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赚钱的底层逻辑全在信息差(深度干货,建议收藏)

 mynotebook 2023-02-05 发布于湖南
赚钱的底层逻辑,一切都在信息差,不管你打工还是创业,都是如此,只不过信息差的来源有所区别。
 
很多人对信息差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中间商的层次。他们认为,二道贩子知道哪里有什么和缺什么,然后将一个地方的东西,卖到另一个地方去,自己从中赚个差价,靠的就是信息差。
 
后面有了互联网,让信息流通的成本无限降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间商被砍掉,于是有人就觉得,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存在信息差了。
 
但这种对信息差的理解,其实有点过于狭隘了,信息差的作用,绝不仅仅限于中间商的层面。
 
什么叫信息差?信息差就是信息不对称,定义是在社会活动中,一些人拥有其他人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简单的来说就是,你知道的,我不知道,你懂的,我不懂,这都叫信息差。
 
关于信息差,网上流传着一句鲁迅的名言:信息不对称赚钱的时代并没有过去,除非人类的大脑可以通过某种神经链接实现信息同步,否则信息永远都是不对称的。
 
这话是不是鲁迅说的,我不知道,但这话确实在理。

图片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说除非人类的大脑,可以通过某种神经链接实现信息同步,否则信息永远都是不对称的。
 
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吸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系统,而其中的信息处理单元,就是社会中的人。
 
人在与自然界交互的过程中,先从自然界采集信息,然后经过人脑的分析和处理,形成知识和经验,再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反过来改造自然界,这就是社会的发展与进化过程。
 
以钻木取火为例,远古时期的人类,在捕食野兽的过程中,发现石块与山石相碰时,会产生火花,于是就从中得到启发,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用来引燃火绒,从而就有了钻木取火这项技术。
 
这其中,发现石块与山石相碰会产生火花,是吸收信息,而启发是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过的信息,形成经验技术被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就瞬间提高了一个层次。
 
哪怕到了现在,社会依然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发展和进化的,只不过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更加复杂了,古代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这些低端的东西,而现在是5G、人工智能、火箭回收技术这些高端的东西。
 
因为人是信息处理的核心单元,而大脑又是人身上负责信息处理的核心部件,所以只要人与人之间的大脑不是相通的,就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
 
从信息加工的层次来看,信息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原始信息,也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客观信息,比如水会从高往低流,树会从下往上长,这些都是客观世界的描述,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这类信息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知道”层次的信息,因为“知道”意味着不需要经过大脑复杂的思考,是能够拿来即用的。
 
比如你发现山上有一棵果树,但别人不知道,“山上有一棵果树”就属于“你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差。
 
还有一类是经过人脑处理后得出的信息,叫高阶信息。比如看到水往低处流,我们在修蓄水池的时候,肯定会选择地势低的地方,这个选择就属于高阶信息。比如看到树从下往上长,我们可以推理出,树的生长具有向光性,这也属于高阶信息。
 
这类信息,我们可以称之为“懂”这个层次的信息,因为“懂”意味着需要大脑思考,或者依靠过往经验才能得出的信息。
 
比如看到树会从下往上长,如果没有学过生物学,就未必能得出“树的生长具有向光性”这个信息。
 
从信息的来源来看,也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来自社会外部,也就是自然界的信息,比如水在温度降到零摄氏度的时候,会结成冰,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些物理化学方面的信息,我们统称为自然学科。
 
还有一类来自于社会内部,比如人们喜欢什么,怎样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都是与人相关的信息,我们称之为人文学科。
 
在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人是怎么形成信息差的?主要有两方面。
 
一个是每个人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源不同。而这个信息来源,又跟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过往经历息息相关,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肯定是不会知道海鲜的味道的。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肯定是不会知道北方人泡澡的滋味的。
 
另一个是每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同。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人的手里,能够分析和处理出来的高阶信息也是不同的。就像树上掉下一个苹果砸在头上,砸在普通人的头上,可能不过是疼一下就罢了,而砸在牛顿的头上,就能得出万有引力定律,这就是信息处理能力不同所导致的差异。
 
这两方面,我们可以称其为接受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就是这两方面能力的不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信息差的存在,才进一步导致了赚钱能力的巨大差异。
 
在现在的经济社会,赚钱的路径,无非就是打工、做生意和创业三条路。
 
而打工的话,要想收入高,主要有两条路可走,那就是技术和管理,也就是做事的人和管事的人。
 
但不管你是做事的人还是管事的人,赚钱的底层逻辑还是信息差,只是这个信息差的来源稍微有所不同。
 
做技术是从客观世界挖掘信息差,比如程序员,是从计算机的世界去挖掘信息,首先你得精通编程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输出新的东西,给公司创造价值。美工是从图像世界去挖掘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输出新的东西,给公司创造价值。
 
