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远去的文明(一)最先觉醒的苏美尔文明

 汐钰文艺范 2023-02-04 发布于天津

§1 最先觉醒的苏美尔文明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歌曲《爱在西元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的文明,这个文明要说起来,不仅比咱们的中华文明要悠久,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它开始觉醒的时候,其他的地方尚在蒙昧的状态中沉睡,只有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才刚微微地睁开了眼睛。这就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来自古希腊文,意指两河之间的地方),又称为两河流域文明。由于这里是最先迈入文明的门槛,也就创造了许多“世界最早”。历史学者克莱默(Samuel Noah Kramer,1897~1990) 在《历史从苏美尔开始》一书中,不厌其烦地列举了27个证据,如最早的英雄时代、最早的史诗、最早的情歌、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两院民主制度、最早的历史学家、最早的学校、最早的图书馆等等。但很可惜的是,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最大的不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一个失传了的文明。也就是说,在近现代考古发掘发现这一文明之前,当地的居住者由于不是该文明的直接继承者,并不知道这一伟大文明。在现代考古学诞生之前,他们只能把偶尔发现的古代碑铭文字当作神奇物品,没有人想到一段辉煌的历史就被掩盖在这些土丘和废墟的下面。

亚洲西南部有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条大河。这两条河都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群山之中,分别向东南方向流入波斯湾。两河的上游地区为山地。“两河流域”是指中下游地区,称为“新月沃地”,其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日的伊拉克共和国。在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之希特一萨马腊为界,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尼普尔(今名努法尔)以北称阿卡德,以南称苏美尔。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起源于苏美尔人与阿卡德人。我们可以将之看作狭义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事实上,所有后世社会的概念都源于这个文明,它们继承了这里丰沛的想象力。

广义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包括五个气候、地形与资源各异的区域:

小亚细亚半岛,即现在的土耳其,西部与南部以地中海为界,北邻黑海。中部领土由高原构成,并环绕着数条山脉,北边是本廷山脉,南部是托罗斯山脉与前托罗斯山脉。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东南部的扎格罗斯山脉是半岛与伊朗高原的天然边界。这片广阔的山区是自然资源生产与集散的主要地点,其中的一些稀有资源诸如木材、金属和宝石,在美索不达米亚十分罕见。发源于此地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为两河流域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严格意义上的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在此汇流入波斯湾。当地居民以农业和养殖业为生,但是由于自然资源极度匮乏,贸易发展变得不可或缺。河流成为承载财富流通、技术革新与文化创作的真正的“高速公路”。

位于美索不达米亚西部的叙利亚大草原,幼发拉底河中游的河谷从此穿过。大草原从阿拉伯沙漠一直延伸到海岸山脉和前黎巴嫩山脉。覆盖了今天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在美索不达米亚、安纳托利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间建立了天然联系。

黎凡特地区,即外幼发拉底河地区,该地区沿叙利亚,经由现在的黎巴嫩、以色列,延续至埃及的尼罗河河口的沿海一带。此地商业贸易繁荣。

伊朗高原,西部以扎格罗斯峰为界,北接厄尔布尔士山脉,东临广阔的沙漠。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伊朗高原是通往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和巴基斯坦贸易路线的重要通道,珍贵的矿产资源就是从这里运来的。

根据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两河流域是世界最古老的农业文明发源地,古代西亚、中国、中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三个文明中心区,最早的农业革命出现在北部亚述地区。两河流域处于干旱地带,农业灌溉需要利用河水。每年春季,上游山区的融雪流入两河,造成河水泛滥。两河流域北部多山,河岸高起,所以河水泛滥只能淹及沿岸地带。南部则是一片冲积平原,两河相距较近。河水泛滥时,大部分地区被水浸灌。可见,南部的灌溉条件比北部要好些,但也容易受灾。因此,在人们掌握一定的防洪与排水技术前,南部平原地区并不适于居住。考古资料表明,两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在北部山地。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如哈逊纳文化、哈雷夫文化都位于北部丘陵地带。哈雷夫文化结束之时(约公元前43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才逐渐开发出来,称为“欧贝德文化”。至此,南部低地平川的优良性才逐渐显示出来,农业发展迅速,城镇增加,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开始出现了。

