你变得乐观,并且看到自我价值。行善会带来一系列积极的社会效应。助人为乐会让大家喜欢你、欣赏你、感激你,而得到帮助的人也会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如何行善呢?

第一,把握时机。每周选一天做一件较大的好事,或者做3~5件较小的好事。这些好事不管大小,都应该是你从未做过的、新颖的好事。

第二,不断变化所行善事的种类。变化是生活的调味剂,能够增添生活乐趣。

与人为善通常会产生连锁效应,因为爱是会传递的。被帮助的人可能会因此心情愉快并得到安慰,同时,你的善行也会激励对方去帮助其他人,把爱传递下去。换句话说,一个善意的举动可以带动一系列善举。行善带来的另一个积极的社会效应是,仅是看见或者听见好人好事就会让人们感到振奋,充满温暖、感动和敬畏,并且带动更多的人去做善事。

比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到纽约市的消防员及救援人员的英勇表现后,都纷纷去献血,献血人数比平时多了2~5倍。因为行善一定是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行为,而不应该是被迫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幸福感。

积极应对

积极应对是指当面对消极事件或环境时,人们采取行动以减轻伤害、缓解压力及痛苦的做法,心理学家也称之为“应对压力需求”。那么,当身处逆境时,你通常会如何应对?

首先,问题焦点因应法。问题焦点因应法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解决问题。例如,如果工作让你感觉压力很大,那么你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立刻采取行动。

比如,你可以和主管进行协商,在职责上做出调整,制定一个可行的工作时间表;当然,你也可以换一份新的工作。不论是在压力事件发生时,还是在事件解决后,运用问题焦点因应法的人通常都不会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

其次,情绪焦点因应法。就是做一些令自己放松、愉悦的事情,这样才有力量采取行动应对各种困难。认知策略则指以乐观的心态重新看待人生的不幸,努力从困境中吸取教训,寻找积极的一面,学会接受现实,正视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在宗教信仰中寻求支持和安慰。当然,我们可以交替使用这些方法。

增加心流体验

我们听到心流的第一反应就是米哈里。他在《心流》这本书中提到,幸福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我们每个人能控制的外界部分很少,刮风、下雨、自然生态这些都不在可控范围内,我们能够掌控的只有自己。而幸福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拥有的,它是可持续感知的,从这个角度讲,幸福也只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米哈里和他的小组访问了来自世界各地、职业、学历各异的男女老少。让每个对象佩戴一个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呼叫器每天不定时呼叫8次。呼叫器一响,受测者就要按照满意度的等级,记录当下自己的感觉,并记录当下从事的活动。这些分析记录超过十万份。

多数被调查者在描述他们最优体验时表达为“一股洪流带领着我”于是米哈里衍生出了“心流”这个词,心流就是最优体验。这种最优体验,是一个人足够忘我、忘记时间观念、高度专注的状态,同时感觉能够控制一切,有一种幸福和愉悦。

也就是说,幸福是我们进入心流状态后那种忘我的状态。心流体验有什么好处?首先,心流体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此时你获得的享受不仅更多,也非常持久。心流体验有什么好处?首先,心流体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此时你获得的享受不仅更多,也非常持久。

那么如何增加心流体验呢?

第一,控制注意力。若想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心流体验的频率并延长心流体验的时间,你就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若要感受心流体验,就必须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当你做某件事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要分散注意力去想其他事情。

第二,接受新事物。活到老学到老,当一个小孩子开始学习新东西时(例如,行走、跳跃、玩拼图游戏、认单词等),或者刚开始了解事物内在的运作规律时,他们的表情通常都非常专注。小孩子做事很容易投入,心流体验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而成年人要想拥有心流体验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第三,变化日常生活形式。比如,等公共汽车、听一场枯燥的演讲、刷牙、使用吸尘器打扫卫生等,都可以变得非常有新意,带给你兴奋感。你可以在脑海里猜灯谜、画卡通人物、跟着喜欢的歌曲打拍子,或者创作诙谐的打油诗等。

冥想

冥想包含很多不同的技巧和种类,例如参禅、超觉冥想、内观冥想、集中冥想、正念冥想、沉思冥想、慈心冥想等。冥想的核心是培养专注力。

冥想可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积极情绪,减轻压力,提高认知能力,还可以在自我实现的程度和道德水平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冥想者的身体能够进入深层的休息状态(呼吸变缓),甚至会进入一种更高境界的意识和觉知状态。

而且冥想干预实验表明,冥想在治疗疾病方面表现出很好的疗效,例如心脏病、慢性疼痛、皮肤病等生理疾病,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焦虑、恐慌、药物滥用等。

冥想的好处很多,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冥想呢?

在进行冥想时,你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好,将背部挺直,然后闭上双眼,注意呼吸。当你呼气的时候,默念一个音节或者一个单词,也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具体的物体、声音或者一件事上(比如一根蜡烛、一块石头,或者你的呼吸)。如果你走神了,不要管它,将注意力拉回你的呼吸上。要关注内心,摆脱杂念,不要让念头、幻想以及记忆控制你。

这是一种入门的冥想方法,需要我们反复练习,每天的时间控制在5~20分钟就可以。安排一个可以进行冥想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定要舒适,并尽可能远离一切外界干扰。

如果说,你觉得自己还是学不会也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或者登录与冥想有关的网站查找信息,或者购买光盘、书籍进行学习。方式有多种多样,只要适合自己就可以。

最后,作者还为我们总结有关抑郁的一些知识,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总的来说,幸福是治愈不幸的良药,如果你觉得生活不如意,那么可以学习一下这本书中教给我们的方法,让幸福变得更持久。

如何获得幸福 导图
如何获得幸福 导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