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葬经释义

 新用户1779悟道 2023-02-06 发布于广西

《葬经》:无其始也,无其议焉。不能无也,吉凶形焉。曷如其无,何藏于有?藏于杳冥,实关休咎。(言气不于所生之山而来,则此穴或成或否,亦不可得而议也。气必有所来而不能无,此穴吉凶之所形,亦彼之贯也。方言共有,曷如入穴之只求其有中之无也。有无藏在杳冥,微茫不可见,实关得穴不得穴之休咎。)山川融结,峙流不绝。双眸若无,乌乎其别?(山峙有天心至于山,川流自交合至于水口,皆融成穴。双眸附近之眉毛眼睫,为上面之印证,所以别其真穴也。)不畜之穴,是谓腐骨。不及之穴,主人绝灭。腾漏之穴,翻棺败椁。背囚之穴,寒泉滴沥。其为可畏,可不慎乎!(旧注:不畜者,言山之无色藏也。不及者,言山之无朝对也。腾漏者,言其空缺。背囚,言其幽阴,此等之穴,俱不可葬也。)百年幻化,离形归真。精神入门,骨骸反根。吉气感应,鬼神及人。(人死形脱,离而化乎土。真气归本,精神聚于坟墓。中受土气荫枯骨则吉,人祥之气与穴气相感应,积祯祥以及子孙也。郭氏引《经》曰:鬼神及人,宗其类耳。)东山起焰,西山起云。穴吉而温,富贵绵延。其或反是,子孙孤贫。(阴阳配合,水火交搆,二气郁蒸而成穴,故吉而温,子孙富贵长久也。不能如是,不可谓穴。)山随水著,迢迢来路。挹而注之,穴须回顾。(山因水激而成穴,是来路之长,回头顾朝,水而作穴也。)天光下临,百川同归。真龙所泊,孰辨元微?(天心平正,真龙正穴,万山随水著,迢迢来路。挹而注之,穴须回顾。(山因水激而成穴,是来路之长,回头顾朝,水而作穴也。)天光下临,百川同归。真龙所泊,孰辨元微?(天心平正,真龙正穴,万水同归,一源交合,此其所以有元微。)若乃断而复续,去而复留。奇形异相,千金难求。折藕贯丝,真机莫落。临穴坦然,形难扪度,障空补缺,天造地设。留与至人,前贤难说。(旧注谓富地利害轻重,人得而识之,贵地所系大,造化不令人识,惟众人所不喜,则为大贵之地,使人俱识之,则家家稷、契,人人皋、夔,无是理也。奇形异状,所以千金难求,留于至人先贤,所难说也。断续去留,折藕贯丝,是本源探奇形异相,真机难摸,且有元微要口,障空补缺,是真穴到处。或有空缺,又外生一峰,以障蔽之,乃天地安排,至人先贤所以难说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穴取安止,水取迢递。(旧注:安止则穴无险,迢递则水有源流。)向定阴阳,切莫乖戾。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旧注:阴阳多以左右取穴。左则为阳穴,右则为阴穴。)贫贱之地,敌如散蚁。达人大观,如示诸指。(脉理散乱,无的定之穴。注云:山沙散乱,朝不明。)吉穴葬凶,与弃尸同。阴阳合符,天地交通。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察以眼界,会以性情。若能悟此,天下横行。(内气萌生,言穴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而成形象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察以眼界,形之于外,今皆可见之。至于会以性情,非上智不能言也。眼界之所聚,性情之所止,势有大小,无穴不然。尚能通之,蛮貊之邦行矣。)《葬经》的注释者是金朝的丞相兀钦仄。综合原文和注释,《葬经》提出的择穴之道,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①墓穴虽说是用来安葬死者遗骸的,可是按照“吉气感应,鬼神及人”的原则,如果墓中生气荫护枯骨的,就可使得穴气和人祥之气相互感应,从而使子孙获得种种祯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