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海的形成与北京城

 北京的骑士 2023-02-04 发布于北京
编者按:中南海是怎么形成的?历史上六海有哪些人类活动?遗迹河湖开发利用对于北京古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看蔡蕃先生《古都北京的水》所作的条分缕析。
图片
六海水域(指今什刹三海、北海、中南海)从天然河湖湿地,历经自然变化与历代改造建设,逐渐演变成北京城市的标志。自元代修建大都城以来,城市布局、规划建设等都是围绕积水潭及太液池展开的。历代在规划和建设城市的同时,都大力治理六海河湖水系,凸显出六海的时代变化和历史价值。
一、金代白莲潭初步开发利用
六海水域在金代统称白莲潭,元代称积水潭和太液池,俗称作海子[1]。明以后始有什刹海和北海中南海之称,形成六海。其开发利用的历史十分悠久。
高梁河古河道与六海水域形成关系密切。六海水域地处永定河下游古河道,即高梁河的下游河湖湿地。其路线大体流至今德胜门而南,过今六海,穿过长安街东南流经前门、金鱼池、龙潭湖、左安门之西的古河道。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建设工程中开挖出古河道,证明是永定河故道的一个分支。
北京地区最早与六海水域有关的水利工程,是三国时嘉平二年(250),北魏镇北将军刘靖镇守蓟城(今北京西南)时修建的永定河引水灌溉工程。“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引湿水(今永定河)灌溉蓟附近农田。[2]灌渠利用了古代高梁河的河道,下游河湖水量会有较大的增加。 
图片
1 《水经注》所描述的高梁河穿过北京城区的古河道示意图
据考证,大约在唐末刘仁恭占据幽州时(约在907年),人工凿通了二三米高的“海淀台地”,开挖了玉河,将玉泉山泉水引入高梁河,形成了下游河湖的稳定水源,使六海水域面积有明显增加。到辽代这里已经有岛屿存在,《辽史·地理志》称燕京有“瑶屿”。瑶屿金代称“瑶光台”,即今北海团城。
金代这片称白莲潭,在其水域南部建太液池,并修建皇家园林——北苑。
金中都(今广安门一带)东北郊有一片很大的水域,文献记载的名称叫白莲潭,其范围包括今什刹三海和北海、中海,名称可能源于当时水域内多种白莲。金人几乎在建中都之前就开始在白莲潭南部建离宫,又称“北宫”(大体在今紫禁城稍南),将白莲潭南部水域(约今中海)围在宫城内,称太液池。文献记载:金建北宫时“开挑海子,栽植花木,营构宫殿,以为游幸之所”。因此可知太液池是“开挑海子”形成,并将挖出的泥土堆成今北海琼岛。当时太液池北端是与海子连通的,到元代修建了一座长四百七十丈的木吊桥通到西岸宫殿。这个桥就是今北海大桥前身,桥的东岸(今北海南门前)原来也都是水,后来也填为平地。
文献记载太宁宫于大定十九年(1179)建成[3]。这样最早将原来整体的白莲潭水域南部分开的时间,应该是1179年左右。最初的分界处应在今北海大桥沿线,界线是有了,但水体依然是连通的,即北海与今什刹海还是连在一起的。
那么太液池与“海子”是什么时间分开的?应该是在金末元初的几十年无人管理时间。
贞祐三年(1215),蒙古军将领石抹明安四月攻下万宁宫。万宁宫荒废9年后(1224年),忽必烈将“北宫园池并其近地数十顷”赐给道教的全真道掌教人丘处机,改为全真道院。文献记载1227年六月丘处机曾经“浴于东溪”,北宫东面之溪正是今南河沿大街位置。“东溪”应是这条引水河道当时的称呼。凑巧的是,只过了两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丘处机)遂卒”[4]。当时应该是发生了地震,太液池南岸崩塌,致使湖水全部流入东湖(约今金鱼池一带)。
1253年全真道士失势,北宫已经不是道院。元初名儒郝经在这年夏,由万宁宫登琼华岛看到的是“枯石荒废,琼花树死,太液池干”。1260年王恽去过北宫,有“殿空鱼藻山犹碧,水涸龙池草自春”[5]诗句。以此看,太液池将近50年无人管理,池水干涸。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荒废,白莲潭水域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北海与什刹海之间出现淤积的陆地。这为几年后(1263年)忽必烈兴建皇城,完全切断什刹海与北海创造了地理条件。
金代利用白莲潭北部水域灌溉农田,并作为通州至中都的漕运码头利用白莲潭引水灌田见于《金史·张仅言传》。在张仅言修建完大宁宫后,“引宫左流泉溉田,岁获稻万斛”[6]。“宫左”指在太宁宫的左边,即东面。到承安二年(1197),又有“放白莲潭东闸水与百姓溉田”[7]的记载。白莲潭东闸所在位置,应该是今后门桥澄清上闸遗址。1999年在修复后门桥施工中,在桥东北的镇水兽上有“至元四年九月”刻字。说明此闸是元初在金代基础上修建。