约公元前4300年,两河流域南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在考古学上包括欧贝德文化、乌鲁克文化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其中以在乌尔附近发现的欧贝德文化最为著名,分布范围遍于美索不达米亚,典型遗址为埃利都遗址、欧贝德遗址等。这个时候两河流域北部和东北部不断有人迁入,共同构成了最早的居民,史称“苏美尔人”。埃利都是苏美尔人建立的最早的城市,后来毁于大洪水。该文化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以渔猎为辅,已能运用灌溉技术,种植小麦、大麦、亚麻,已开始养牛,盛行铜、石材和木材的交易。此时居民已开始城市生活,在墓葬中还发现妇女和男子的陶制雕像,遗物以陶器最富特色,主要是素面粗制陶和彩陶。男像的出现表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据此可以确定,欧贝德文化反映了氏族趋向解体,阶级社会正在形成的时代,文明社会即将来临的军事民主阶段。这是以后苏美尔文明的前奏。

继苏美尔人之后,来到两河流域和分布于西亚的古代居民,按其语言大致可分为:

塞姆人,亦称闪米特人,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由此呈放射状移居各地,在两河流域先后立国的有:阿卡德人(阿卡德王国)、阿摩利人(古巴比伦王国)、亚述人(亚述帝国)、迦勒底人(新巴比伦王国),以及在黎巴嫩、巴勒斯坦一带分布的腓尼基人、迦南人和犹太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同时也是现代阿拉伯人的祖先。

印欧人,分布于从印度到西欧的广大地区,来到西亚的印欧人主要有赫梯人(赫梯帝国)、米底人(米底王国)和波斯人(波斯帝国)。

其他民族,即与塞姆系和印欧系皆无关系的民族,如埃兰人(埃兰王国)、加喜特人(中巴比伦王国)、库提人、胡里特人(米坦尼王国)等。

古代西亚的历史,主要是来自北面的印欧人和来自南面的塞姆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而展开长达数千年争斗的历史,两河流域也就是印欧人和塞姆人的角逐场。

美索不达米亚第一阶段历史:

时间

时代

内容

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7500年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变革初期,驯化动植物,集中定居

公元前7500年~公元前6000年

早期的村落

这是农业生产提高和人口增长的结果

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4500年

哈苏纳、萨马腊和哈拉夫遗址

稳定的群居和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早期文明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750年

欧贝德时期

灌溉技术在下美索不达米亚发展起来,这使得农业收成得到显著增长

公元前3750年~公元前3150年

乌鲁克时期

发明车轮、帆船、陶轮、合金、文字,早期城邦发展起来

公元前3150年~公元前2900年

捷姆迭特·那色时期

具备良好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城邦的雏形得以发展

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文献《苏美尔王表》,列举了官方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统治的时间。明显地分为洪水前洪水后两个时期,前者指史前,后者才是真正的历史时期,从基什第一王朝到伊辛王朝。按照王表,王权自天而降,然后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公元前3000年代初,苏美尔人建立了若干奴隶制小城邦,主要有埃利都、乌鲁克、乌尔、拉伽什、基什、乌玛、舒鲁帕克、尼普尔、西帕尔等。苏美尔早期城邦规模都不大,人口也不多,每个城市都有若干神庙,其中城邦主神的神庙地位最高。神庙占有国家土地的1/4~1/3,并占有依附于神庙的大量自由民和奴隶,苏美尔城邦经济生活中,神庙是城邦的经济中心。城邦的农村公社也占有许多土地,但已分配给各个家族,因此农村公社在城邦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及神庙重要。考古发现了这个时期最早的苏美尔语楔形文字,并广泛应用。