而决定你工资的,其实不在于你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而在于你与别人相比有没有信息差,也就是你懂的,别人都不懂,这样你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工资才会高。
 
比如普通程序员,要求通常就是精通各种编程知识,但这些编程知识,基本上都是都是前辈们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你拿来即用就行。但如果仅限于这个层次,你的工资是不会太高的,哪怕老板拿你写的代码,赚了一个亿,也未必会给你加工资,你不愿意干,他再找个人替代你就是了。
 
而要是算法程序员就不一样了,因为算法程序员除了要精通各种编程知识,他的工作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需要从客观的计算机世界,去挖掘一些新的信息出来,比如设计一套新的算法。这不是普通程序员所能替代的,所以一般算法程序员会比普通程序员的工资要高很多。
 
最典型的就是华为养的那个俄罗斯小伙子,年薪200万美元,十几年来,老板发现他经常一天到晚都在公司打游戏。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他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强,后面一举帮助华为突破了2G到3G的算法,所以公司愿意白养着他那么多年。
 
这就是技术上的信息差,普通程序员和其他的程序员相比,是没有信息差的,你懂的别人也懂,你能做出来的东西,别人也能做出来,没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工资不可能会太高。
 
而算法程序员,和其他程序员相比,显然是存在信息差的,因为他脑子里有他独创的东西。
 
再说做管理,要想获得高收入,必须得当大领导才行,也就是迈入高层管理的行列,这样你才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经理人。
 
那怎样才能当上领导呢?这其中信息差就起很大作用了。
 
关于提拔,传统教育给我们传输的观点,一直都是学而优则仕。放在职场上就是,能力越强,晋升的可能性越高。很多公司给新员工制造的氛围也是如此,升职主要靠能力。
 
所以很多人进入职场,就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提升专业技能上。他们以为只要自己把事情做好了,就自然会获得领导的提拔。
 
但实际上呢,这种能力强的人,领导更喜欢让他做更多的事,给他更多的资源来做事,这才符合企业的利益。
 
最后被晋升的,往往不是能力最出众的,而是与领导和部门同事关系处得好的。
 
之前我们公司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刚刚毕业三年的小陈,入职不到半年,就被公司总监任命成了部门经理。
 
而总监在任命他时说,小陈虽然年轻了点,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很强的跨部门整合信息的能力,非常适合做管理,值得被破格提拔。
 
总监说的跨部门整合信息的能力,其实就是小陈,仅仅来了几个月,就把公司各个部门的领导和主要同事,都混熟了,这让他轻松获得其他部门的一手信息。而且他还特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时不时就向领导分享对公司管理和发展的见解。
 
对此,已经毕业7年,且技术能力出众的老赵有点愤愤不平,跟我吐槽说:“一个这么年轻的新人,业务能力能强到哪去?还不是靠着一张嘴,在公司里面忽悠搞关系,唉,可怜我们这些只会干活的老实人。”
 
这老赵和小陈之间,在提拔这件事上,显然就存在信息差。老赵以为,提拔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而小陈可能觉得,提拔的关键是要处好人际关系,特别是和领导的关系。
 
事实上,职场也确实如此,提拔并不是看能力的,能力只需要过了及格线就行,其他得靠人际关系。就像卡耐基所说:在职场上,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人际关系,15%取决于专业技能。
 
这就是信息差在职场的作用,当你和其他同事相比,具备了信息优势,显然是更容易脱颖而出的。
 
做生意,又是怎么靠信息差赚钱的?
 
前面说了,关于信息差,主要存在人与人之间,你知道的,我不知道,你懂的,但我不懂,这就叫信息差。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信息差。
 
之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人在哪里,都在线下,所以倒爷都是通过走关系,混圈子获取信息的。
 
而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呢,人都喜欢在网上混,所以信息差就在网上。而网上又是以各种社交平台划分圈层的。比如知乎都是些高学历群体,小红书都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群体,B站都是有个性的小年轻。
 