此外,金代称“漕渠”,大体是元代坝河的路线。后来兴建金闸河,明确引用白莲潭的清水,大致是元代通惠河的路线。
图片
图2 金代白莲潭水系示意图(作者考据绘制)
二、元代积水潭与太液池分离
至元四年(1267),决定以积水潭和太液池为中心新建大都城。《元史·地理志》记载:“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海子在皇城之北、万寿山之阴,旧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既然积水潭是海子的旧名,那么海子则应是元人来了以后的称呼了。以此来看,积水潭则应该是元人到大都以前的旧称呼,那就与白莲潭称呼时间相接。
积水潭在元代经过大规模治理,成为京杭运河的终点码头,还可供大都城市的园林、生活、环境用水等。在城市中心区巨大的水面,也带来明显的城市环境效应。积水潭沿岸成为大都著名的商业、风景和文化区。
大都新城规划以太液池和积水潭水域为中心区,以积水潭东岸为城市中轴线,完全将积水潭与太液池隔离,为大都的发展奠定了地理上的优势。太液池和积水潭水域完全隔断的时间,历史文献没有明确记载。金北宫北围墙位置和建筑形式,文献上均无记载。元代修建皇城,其外墙称“萧墙”,俗称“红门阑马墙”[8]与积水潭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是皇城北墙。为了修建皇城北墙,必须加固太液池与北面海子中间的大堤,并且扩建成一条沿湖道路。这条道路在金代可能还不存在,因为那时这里没有交通的需要。自1215年中都迁开封至新建大都城近50年的荒废,太液池北部出现部分干涸,白莲潭水面也有所减少,在修建大都城时才可能规划出这条“海子南岸东西道路”。虽然元代不断维修这条道路,直到至治三年(1323)时,狭窄泥泞。《元史·河渠志》记载:“至治三年三月,大都河道提举司言:'海子南岸东西道路,当两城要冲,金水河浸润於其上,海子风浪冲啮於其下,且道狭,不时溃陷泥泞,车马艰於往来……’”这里的两城是指大城和皇城。道路北面是“海子”,南面是金水河,风浪经常涌上路,致使溃陷泥泞,车马往来困难。当时距开通惠河,大规模治理积水潭已经30多年了,这条重要道路还是这么泥泞,恐怕是这条道路自身条件造成的了。分析其原因就是基础不好,反过来可以推断,皇城北墙基础不能承受太重的建筑,修建的仍然可能是夯土墙。由此修建是“拦马墙”。因此可以说,由于这条道路的出现,什刹海水域才算真正形成。
这两个水域已经完全分开,那太液池的水源又来自哪里?首先应该是积水潭。那么大的水体,不可能依靠金水河引来的玉泉山泉水,因水量太小。从元代的记载可以知道,积水潭是依靠从积水潭西岸金代已经使用的运河——“西河”输水,为太液池供水,就是沿今赵登禹路直通到今中海南边的金水河。
元代郭守敬对积水潭进行治理,扩湖、建闸、砌岸,使其成为京杭运河的终点码头,对首都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元代对积水潭开发利用十分重视,郭守敬先后有几次较大规模的治理。郭守敬大规模治理积水潭是开通惠河时,这次全面系统治理积水潭,扩湖、建闸、砌岸,至元三十年(1293)成功开凿通惠河,实现京杭运河全线贯通。积水潭成为京杭运河的终点码头,达到历史上最繁荣时期。
改造积水潭周边堤岸,修建泊岸、闸门等建筑物。据《元史·河渠志》等文献记载,为了控制水流,在积水潭上游入水口处建设了朝宗上下闸,其位置在元代万亿库南门外,其位置在今索家坟附近。在积水潭东出口,建设了澄清上闸,位置在万宁桥(今后门桥)西侧,这是漕船进入积水潭的控制闸,也是积水潭最重要的通惠河供水控制闸。另外在积水潭东北应该有一座闸控制供给坝河水源,位置大约在今新街口豁口外,1976年考古发现过泊岸木桩,可能是闸门建筑基础。在积水潭西南岸还应该有一座闸,控制通往西河的水流。这样,积水潭完全形成一个可以人工控制的调节水库,一方面可以停泊大量的漕船,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供应下游河道的用水。元代闸门开始时修建的都是木闸,后来逐渐改造成石闸。
郭守敬这次扩大积水潭水面,建设成京杭运河终点码头,江南漕船可以直接驶入大都城内。这年秋天,忽必烈从上都返回大都,看见积水潭上停满了漕运的船只,非常高兴,立即奖赏郭守敬及有关人员。元人黄文仲在《大都赋》对停泊的船只描述道:“扬波之橹,多於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於南山之笋。”
元代积水潭随着水面的治理和扩大,其城市环境效应更加显著。元时积水潭水面辽阔,湖面包括今天的什刹三海和填埋前的太平湖。元建大都城将积水潭围在城内,除用于运河、灌溉供水,停泊江南漕船之外,还是大都城内最重要的市民游乐、休息及洗涤的场所,城市水利效应显著自太液池水域围在皇城以后,市区只有积水潭水域是对公众开放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图片