从氏族制演变而来的苏美尔城邦,在其形成之初,还存在着氏族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的残余。城邦有三个政治机构:城邦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它们分别是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首领、氏族长老会议和民众会议演变而来的。城邦首领有“恩”、“恩西”和“卢伽尔”(或王)三种称号。城邦首领兼有宗教和世俗双重职能。在宗教方面,他们是城邦主神最高祭司,居住在主神神庙内,主持城邦的祭祀活动,掌握神庙经济和神庙的修建。作为世俗统治者,他们主管城邦水利工程的修筑,平时参加政权管理,战时统帅军队。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共同构成城邦会议,有权选举城邦首领,决定城邦战和大事。城邦首领的权力也是有限的,在重大事情上还需征求城邦会议的意见。例如,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记载,乌鲁克城邦在面临基什入侵时,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主张抵抗,遭到贵族会议的反对。但是他的主张在得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后实现了。可见,城邦首领往往利用公民大会来与贵族会议争夺更大的统治权。因此,有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两院制议会起源于苏美尔。

虽然《苏美尔王表》给出的讯息与日期难以核实,却可以一窥苏美尔早期的社会和政治组织。某些文字体现了权力与宗教之间的联系,比如:王权自天而降,王权归于埃利都。因此对于苏美尔人而言,王权来源于神授,政治权威在于庙宇。每个城邦都有其守护神。在发展过程中,苏美尔各个城邦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基什国王恩美巴格拉西的王位由其子阿伽(Agga)承袭。在阿伽统治时期,城邦被其对手乌鲁克攻克,后者在苏美尔内部确立了霸权。一段铭文写道,基什被武器战胜,王权落在了伊南娜,也就是乌鲁克的神庙。这句话确认了神庙和神职人员的核心作用。但是另一种类型的建筑——宫殿,很快就出现了。较早发现的遗迹在基什和埃利都。神庙和宫殿构成了苏美尔的二元政治,并将在苏美尔历史上留下长久的印记。

古代东地中海世界

两河流域的城邦分布:

·①欧贝德:该城的发展(前5000前3750)使城市的名字成为真正意义上苏美尔文化第一阶段的名称。但是它更应该被视作一个半城的聚落。

·②埃利都:在苏美尔传说里,这是大洪水前建造的五个城市之一。考古发掘证实了它是美索不达米亚已知第一个人口定居中心。

③乌鲁克:它的名字成为苏美尔文化第二阶段(前3750~前3150)的名称。它的人口多达几万人。被视为美索不达米亚第一个大城市。

④乌尔:在公元前3千纪时达到巅峰。其河港是苏美尔世界通往大海的最佳出海口。乌尔因此成为该地区的经济引擎。其防御工事绵延超过1平方公里。

⑤尼普尔:该城的人口定居始于欧贝德时期。它是美索不达米亚最重要的文化中心。这座城邦还具有圣城的地位。

⑥基什:该城邦试图对其他城邦实施政治统治。它至少具备一定代表职权。

⑦拉格什:在先后征服了乌玛、乌尔、乌鲁克与基什后,于公元前2450年左右达到顶峰,其影响力达到埃兰边境。

受到伊朗东南部的民族埃兰人的入侵,乌鲁克的统治结束于公元前2550年左右。乌尔的王子麦萨内帕达(Mesannepada)趁机夺取政权,建立了乌尔第一王朝(公元前2560年)。乌尔在当时的苏美尔享有特殊地位。正当乌鲁克与尼普尔成为主要的宗教所在地,基什为政治主权而战时,乌尔确立了它在该地区的主要经济引擎的地位。该城位于幼发拉底河畔,距离波斯湾仅50公里,拥有河海双港,东部地区的产品和原料都通过这个港口运达。 

