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成功就是绕过了很多坑——舒生读《论语》第65

 liuhuirong 2023-02-04 发布于湖北

  隋末,杨广无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密、窦建德、萧铣、李渊等,群星璀璨。当时,以李密最盛。但瓦岗寨以后,不少英雄豪杰都弃李密而去。瓦岗寨乃翟让所创,翟让爱李密才之才,便推李密为主。后来,因翟让贪财,李密便诱杀翟让的全家。虽事出有因,但杀掉瓦岗寨创建者和推举自己的恩人,足见说明李密残忍失道,显然是大错。这样的举动,瓦岗英雄都看在眼里,也认清了李密的真面目。后来,魏徵、程咬金、秦叔宝等都相继离开李密,李密最终失败,而这些人都是大唐的开国元勋。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也。

这句的意思比较明确。孔子说,人犯的错误,各有各的不同种类。看他所犯的错,就知道他心目中仁的成色了。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朋友在内。从字面意思来说,通过看一个的过错,可以识别他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人人都想按照心目中的价值观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也都避免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那么,一个人的价值观就藏在他所作所为之中。人无完人。那么人在哪个方面的作为按照“仁”的要求来衡量,是对是错也就一目了然。时间久了也就能评价他是什么样的人了。这也便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但我觉得更应该把后半句拿出来体悟。“观过,斯知仁也”。观过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评判他人上,否则就是夫子批评子贡的“方人”了。看清楚别人的“过”,是为了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便是在别人的错误中去学习。

如此便引出一个大的话题—“观过”。当今社会,成功学大行其道。人人都喜欢成功学,找成功的人讨教。目的都是想复制别人的成功。听完别人成功的故事,便如打了鸡血一般,以为找到了通往理想世界的“捷径”“绝招”,走出去便想大干一场。其实,成功的案例没有那么大的价值。成功者之所以获得成功,表现出来的是目光如炬的眼界、左右逢源的运气、独门秘术的创新,甚至胆大妄为的冒险等等。但除开路径的不同,背后的东西相差无几也平淡无奇,无非是“坚持”“专注”“精进”等核心价值,而这些往往知易行难。

看了吴晓波先生的《大败局》,那些成为倒在成长路上的企业家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他们如果熬过了那次让自己人仰马翻的“过”,也许就是今天闪耀在各大排行榜上的光鲜名字。而这些绊倒他们的“坑”,也是每个创业者都可能遇到的。所以研究失败,比研究成功恐怕更加重要。看看前人踩过的坑,思考自己如何趟过去,既实用又深刻。细细品味,每个成功者都是无数次差点失败。

在《大败局》的序言中,吴晓波先生于是说道:希望用我们的“解剖刀”和“显微镜”,从它们各自的败局中提取宝贵的“失败基因”。我们必须尽量地弄清楚危机是如何发生、如何蔓延的,受难者是怎样陷入危机的,唯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岁月中尽可能地避免第二次从同一个地方掉进灾难之河……

所谓成功,不过是成功绕过了很多坑。但细翻看那些失败者的档案,有多少人是跌进了前人踏过的坑里,自以为自己高明,最后却发现原来“和你一样”。

我们喜欢总结成功、宣扬成功,却都不太善于从失败中学习。以至于研究成功的书籍铺天盖地,透视失败的却寥寥无几。而这些寥寥无几中,大都是研究别人的失败,细细思考自己失败的更是少之又少。曾几何时,“一俊遮百丑”“成王败寇”,成功了便什么都是对的,失败了便什么都是错的。哪怕成功者脸上那倒不光彩的疤痕,也要拿脂粉抹去。

王洪光将军把人民军队战例中失利和挫折称为“血色财富”。其实,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自己的“过”又何尝不是“血色财富”。哪怕在无人的黑夜,褪下华丽的外衣之后,也要细细抚摸那些愈合的伤痕,回味那一次次死里逃生,反省失败时的艰难历程,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精神洗礼、能力重塑和灵魂重铸呢?“观过”才能“不贰过”。这是一个个体和组织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任正非说:“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有的只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仰慕成功,更应该敬畏失败。这里当然除了别人的,还有自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