图3 元代积水潭与太液池示意图(据《北京历史地图集》改绘)
六海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阶层文化。这里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什刹海地区的漕运文化、宗教文化、王府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等,成为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明代什刹三海与北海中南海的形成
元末明初几十年大都城不再是首都,城市供水系统失于修治,积水潭来水锐减,水面发生巨大变化。明初对大都城进行改造,由于积水潭外湖和坝河(今北护城河)的存在,将大都城区拦腰分为两部分,造成南北交通上极大的不便,从而严重影响大都北部城区的发展。因此首先放弃了不繁华的北部城区,将北城墙南移到坝河以南,并将积水潭西北角的水域切割在城墙外,即后来的北太平湖。清代《咏归录记载:“自徐武宁(达)改筑北平城后,运河、海子截而为二。城内积土日高,虽有舟楫、桥梁,不能度矣。”
总体上看,明代北京城的建设与改造,和城市中心的六海水域密不可分。
白浮瓮山河废弃,使积水潭水面逐渐缩小,但仍然是通惠河的调节水库。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二日,徐达攻大都自齐化门入城,元朝灭亡。到1402年六月燕王攻占南京,即皇帝位,翌年改北平为北京。到此时积水潭水系已经50年没有系统治理了。北京城只剩下玉泉一处水源,积水潭的来水自然大大减少。在缩建北京城时,为了修建北城墙,将积水潭大湖西北部分隔在城外(太平湖);又考虑德胜门内的交通,在积水潭中间建德胜门桥和修建德胜门内大街,将湖再分开。这条街称德胜门街,即今德内大街,大大方便了城市中部向北的出行。德胜桥西的湖仍称积水潭,桥东的两个湖称作什刹后海和前海,之间修建一座银锭桥连接。明代开始,德胜桥东曾有大面积稻田,至清代尚有记载称此地“稻田八百亩,以供御用,内监四十人领之”。桥两侧“缥萍映波,黍稷稉稻”的风光在北京城内十分鲜见。达官显贵纷纷于这里兴建名园,如定国公园、米氏漫园、杨园等,但今俱无遗迹可考。
《明实录》记载永乐十二年(1414),“修下马闸海子”,即在中海南边开挖了南海。到宣德七年(1432)六月,“上以东安门外缘河居人逼近黄墙,喧嚣之声彻于大内。命行在工部改筑黄墙于河东……八月又移东安门于桥之东”[9]。至此今南北河沿一段通惠河完全包入皇城。从此什刹海以下自澄清闸至文明闸之间通惠河已不能行船。
成化年间对什刹海及上下游水道也不断进行治理。由于上流只有引西湖之水供运河,但需将水从玉河、高梁河引入城,一半入城内什刹海,余水由环城壕合三里河水汇于大通桥。
嘉靖初,督漕官吏为运输修建北京宫殿的大木,再次建议修复通惠河。以玉泉水为源,修复玉泉山以下青龙、广源、白石、高梁诸闸,保证了什刹海的供水,同时对什刹海的出口控制闸——澄清闸也不断维修。通过这次重修,以后几十年漕运比较畅通
明代中期为保障北海、中南海的供水,开挖一条从西海(积水潭)直接引水河,通到前海西侧的转河,缩短通流北海的路程,保证供水数量和质量。这样前海的水再经过银锭桥流入后海,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