这些平台与平台之间,因为人群的差异,是存在巨大信息差的,而很多人就偏偏利用平台的信息差赚钱。
 
在youtube上有个人叫b站搬运工,他把哔哩哔哩上的视频下载发布到Youtube上,来赚佣金,估计月入都能达到十万。
 
在Tiktok刚起步的时候,有些人就抓住了Tiktok比抖音慢发展了一两年这一点,将抖音上的一些视频搬到Tiktok上去,一个月基金都能撸好几万。
 
还有一些卖货的,也是充分利用了平台的信息差。
 
这些年京东和淘宝不太好做了,有些人就从1688上批发一些数码产品,拿到闲鱼上去卖,照样能赚钱。
 
还有一些人,整天混在虎扑的直男圈里,推销京东和淘宝的脱发和护肤类产品,光靠佣金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互联网时代,不是信息差不存在了,而是存在形式发生了转变,之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人群都是以地理区域来划分的,所以信息差主要存在于地域与地域之间。
 
而现在的互联网,可以说是打破了地理上的隔阂,让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也能够在线上聚集到一起,这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层。所以现在的信息差,主要存在于网上的圈层之间。
 
创业,要想获得成功,也要靠信息差。
 
创业主要靠商机,而这个商机,本身就是信息差,你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市场需求,这就是你看到的商机。
 
戴尔电脑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就是通过获得信息差而创业成功的,他在高中玩电脑的时候发现,本地一些电脑批发商手里的电脑配置,和用户想要的配置往往不一致。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批发商手里的电脑卖不出去,而用户又买不到自己所希望配置的电脑。
 
在发现了这一点之后,他灵机一动,将批发商那些卖不出去的电脑以批发价买下来,然后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增加一些零部件,比如内存和磁盘驱动器。接着再以低于零售价10-15%的价格出售给用户,结果大获成功,于是就成立了戴尔电脑公司,专门根据用户需求来配置电脑出售。
 
这就是市场的信息差,他看到了那些电脑批发商看不到的市场需求,所以他获得了机会。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商业就是如此,市场对大家都是平等的,就看你能不能独具慧眼,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形成信息差。
 
还有现在大名鼎鼎的张一鸣,也是靠信息差大获成功的。
 
张一鸣在2012年创办今日头条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刚刚开始。在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和信息的关系仍然和PC互联网一样,是人找信息,就连百度老总李彦宏认为也是如此。
 
但张一鸣觉得,移动互联的时代,应该是信息找人,所以他看到了信息推荐的机会,让公司重点突破推荐算法。
 
这一点,让李彦宏到2015年后才醒悟过来,而到这个时候,今日头条已经初具规模了,百度想追已经追不上了,从而导致错失了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
 
而在今日头条成长起来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百度,不管是普通人、投资人,还是阿里腾讯这些巨头,都认为如此。
 
但张一鸣表示,他们与百度的竞争只会在很短的时间范围内,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
 
等到抖音推出大获成功之后,人们才明白,张一鸣从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百度,而是腾讯。因为他的终极目标,是要争夺用户时长,谁的用户最多?显然是微信,但腾讯并没有意识到,所以刚开始并没有重视这个对手。
 
张一鸣的字节跳动,能够从BAT三巨头的围剿下杀出来,关键就是信息差。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你对事情的认知,就是你在这件事上的竞争力。这其中认知创造出来的,其实就是信息差,同样一件事情,你的认知高,就能从中提炼出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差,只不过这属于高阶信息。
 
既然打工、做生意和创业,要想赚大钱,关键都靠信息差,那我们该怎样获得信息差呢?
 
前面说了,要想获得信息差,主要靠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吸收信息的能力,也就是你要知道的多。还有一个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你要能够从看似简单的事情当中,提炼出高价值的有效信息。
 
所以我们要想获得信息差,主要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就好了。
 
首先是吸收信息的能力,这一点关键是要扩大信息的来源,而扩大信息来源,又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混圈子,一个是多读书。
 
先说混圈子,为什么要混圈子呢?商场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都藏在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里面。
 
美国企业家S. M. 沃尔森曾提出一个观点叫沃尔森法则,他说:“圈子可以转化为信息,信息可以获得财富,如果你将信息和财富放在第一位,那么你的财富将滚滚而来。”
 
这话一点都不虚,在商场上,信息就是财富,而圈子又是关键信息的主要来源。
 
我见过一个做批发鞋生意的老板,他说早些年刚做批发鞋的时候,搞了好几年都没赚到啥钱。因为做批发鞋生意,关键靠眼光毒辣,要搞到好货才能赚钱,但眼光天生不行,总是搞不到好货,所以只能便宜卖,自然赚不到啥钱。
 
后面他就开始混圈子,每次去进货,都要跟厂家搞好关系,不是请客吃饭KTV,就是洗脚按摩一条龙。这么混了几年,南方的厂家鞋圈,就数他认识的人最多。谁家的鞋质量咋样,他都一清二楚。
 