乌尔的竖琴

1919年至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Leonard Woolley)发掘了乌尔的遗迹。皇家陵墓给了他真正的宝藏。这里面最宝贵的是乌尔的竖琴,这是已知最古老的弦乐器。这件使用木头、黄金和青金石制作的琴,可追溯到约公元前2400年。这是在普阿比(Pu-abi)女王的殉葬品中发现的两把竖琴之一。

乌尔军旗:

·乌尔的王室陵墓是一个大型陵墓群的组成部分,这个大型陵墓群包含了2000多个墓葬。除了各种精美物品,考古学家还在这些墓葬中发现了著名的乌尔军旗。

·这个旗帜是一个略呈梯形的箱子,高27厘米,长48厘米。侧面镶嵌着青金石、珍珠母和鳞片。据发现它的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说,它应该是被当作军旗携带的。其他研究人员则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件家具或乐器的共鸣箱。这两面的画描绘了两个相反的场景:战争与和平。右图反映了战争的场景。它由三段场景构成。

·①囚犯,也就是战俘,被赤身带到国王(中间比其他人高大的人)面前,他们身后是拿着斧头的显贵们。

·②国王的士兵,身穿铠甲、装备斧头和长矛,他们刚刚打败并杀死了敌军,把幸存的俘虏带到君主面前。

·③四轮战车,每辆战车配备了四个可以碾压敌军的野驴炮。 

安纳吐姆鹫碑:

·该碑建于公元前约2450年,是为了纪念拉格什国王安纳吐姆战胜乌玛城而立。两个城邦对肥沃的领土和灌溉渠展开争夺。麦西利姆国王以基什王的身份充当了争端的仲裁者。但乌玛的国王并不屑于尊重这个所谓的神授协议,当乌玛国王乌什毁掉基什王及争端仲裁者麦西利姆立的界碑,战争爆发了。

·这块石碑采用石灰岩加工,原本高度有1.8米。被发现时已经碎为7块,且并不完整。所谓历史的一面描述了这场战斗,碎片上方是飞翔的秃鹰,这也是碑名的由来。而神话的一面则代表了隐藏的力量,特别是拉格什的保护神宁乌尔塔正在用一个网捕获敌军。 

·①国王:安纳吐姆走在军队前方,准备战斗。士兵们跟随在他身后用长矛掩护他。

·②武器:安纳吐姆的士兵主要装备长矛,并有头盔和大盾保护。

·③敌人:被胜利队伍击溃和践踏的乌玛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

·④战车:国王安纳吐姆高踞在他的战车之上挥舞长矛。他的身后是同样手执长矛保护他的士兵。

最终这场战争的结局便是拉伽什国王安纳吐姆获得了胜利。资料提道:万国之王,众神之父恩里勒,凭借其至高的权威,在拉格什之神宁吉尔苏和乌玛之神沙拉之间划定了界线;基什王麦西利姆测量了界线,并在那里立了一座纪念碑。该纪念碑的浮雕描述的是公元前2450年,拉格什王安纳吐姆对乌玛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场景。它描述了国王作为众神的使者,捍卫他们的财产。碑的一面是安纳吐姆国王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另一面是拉格什的守护神宁吉尔苏击溃敌人,将胜利赐予国王和他的城市。同时也从侧面说明,这两个城市为争夺最肥沃的领土和贸易路线的控制权展开的斗争持续了数年之久,且从未间断。 