图片

图4 清中后期什刹海水道关系(资料)
、清至民国时期的
清代德胜桥西称仍积水潭,也称西海,德胜桥以东称什刹后海,银锭桥以东称前海。这三个海也统称为什刹三海。
清代什刹海水源只有玉泉山、昆明湖。什刹海下游,出澄清闸,经过今东不压桥胡同流入皇城。再从东黄城根南角流出皇城,经过台基厂二条、船板胡同出城入通惠河,这时城内水道又称为玉河。清代什刹海仍然是通惠河运道的主要水源调节水库,一直使用到清末漕运全部停止。清代什刹海开发与治理的重点,一是极力开发上游水源,二是保证上下游水道控制闸坝的完好,三是进一步开发积水潭的城市水利功能。
清代什刹海水继续减少,沿岸格局并无大的变化,只是因朝代更迭,名宅赐第,转瞬易主,沿岸原明代的宅园别业或衰落,或为清朝府邸所代替。在白米斜街有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旧宅。张之洞很喜欢什刹海,并自称其宅为“德胜桥东第一宅”。清代为了加强对皇家园林的管理,专门成立奉宸苑。康熙年间什刹海设立苑副、委署苑副,归奉宸苑管理,并安放御用牛舌头采莲船。明文规定,非皇帝之令,任何人不准引用什刹海之水。加强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保障中南海水量的供应。清代皇胄权贵在什刹海四周大建王府花园、深宅大院,代表有恭王府、醇王府等。一些朝廷重臣也将府邸建在湖边,什刹海南岸柳荫夹峙、宅第相望。
清中叶和珅得势,于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三年(1776—1788),在什刹前海北岸大建宅第。并仿照西湖苏堤在前海水面中修了一条堤,即后人所谓的“和堤”,将前海分出个“西小海”(西小池)。这时什刹海已被分割成四个湖。到了清末,“和堤”西部水面大部分干涸,或变成稻田,或盖起了房子,水面剩下已不多了。1874年同治皇帝病故,奉宸苑以“国殇”禁止沿湖商业活动,荷花市场被取缔,什刹海呈现一片衰败景象。由于什刹三海水不能连通,水面严重减少,水质污染。 

图片图5 乾隆《京师城内河道沟渠图》中的什刹海和1861年《北京全图》中的六海

民国初年,中南海依然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务院、摄政内阁都曾设置在这里。北伐战争之后一段时间,中南海一度被辟为公园,供人游览。民国时期什刹海水域的治理,由1914年成立的京都市政公所管理,其中的测量科后改为内务部土木工程处,掌管全市道路、桥梁、水道、沟渠等工程建筑修缮。1928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置特别市。中南海也先后开辟为公园,什刹海不再把保障中南海供水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即使湖水污染也不会遭到最严厉的革职查办等处罚。当时管理什刹海的北平市卫生局,难以支撑什刹海全面管理任务。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什刹海水面狭小,杂草丛生,四周社会秩序混乱,商业衰落。
另外,根据1934年北平市政府历时一个月的调查:“城内水道,几乎完全淤塞。自铁棂闸至李广桥之一段,尚略有水;李广桥以下至北海一段,河底高于现时水面甚多,中间且被秽土壅塞,致欲使水流入三海,非将上游水面提高不可。……至由什刹海荷塘流出之御河,地安门桥附近之一段,几被垃圾填平,更无流水之可言亦。”[10]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不久,疏通了淤塞不通的月牙河,恢复了什刹海对中南海的供水。1950年北京市卫生工程局建立“四海施工所”,自6月4日起至11月26日止,全面整治积水潭、前海、后海和西小海,1951年6月将什刹海西小海建成人民游泳场。1952年将西小海全部填平建成什刹海体育馆。至此什刹海仍然是三海。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许多重要的历史性会议都曾在这里召开。
图片图6 1949年时的什刹海和太平湖
图片
图7 北京六海地区近年卫星照片
参考文献
[1] 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七《灵感寺》诗有“陡河北岸白莲东”句,陡河即通惠河,证明元代积水潭金代称为白莲潭。
[2] 郦道元《水经·鲍丘水注》。
[3] 《金史·地理志》。
[4] 《元史·释老传》。因丘处机正好在这次地震后两天去世,历史上传说与地震有关。实际从记载看,前两天刚刚在“东溪”洗浴,更可能因此着凉感冒发病而逝。
[5] 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十七。
[6] 《金史·张仅言传》。
[7] 《金史·食货志》。
[8] 萧询《故宫遗录》。
[9] 《明宣宗宣德实录》卷91。

[10] 摘自1934年《北平市河道整理计划》

文章来源:《古都北京的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