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公司发展史

 心容乾坤 2023-02-06 发布于河北

iPhone14发布,乏味的创新,还是迎来果粉的追捧。

从Apple I算起,苹果电脑已诞生了46年。

从初代iPhone算起,苹果手机诞生了15年。

仅从时间来看,苹果公司的产品年龄都不大,但在科技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苹果公司的产品是如何进化的?

大概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乔布斯看到有杂志报道,有人能免费打电话。

当时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初,乔布斯一边心想怎么可能呢,一边又在寻找资料。

在一家图书馆里,乔布斯和好友斯蒂夫找到了一份AT&T技术手册,原来当时打电话的嘟嘟声,是从一台计算机传到另一台计算机的信号,它可以控制交换机的工作。

花了三周时间,两人根据这个原理,模拟不同频率的嘟嘟声,做出了能免费打电话的“蓝盒子”。

两人弄到了梵蒂冈教皇的电话,冒充基辛格给教皇打电话,最后还是憋不住笑才穿帮的。

有了蓝盒子,就可以免费上网了,不用再支付高昂的网费。

但是,两人都没有电脑,想要买一台又没钱。

于是,只好自己动手做,1976年,纯手工打造的Apple I问世。

Apple I还算不上是电脑,只是微处理器。

但在当时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先进的科技设备了。

看到乔布斯他们做出了这么先进的设备,身边的朋友也想要一台。

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就算是零件也是手工打造,做一台大概需要60个小时左右。

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在镀铜的玻璃纤维板两面腐蚀出铜导线,做出了印刷电路板,几个小时就能做出一台Apple I。

印刷电路板,这也算是比较先进的电脑配件了,乔布斯两人就准备多做点卖掉赚钱。

他们找到了一家计算机商店,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要50套,不过不要电路板,而是要整机。

就这样,乔布斯他们开始了商业化。

在设计Apple II时,史蒂夫希望增加彩色图形界面,乔布斯希望不管是硬件爱好者,还是软件爱好者,都能使用,希望Apple II是一台功能齐全的个人电脑。

最终推出的Apple II采用米黄色的塑料外壳(其他电脑外壳是木质或者铁制),带有一个较大的光盘(存储),可以拓展内存,还有两个手柄和演示盒,可以编程。

这款作为苹果公司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电脑,受到了用户的欢迎,经销商蜂拥而至,16年卖了五六百万台。

Apple II发布两年后,乔布斯到施乐公司去拜访,施乐Palo Alto研究中心为pc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施乐很大方地为乔布斯介绍他们的研究,展示了三个项目,面向对象编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图形用户界面。

前两个项目乔布斯都没怎么听,注意力全放在了第三个项目,乔布斯惊叹:“这个创意太棒了。”

随后在1983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台图形界面计算机Apple Lisa,将之前混乱的代码,变成了整齐的图形界面。

虽然这款电脑因为设计不够成熟,且价格高昂,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开启了苹果电脑的图形界面历史。

1984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Macintosh个人计算机,售价2495美元。

跟前几代苹果电脑相比,Macintosh的体积变小,颜值也更高。

这款电脑采用了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并且搭配了一块512x342的单色显示屏,光标、窗口等元素一应俱全。

后来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 Macintosh 128K、Classic、LC 等多个版本。

当时苹果电脑用的系统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被称作System,第一版是System 1,下一版则是System 2,以此类推。

System的功能迭代,体现了乔布斯惊人的想象力和用户洞察力。

System 1系统开机后,有一个微笑的电脑图标,这就是最早期的苹果系统欢迎界面。

菜单和窗口出现,已经接近现在所使用的系统逻辑。

系统出错之后,会弹出一个带有炸弹的提示界面,当系统崩溃之后,还会弹出一个伤心的表情。

System 1里面,已经出现了小游戏,这个画面,看起来也是相当精致了。

乔布斯曾吐槽微软没品位,字体都是抄别人的,所以,Macintosh从一开始就设计了自己的字体。

在 System 1 当中,已经出现了文件夹的概念,但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实际功能。

在System 3中,文件夹不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有了实际的功能。

System 3里垃圾桶(回收站)的图标上增加了有垃圾文件和已清空两种状态,并且给系统新增了一个欢迎界面。

游戏画面上,看起来也更复杂,更精美,有了空间感。

到了System 5版本,Macintosh已经开始支持多任务运行,但受限于硬件条件,多任务运行时速度明显下降。

System 6是一个阶段性集大成的版本。功能得到完善,系统版本和软件版本得到了统一。

最引人关注的还是System 7版本,实现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跃迁,色彩的变化比一些新功能出现还具有视觉冲击力。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全局色彩设置。

