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导读】鲜有好德

 liuhuirong 2023-02-04 发布于湖北

好德者鲜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三章,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孔子说:“算了吧!我没见过有如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以此事系于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集解》何晏注:“疾时人薄于德而厚于色,故发此言。”记载孔子说这句话的场景,是针对卫灵公有感而发。还因此实在看不下去,居然又一次离开卫国。

这里需要辨析一下,好德与好色。孔子说,食色性也。好色,也是人之性。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好德当如好色一样发自天性。现实中看芸芸众生,好德并非先天,需要后天学习。《集注》谢氏曰:“好好色,恶恶臭,诚也。好德如好色,斯诚好德矣,然民鲜能之。”虽然没有贬低好好色,但也不主张就沉迷于好色之中,君子应贤贤易色,尚德友仁。

联系上一章,就人的修为而言,好德当是远虑,好色必有近忧。就卫灵公而言,好德,包括好有德的贤人,显然卫灵公没把大德的孔子放在眼里,所以孔子感发此言,虽然是针对卫灵公的牢骚话,但却有普遍性。我也感叹今天世风日下,娱乐至死,好色者众,好德者鲜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