在城邦争霸战争过程中,南部两河流域形成两大军事同盟。南方同盟(拉伽什除外)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主。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独立的小邦开始向地域性的统一王国过渡,反映了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也变得十分尖锐。长期的战争,使大批公民破产失地。据估计,拉伽什王恩铁美那(约公元前25世纪下半叶)在位时,拉伽什只有3600公民。同时王权在战争中不断扩大,国王和以祭司为代表的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在拉伽什城邦,乌尔南什王朝末王恩南纳杜门执政仅4年,被高级祭司恩涅塔尔吉(约公元前24世纪上半叶)推翻。但是,恩涅塔尔吉和其子卢伽尔安达(约公元前2384~2378年)上台后,显然背叛了祭司贵族的利益,而成为专横的君主。据《乌鲁卡基那改革铭文》记载,卢伽尔安达侵吞神庙财产,向高级祭司(散伽)征收贡税,加强对神庙劳动者的监督和剥削。广大平民也遭受王室官员的横征暴敛。卢伽尔安达的暴行加剧了拉伽什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在这种形势下,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约公元前2378~2371)推翻了卢伽尔安达,上台执政。

乌鲁卡基那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是已知世界上最早规模的社会改革。主要内容是:①废除卢伽尔安达时期的“弊政”,减免赋税,禁止官员侵夺平民财产;②壮大公民队伍,使许多失去公民权的平民重新恢复公民身份;③兴修水利,改革社会的陈风陋习,推行一夫一妻制,提倡守法。乌鲁卡基那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缓和城邦内部的矛盾,以加强城邦政权对奴隶实行专政的职能。他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但大多是以不触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为前提的。例如,他禁止贵族用贱价强买平民的房屋、牲畜等,实际还是容许兼并。平民最根本的土地问题并没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乌鲁卡基那废除向祭司征收的重税,制定给予祭司的口粮和开支的新定额,特别是把神庙地产归还神庙,从而增强了祭司贵族的力量,削弱了王权。这就说明,改革具有向以祭司为首的贵族妥协并维护其利益的一面。当然,乌鲁卡基那采取的某些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

乌鲁卡基那执政仅八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就率军入侵拉伽什,残酷蹂躏了这个城市。乌鲁卡基那的改革彻底失败。卢伽尔扎吉西又战胜了其他一些城邦,大有统一苏美尔之势。但是就在他的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371~2347 ),北方的阿卡德兴起,击败卢伽尔扎吉西,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突出的文化成就就是他们的法律体系。它是地方惯例逐渐进化的产物,公元前3000年中叶以后,终于汇集成一部全面的法典,虽然只有个别片段流传下来,但是意义重大,成为后来各民族立法的基础,其特点是:①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法;②执法的半私人性,受害者本人或其家庭有权控告罪犯,法庭主要是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公断者,而不是维持民众安全的国家机构;③法律面前不平等,将居民分为贵族、平民、奴隶三等,伤害贵族受到的惩罚比伤害平民要严重得多,但贵族犯了和平民一样的罪,贵族受到的惩罚亦比平民要严重得多。

苏美尔人的宗教发展程度不高,但却独特。苏美尔人的宗教是古老的多神教,人们相信世界是由男神、女神、恶魔和怪兽控制的。上百位大小神管理人世间的各种事务:从河流运行、树木生长到面包和陶器制作。苏美尔人仿照人类社会创建了一套神的社会体系。和人世一样,苏美尔的神也有高低贵贱之分。诸神与人一样,虽然极具智慧,但也会一时糊涂;虽然总体正直,但也会作恶。他们像人一样,具备七情六欲,会爱、恨和嫉妒。他们喝酒享乐,争吵和战斗,受到惩罚和伤害,甚至可能死去(到地府)。两河流域的宗教是实行偶像崇拜的古老宗教,各神住在他们的庙中,宝石装饰的金塑或石雕神像代表他们的存在,天青石用来装饰神的发须。

最高等级的神被称为大神,七个最高的大神来源于最重要的自然天体和资源,其中安、恩里勒和恩基是苏美尔众神体系中地位最高的三大神,他们分别以家长权威、王的力量和智慧统治着诸神。