后面他就搞了两个微信群,一个是批发商同行群,一个是厂家群,厂家群里发需求,批发商群里发货源。批发商每卖出一双眼,都要给他一块钱的提成,听起来虽然不多,但架不住量大,厂家出一次货至少都是几千上万,就这样,他每年靠这个提成都能大赚几十万。
 
还有我一个做摄影的朋友,也是这么玩的,他一边混摄影圈,一边混模特圈,摄影师想要证明他的摄影效果,必须要有模特作为摄影的对象,而模特要想出名,想要展现自己,也需要好的摄影师。
 
于是他就建了两个群,一个放摄影师,一个放模特,摄影师群里谁说要找模特,他立马推荐一个过去,模特群里谁说要找摄影师,他也立马推荐一个过去,每一次推荐,他都能拿到一定的推荐费。光靠这个推荐费,他一年就能赚不少。
 
这就是圈子的力量,圈子和圈子之间,永远都是存在信息壁垒的,你只要去帮助他们打破这种信息壁垒,就能赚到钱。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一点也是说得通的,财富是由交易产生的,只要你能够利用信息差促成交易,就算买方和卖方都不是你,那也等于是你创造了财富。
 
很多人混圈子,表面上是认识大佬,认识同频对路的人,其实,都是在不经意的交流中,捕捉值钱的信息。
 
然后再说多读书,书本身就是一个记录人类思想精华的载体,所以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源。
 
但读书获取的信息,和通过混圈子得来的信息能够拿来即用不同,它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加工,才能够转化成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读书是获得信息差效率最高的方法,它不需要你费尽周折去搜集信息,也不需要你费力去搞事件活动,直接从书中就能获取别人的经验智慧。
 
虽然这属于别人的二手信息,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转换成自己的一手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该怎么提高呢?
 
人的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一个是跟先天的智商有关,比如数理化这方面知识的学习,纯粹就是靠智商。还有一个跟后天的训练有关,比如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智商是我们没法改变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后天的训练,来让自己炼成一眼看透本质的能力。
 
什么是一眼看透本质?本质就是规律,是决定某件事情的根本原因。
 
比如鸟能够在天上飞,在飞机发明以前,人们都以为是因为鸟有翅膀,所以它才能往天上飞。
 
于是很多人觉得,人要想像鸟一样飞起来,就必须得有翅膀。但后面很多人给自己撞上翅膀,然后冒着生命危险从高空往下跳,最后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
 
直到20世纪初,人们通过思考才发现了“飞翔”的真相:鸟会飞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有翅膀,而是翅膀让它在飞行的时候产生了气流的压力差,所以飞翔的本质不是翅膀,而是压力差。
 
明白了这一点,人们才成功发明了飞机,将机翼做成现在的形状,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训练一眼看透本质的能力,步骤主要有两步。
 
第一步,找到某一个领域的客观规律。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声音有声音的规律,色彩有色彩的规律,文字有文字的规律。掌握声音规律的人,都成了歌手、音乐家。掌握色彩规律的人,都成了画家、设计师。掌握文字规律的人,都成了作家和诗人。
 
怎样找到某一个领域的客观规律呢?从这个领域中挑出100个案例,来反复探索和研究,总结其中的共性,就能领悟出规律来。
 
比如说你是投资人,主要任务是找创业项目,那就找100个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反复对比它们的过程,你就能领悟出对于创业者来说,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明白了这些之后,等你下一次碰到一个创业项目,就能一眼判断出它成功的概率有多大了。
 
再比如你做自媒体,主要任务是写爆款文章,你可以从网上找100篇爆款文章,来仔细研究,看看这些文章的共性在哪,然后将其提炼出来当做爆款元素。这样当你下次看到一篇文章,或者自己写一篇文章,还没有发布出去,就知道能不能爆了。
 
第二步,找到不同领域的共同规律。
 
当你在领悟了某一个领域的规律之后,你就更容易领悟其它领域的规律了。这个世界上的不同领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有着一定联系的。
 
比如写程序和写文章,看似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在底层却是有着很多共性的,写程序的关键在于逻辑思维,写文章的关键也在于逻辑思维,写程序是沟通,写文章也是沟通,只不过一个是在和计算机沟通,一个是在和用户沟通。
 
这就是不同领域之间的共性,当你做到这一步时,你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轻松拨去繁乱的外表,直击它的本质。
 
在电影《教父》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能够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往往都能够从复杂的事物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关键信息来,让自己永远处于信息优势,从而影响自己的命运。
 
赚钱的底层逻辑,全在信息差,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信息差,都能够让你处于竞争优势。所以要想赚到钱,先想想怎样让自己相比别人,知道更多的信息,懂更多的知识,这才是赚钱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