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写材料,像“真本事”的“假本事”!

 专家视点 2023-02-04 发布于浙江
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体制内写材料,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可能有的人会说,写得好就是写得好,语句优美,措辞讲究,评判的标准就是写得好。

其实不然,因为同样一份材料,在A领导看来写得好,在B领导看来未必就写得好。每个领导的语言习惯不同,思维重点不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的领导欣赏的材料风格必然不同。

那么,在体制内写材料,评判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肯定是领导满不满意。

你写得再妙笔生花,再天花乱坠,若是领导不认可不满意,直接给否掉了,那又有什么用呢。说实话,一个领导一个思路,又怎么可能喜欢同一个类型的材料呢。

我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给A领导写材料时,A领导大为欣赏,经常一字不改直接拿用。后来,领导换成了B,虽然我依旧十分用心,但B领导始终不满意,经常修修改改,还叮嘱我要多用心。

事实上,领导喜欢的就是好材料,领导不喜欢的就是差材料,而这也几乎是评判材料好坏的唯一标准。


其次,是上级领导满不满意。

你给领导写材料,领导肯定是要拿着材料交流发言或者汇报工作的,如果上级领导不认可你的材料,那就等于不认可你领导的工作,那你的材料就是失败的。

要知道,在体制内工作,很多事情都靠材料反映,材料写得好不好,往往决定了上级领导对本单位的印象,以及对本单位工作的认可度。虽说材料有些务虚的成分,但若是工作没好好开展,那材料肯定写得不会太好。

不过话说回来,上级领导以材料评判工作好坏的做法,确实不够客观。


最后,就是符不符合工作标准和要求。

体制内的文稿和材料,大多都有相对固定的版式、标准和规范,不容太多的创新和立异。

比如说,工作总结通常都由开展的主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工作打算以及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等板块构成,不容随便创新基本模块。

有时候,上级也会明确材料的方向和重点。比如说,召开民主生活会,上级通常都会要求把重点放在单位建设的薄弱环节以及相互批评的环节。


后  记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就能明白,材料写得好,只能下材料的人具备一定的功底,且文风刚好符合领导的胃口,并不能说当事人多么多么具有能力。毕竟换个领导,说不好就不那么吃香了。

说得再简单直白一些,在体制内写材料是个“假本事”,并不是走到哪里都通用的“真本事”。

我在体制内工作近20年,也经常给领导写材料,我的感悟是:

不能不会写材料,因为材料用到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但也不能只会写材料,因为写材料并不能确保你一定获得发展进步或者提拔晋升。

事实上,不仅要会写,还要会说,更要会干,以及处理人情世故。

材料写得好,并不一定获得提拔晋升,但是综合素质强,什么都能整,什么都能干,那肯定更能争取晋升的机会。

也就是说,写材料只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写得好并不等于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