神名

职能

祭祀中心

天神,被称为众神之父,即上天(宇宙)的化身

乌鲁克

恩里勒

众神之王是空间和天地之间(人世间)之主宰

尼普尔

恩基

地下淡水神,水、智慧与巫术之神

埃利都

乌图

太阳神,光明、正义和司法之神

西帕尔和拉尔萨两个城邦

南那

月神,夜间的主宰和人类的保护神

乌尔、加埃什、乌如姆和阿克沙克等

伊南那

金星神,爱与美的女神,掌管着男女性爱和创造生命的交配和受孕

乌鲁克、扎巴兰和尼尼微等城

宁胡尔桑

掌握生命接力之谜的生产繁殖大母神,控制万物生育和繁殖


宁乌尔塔

战神

尼普尔、吉尔苏等

努斯库

火神

尼普尔

杜穆孜

畜牧和农业之神


各地还有许多地方特色的中小神庙,供奉各个职业和城市人们的保护神明。大城邦的主神是有广泛影响力的大神。神界等级之末是无数的小神和代表邪恶和疾病的魔,他们有各自的权力范围和管辖地区,甚至犁、砖等工具和材料都有自己的神。

苏美尔人相信世间充满了保护人类的精灵——天使和祸害人类的精灵——魔鬼。这些精灵具有人类的身体和兽或鸟类的头。怪兽是兽类和鸟类的混合体。两河流域王国宫廷的大门两侧耸立着巨大的带翅膀人面公牛和狮子石像就是保护宫廷的天使形象。这种用神兽雕像把守门户的古老传统由波斯传入我国,演化为我国官府、官宦和大户人家门前的一对石狮。恶鬼有两类:第一类叫做乌图库(Utukku),其中最重要的是幽灵和瘟疫。这类魔鬼无所不在,专干坏事。家庭不和、兄弟反目成仇、动物染疾而死都与它们有关。另一类鬼怪是身世凄凉、理想幻灭者或暴死者的冤魂,数目庞大。它们生前必怀不满,因此死后继续作恶,折磨生者。在人们的观念中,恶鬼是神对人的惩罚:当一个人背弃了神,神也会抛弃他,将他葬送于恶鬼之手。

苏美尔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的、悲观的。可能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河水涨落没有规律可循,很难预测,使得两河流域时而干旱少雨,时而泛滥成灾,因此在苏美尔人的宗教观中,大多数神灵都是对人类怀有敌意的。有这样一个传说,诸神为了生活得更舒适,就按照他们自己的形象用泥土创造了他们所想要的仆人。因此,苏美尔人认为,向神祭献食物和饮料,为神提供居住的神庙是他们的义务,并希望以此来博得诸神的友善和恩赐。苏美尔人常将神庙建在由一层层土墩构成的庙塔上,塔有阶梯,一直通往塔顶平台上的神庙。神庙及其周围是城邦的宗教文化及经济生活的中心,成为城市生活最活跃的地方。

在增进知识方面,苏美尔人创造了一套文字,直到苏美尔民族衰落之后,这种文字还使用了1000年,这就是楔形文字。文字是文化的重大成就之一。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是人们彼此间进行交流的媒介。没有文字,一个文明社会就很难记录过去的成就,并很难把这些成就传给后人。起初,人类凭借记忆将语言一代代地往下传承。由于记忆容易遗忘或失实,而且不能传之久远,因而逐渐发明了结绳纪事、刻痕纪事、结珠纪事等方法,目的是将语言或思想记录下来、传于后世,最终产生了用以表达思想的图画文字。如果说语言是原始的、不留痕迹的媒介,那么文字就是记录语言、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作为人类特有的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被视为文明的火种,它的发明和应用,被看作是人类脱离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象形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最早使用的文字系统。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生产劳动与日常交往的社会实践中,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这种原始文字是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木棒或骨棒作为书写工具,刻画在泥板上的,看上去像一个个木楔子,“楔形文字”(cuneiform)由此得名。这个名称源于拉丁语,是由cuneus(楔子)fo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宝贵的文化遗产。书吏用简单的图形把牛、羊、谷物、鱼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植物画下来,后来又逐渐将图形符号固定下来,而“不再取决于每个书吏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保证了书写与阅读的一致。”

