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戊戌六君子之:谭嗣同墓

 新用户8926AVU2 2023-02-05 发布于北京

谭嗣同墓位于浏阳县城南约8公里处牛石乡小水村石山下(现改为嗣同村)这里也是谭姓族人聚居区,此地居民大多姓谭。

近年来,浏阳市十分重视谭嗣同墓的保护,为墓修了一条简易公路直通。省去了跋山涉水的辛劳。

文章图片1

现在中国很多县乡村有全域旅游图

谭嗣同墓位于半山腰,现在也修了台阶

文章图片2

过去没有台阶现在新修的

标准的三联墓碑中间主碑刻有'清故中宪大夫谭公复生府君之墓'(中宪大夫,为明清两代四品文官的别称,正一品称为光禄大夫,正四品称为中宪大夫,戊戌变法谭嗣同被光绪帝授予四品官职,因此谭嗣同死后墓碑上刻中宪大夫。大夫,明清两代五品以上官职可以称为大夫,六品以下只能称为郎。谭公复生,指的就是谭嗣同,因为古人不可直呼其名,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一般要称他的字,谭嗣同字复生。康有为写给谭嗣同的挽联复生不复生矣,就是称呼谭嗣同的字。府君是对死者的敬称。清代墓碑标准格式应该开头是皇清二字,谭嗣同墓故意不用皇清表明他的态度)墓碑左联:兼祧子传炜立(谭嗣同死后无子,哥哥的儿子过继给他,代为立碑但是祧子还不同于继子,祧子是亲兄弟之间共一个儿子养老的意思,两边都不断绝父子关系,因为谭嗣同的二哥仅有一个儿子所以这里是祧子不是继子)右联为时间: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岁夏六月。谭嗣同墓先葬于浏阳市,后迁往此地。标准的三联墓碑,我比较奇怪,为何曾国藩墓墓碑才一联,这不符合曾国藩的地位啊!看来是新建的时候瞎搞的。

文章图片3

标准清代三联墓碑

墓前石马石虎

文章图片4

石马石虎

成对出现

文章图片5

2013年谭嗣同墓 祠 故居-大夫第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6

国保单位

望石柱一对刻有康有为书挽联: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文章图片7

康有为书

民国二年因变法流亡海外的康有为为谭嗣同祠题写挽联。

文章图片8

谭嗣同墓全景

文章图片9

谭嗣同墓全景

墓围栏石刻早已模糊不清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法中戊戌六君子之一变法失败后,明知危险甘愿牺牲,无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慈禧太后特别关照选最钝的刀,砍了三十多刀才断气!在那个年代,谭嗣同精神不死,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豪情影响了一代人,包括少年毛泽东。谭嗣同在清朝并没有被平反,到了民国二年才被追认为烈士,戊戌变法可以算作辛亥革命的前奏。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满清政府尽失民心已经无力回天。

2008年,谭嗣同墓险些被盗,墓被炸开洞,尸骨散落,后经公安和文物部门抢救挽回。此乃后话。

两点遗憾:中国古代传统的墓,一般还应该有墓志铭,墓庐等原本还有一对华表现以不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