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药食同源”?

 m361b 2023-02-06 发布于山东

食物与药物本来是没有严格的区分的,谓之“药食同源”。这里的药物当然是指中药类,绝不是西医的抗生素、降压药。

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质,有的对人体有益,有的有害,我们的先人为了避开毒素的伤害,做了大量的尝试,“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都有自己的偏性,能纠正人体的偏性,都属于中药的范畴,即使大米、白面也都有自己的偏性。

可以说,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

其实好的中医师,首先就是一位好厨师。商朝的开国功臣伊尹,是经方的始祖,同时也是一位厨子。

食物怎么会有属性呢?

不管是药物还是食物,都具有温、热、寒、凉四种属性,也就是具有偏性,即使我们吃的小麦,也是稍偏热的食物,如果按10分制,可以算是+0.1分,

再热性的食物有羊肉、狗肉等,算是+1分,这些都可以当做食材,人体都可以接受。

再热的有白酒、人参,大小茴香,大约是+2-5分,吃多了人就成了热性体质,不宜多用。

而乌头、附子、细辛,足有+8-10分,不能随便服用,这就是药物了,是用来平和寒性体质的。

没有绝对不偏的食物,我们常吃的大米就偏寒性,大约是-0.1分,因为是水生的,适合南方人,青稞是高热的,适合高寒地区的人。“极寒之地必有极热之物”,自然界本来就是阴阳平衡的。

饮食中热性和寒性的食材要搭配食用,没有人会用八角、茴香炖羊肉,那样是热上加热,不好吃;蘑菇生长地阴暗潮湿的地方,是阴寒的,所以用来炖热性的鸡肉,这样吃了舒服,而现在的辣子鸡、炸鸡翅,并不合理,是热上加热。大人吃了易上火,孩子吃了容易多动症和早熟。家长喂完了孩子炸鸡翅,再领着孩子去医院看多动症,家长也是火上加火,却蒙在鼓里,不知道是为什么。

国家卫健委每年都要公布了一个《药食同源》目录,根据食物的偏性大小,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是食物,又是药物的,也就是寒热毒属性相当于±2分以内的,人吃了不至于把身体吃偏了。

第二部分是可做为保健品,不可当食物经常食用,偏性大约在±2-5分之间的,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这部分人;

第三部分就是只能是药物,即使在保健品中也不准用的,偏性大约在±5-10分之间。

第一部分寒热偏性在±2分以内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这个分数是我个人的估计,未必正确)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第二部分偏性在±2-5分之间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名单有: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第三部分偏性在±5-10分的,保健食品禁用,只能是药物的名单有: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上面这些食物或药物,均具有温、热、寒、凉的属性,用以纠正人体的寒、热、虚、实。对于第一类,因为性质平和,可以随便食用,对于第二类,第三类,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这样才能称为中药。

寒热相加等于零,就是一顿好饭

人体经常食用热性的食物,就会变得狂燥;经常食物寒性的食物,就会变得抑郁。宴席上,桌子上的菜有寒热温凉之分,热的算正分,寒的算负分,如果打完分,最后相加是零,那么就是一桌子好餐,不在于有多高档、多贵。这样的饭吃了舒服,不生病。

而现在经常见到人们点了一桌子的充满阴寒属性的海鲜,喝着阴寒性质的啤酒,还嫌不够,啤酒要冰镇的。结果多花了钱,还吃出一身的病来,这些可能是富人,决非贵人。因为贵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胃需要什么。

吃海鲜,猪头肉的时候,应该蘸着姜汁,喝点烧酒才能中和其寒性。所以既然是“药食同源”,我们把日常的饭吃好了,一样能治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19.11.19 .

齐鲁呼吸王光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