楔形文字最初是刻在石头上的,后来用芦苇秆、木棒或骨棒刻画在黏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上,书写好后用火烘干或用太阳光晒干,这样制成的泥板书便于使用和保存。楔形文字有自身的书写特点,落笔时力度大、速度缓,印痕宽而深,提笔时力量小、速度快,印痕窄而浅,使文字呈尖劈状,每一个笔画都是一头三角形,牵着一条小尾巴,好像木楔子(钉头或箭头)一样,所以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这种文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竖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这样,全部楔形符号旋转了90°,从直立变成了横卧。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至右横着写,所以楔形笔画的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在右。约公元前2600年,苏美尔人在舒鲁帕克城完成了第一次重大的文字体改革,原来的象形文字中几乎看不出楔形的圆笔划变成明显楔形的横、竖、斜和拐等几种简单笔划,字型基本上变成了方形,和汉字的笔划构成类似。楔形文字分为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三类,约有50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复合含意,因而这套文字系统要比以后的字母文字系统难掌握得多,也就没有形成文字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哲学教授约翰·瑟尔描述了当文字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时,人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字是我们所认为的现代文明产生的关键。它具有我们无法了解的创造力。如果你认为它只是保存信息的一种方式,那你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字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它在两个方面决定性地改写了整个人类历史。其一是复杂的思考能力。口述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一个记录并能反复查看的方式,人类无法进行高等数学运算或是更复杂的哲学辩论。因此仅仅认为文字是一种为未来记录现代和过去的方式是不够的。相反,它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至于第二也很重要:当你用文字书写时,你并不只记录了已存在的内容,还创造了新的实体——金钱、组织、政府、社会的复杂形式。文字是这一切的关键。

大洪水记录版

文字的发明导致了书面文学的产生。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以《吉尔伽美什史诗》最为著名。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通常产生于文字形成前的传说时期。史诗故事来自于苏美尔,主要记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反映了史前初民的社会生活。吉尔伽美什所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4800年,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他是乌鲁克城邦的创建者,拥有三分之二神的血统,因统治残暴而遭城邦居民怨恨。他们向城邦主神阿努(Anu)祈求,天神阿努便创造了安基杜(Enkidu)一个出生于森林之中、人头兽身的大力士。安基杜追随女巫进入乌鲁克城,在一次婚宴上与乌鲁克王吉尔伽美什大打出手。虽然安基杜在与城邦的神庙女巫相好后失去了力量与野性,但还是和有史以来最强壮的吉尔伽美什打了个平手。然而,吉尔伽美什竞施美人计,收服了野人安基杜,并与他共享城邦王位,平等地治理乌鲁克。

每天处理完国事后,吉尔伽美什和安基杜都要谈天说地,好不快乐。为打发安逸的日子,寻找属于自己的荣光,也是为民建功立业,他们联起手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战胜了沙漠中的狮子,杀死了森林妖怪(神兽芬巴巴)。这样,吉尔伽美什就成了世界上最强大、最完美的王,这竟使金星女神伊斯塔 (Ishtar)爱上了他。在苏美尔的宗教中,女神掌管着爱情、生育和战争。然而,吉尔伽美什将伊斯塔戏弄一番后抛弃了她。受辱的伊斯塔恼羞成怒,她威胁要焚毁城门、烧掉房舍,并让死人复活,控制生者。原来,伊斯塔是天神安努的女儿,她生性残忍,是个反复无常的魔女。现在,愤怒的女神向父亲哭诉,要求阿努派出天堂神牛来惩罚负心的乌鲁克王。但吉尔伽美什在安基杜的帮助下杀死了天牛。伊斯塔又以区区人类居然敢杀死神兽为罪名,请求众神伸张正义,结果导致安基杜致病身亡。

