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彖传解读

 新用户38922816 2023-02-06 发布于海南

彖传是《易传》内容之一,分为上部和下部,彖传是对每卦主旨的阐释,又称彖辞,简称“彖”。

彖传的读音为[tuàn][zhuàn],百度百科把“传”读[chuán],这是为了避免跟“易传[zhuàn]”中的“传”混淆,从而在读音上进行区别,事实上,古文彖传中“传”的读音并没有明确定论,是现代人强行解释的结论,两个读音均可。

“彖”是什么意思呢,“彖”相传是一种神兽,口齿锋利,可咬断铁器,以此引申“彖”可断卦之吉凶。

《彖传》约有2900字,十翼中仅次于《系辞》(近4500字)与《象传》(近4500字)。相较于《系辞》的驳杂,《象传》的简约,《彖传》纯萃而精,博大精深,是十翼中统论六十四卦最为完整而深入者。

最初,彖传全文是单独一篇附录在《周易》篇后,因彖传对周易的基本卦义、字义,到卦的产生,卦爻的时义,全都涵盖,融合为一,因而后人将彖传拆解为章节附录在对应的卦辞后面。

如今通行的易经原文版本均按此版式排列,我们读易经时,每卦都能看见“彖曰:…”,这个“彖曰”实际是彖传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