吉尔伽美什为安基杜的死悲愤不已,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自己也难逃安基杜的厄运,会像安基杜一样死去。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受神主宰的威胁,吉尔伽美什踏上了寻找永恒生命的旅程。在跨越漫漫旅途,历经了种种磨难之后,在乌特那庇什廷(Utnapishtim)的指点下,吉尔伽美什终于在死亡之海找到了能使人返老还童的长生草。乌特那庇什廷是吉尔伽美什的祖先,舒鲁帕克的国王,也是大洪水中的幸存者和唯一知道如何得以永生的凡人。他向吉尔伽美什讲述到,有一次他曾在梦中遇到了神,神告诉他洪水将要淹没大地,以惩罚人类的罪恶。由于他一向虔信敬神,所以神要搭救他。他便听从神的吩附,造了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进了方舟,还带上几只动物和一些种子。没过多久,乌云布满了天空,黑暗笼罩着大地,狂风暴雨猛袭而来。顷刻之间,咆哮的洪水淹没了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只有那只方舟在茫茫无际的水面上漂行。就这样,到了第七天,狂风停止了呼啸,河水恢复了平静,那一家人也从劫难中幸存了下来。于是,他们就把动物从方舟上放出来,将种子撒到山上,大地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可就在吉尔伽美什带着长生草回国时,一条闻到天堂香味的大蛇爬过来,吞食了长生草。吉尔伽美什悲痛万分,在与安基杜的亡魂对话后如梦初醒:原来,活着还是死去,这不是人类所能选择的;神灵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同时也把死亡分配给了人类。所以,人类根本不能永生,哪怕最伟大和最勇敢的英雄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与死,而蛇只不过拿走了本不属于人类的东西,这一切竟然都是天意的安排。蛇之所以能够蜕皮长出新的身体,传说就是因为偷吃了长生草的缘故。《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已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经长时间的口耳相传。它汇集的是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传说的精华,歌颂了吉尔伽美什的英雄行为,英雄间的友谊,以及探寻自然法则、生死奥秘和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理想,故事结构完整,气势恢宏,充满着幻想和浪漫的色彩。

另外,这个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传说,成为了著名的“诺亚方舟”故事的蓝本。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相信它的真实性。据《旧约全书》记载,诺亚是个与神同行的义人,他按照神的吩附,用歌斐木造了一只方舟,让全家人,即他的妻子和他们的三个儿子闪(Shem)、含(Ham)和雅弗(Japheth)及三个儿媳妇都坐上去,躲避即将来临的大水灾。当洪水退落的时候,诺亚放出一只鸽子,不久鸽子飞了回来,嘴里还衔着一枚橄榄枝。诺亚因此确认,洪水退去,大地回春,万物恢复了生命。后来,人们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而在这个故事中,诺亚的三个儿子闪、含和雅弗分别成为亚洲人、非洲人和欧洲人的始祖。“诺亚方舟”的故事十分古老,对希腊人、印度人等许多民族产生了影响。

苏美尔人没有写出任何哲学作品,但在科学方面却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数学方面,12进制和60进制广泛使用;天文学与占星术混在一起;医学也是草药和巫术结合,医生的职能是念咒驱魔。在艺术方面,苏美尔人擅长金属工艺、宝石雕刻和立体雕像。他们制作了一些出色的写实性物品,如兵器、器皿、首饰、动物图像等。但苏美尔人的建筑艺术相当低劣,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土坯的缘故。

王的头盔头盔由金银合金制成,上面的装饰让人联想到人的头发。发现于乌尔第一王朝国王麦斯卡拉姆杜格(Meskalamdug)的墓中

 同时期的古代地中海世界则刚刚进入铜石并用时代,还在文明的边缘徘徊。只有古埃及能够与之相媲美,此时的埃及进入了古王国时期,他们发明了埃及象形文字,还建造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奇观——金字塔。

本节资料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