控制面板里,图标的样式得到了统一,且排列上更整洁。

1996年,乔布斯重回苹果,随后Macintosh系统重新设计,System系统更名为Mac OS。

我们回到苹果的电脑上。

1989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款便携式电脑Macintosh Portable,虽然是便携式电脑,但重量有7.25千克。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电脑在1991年搭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首次从太空发回电子邮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1991年,苹果公司推出了便携式电脑Macintosh PowerBook。

跟前一款电脑相比,颜色变成了黑色,键盘放到了上方,鼠标放到了正下方,整体尺寸得到缩小,也奠定了未来笔记本电脑的形态。

1993年,苹果推出了Apple Newton,短短4年后就停产了。

Apple Newton虽然是昙花一现,但其作为全球第一款掌上电脑,算是iPad的前身,为电脑的多形态发展提供了思路。

乔布斯思维超前可见一斑,除了图形界面、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一体机也是出自苹果公司。

1998年,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 iMac G3,这是苹果公司面向普通消费者推出的第一款电脑。

这款电脑值得称赞的是,第一次将主机和显示器融合在了一起,算是一体机的鼻祖,其次是外壳的色彩鲜明,一款产品有5款颜色。(这种排列方式的产品宣传图苹果公司还在使用)

到此为止,苹果公司电脑产品的三个系列均已出现。

2002年系列G4产品的出现,彻底奠定了如今产品的风格。

先是推出了笔记本电脑Power Book G4。

这款电脑的形态跟如今的电脑几乎没有区别,采用钛合金的外壳,显示器已经足够大,分别为12寸和17寸,装备了前置吸入式光碟机。

接着推出了iMac G4。

虽然底座还有进化到最终形态,但可以随意调节屏幕的角度,显示屏跟之前的产品相比,已经做到了超薄。

2004年,发布的iMac G5,彻底进化到了如今的产品形态。

从2004年至今,iMac系列产品在外观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调整的地方只有尺寸越来越大和屏幕越来越薄。

2006年,苹果公司将iBook更名成为Mac book,推出了Mac Book Pro。

从这款笔记本开始,苹果公司放弃了IBM的处理器,用上了Intel的处理器。

这款笔记本也正式开启了Mac book的序章,跟iMac系列产品一样,外观的改动很小,后续的产品开发,更多的是在硬件和软件做文章。

不久前苹果宣布,数字音频播放器iPod Touch将在库存耗尽后立即停止销售。 延续了20多年的iPod历史终于结束了。

第一款iPod于2001年10月23日上市。 它配备 5GB 硬盘,可播放约 1000 首歌曲长达 10 小时,并配有 4 个按钮和滚轮。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发展,配备硬盘的 iPod 被命名为“iPod 经典”。

2004 年 2 月 20 日,出现了一款小型 iPod mini,它配备了微型驱动器,而不是硬盘。第一代存储容量为 4GB,第二代存储容量为 4GB 和 6GB。 在美国,它从一开始就很受欢迎,由于产品短缺,它在日本的销售比原计划推迟了三个月。

此外,更小,更薄的iPod Nano出现在2005年9月7日。 史蒂夫·乔布斯在发布会上从裤子的硬币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硬币,以展示它是多么小,让公众大吃一惊。

iPod nano 采用闪存作为存储,并配备了彩色 LCD 屏幕,因此您可以观看专辑插图。 下图显示了第二代,提供三种类型的容量:2GB、4GB 和 8GB。

接下来是2012年登场的第7代iPod nano。容量为16GB。像iPod Touch一样搭载多点触摸屏,可以播放视频和阅览照片。连接连接器也不是30针接口,而是Lightning。

iPod shuffle没有屏幕,搭载了闪存,进一步实现了小型化。2005年1月11日登场的第一代iPod shuffle的容量只有512MB/1GB。以下的图片是2010年第一次登场的第四代iPod shuffle,容量为2GB,是一个价格非常低的数字音频播放器。

2007年9月22日,iPod Touch作为一款从第一款iPhone中消除手机和短信功能的机型问世。 与 iPhone 一样,它采用多点触控面板,除了播放音乐、图像和视频外,还可以浏览网页。 存储容量分为8GB 和 16GB。

随着iPhone的进化,iPod Touch也进化了。最后一代的第7代iPod Touch于2019年5月28日发售。容量为32GB、128GB、256GB,搭载了A10 Fusion芯片和2GB的RAM。

苹果公司的全球市场营销负责人Gleg Joswiape说“音乐一直是苹果核心的一部分,iPod对音乐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给数亿人带来了音乐。今天,iPod的精神仍在继续。从iPhone到苹果Watch、HomePod mini、Mac、iPad、苹果TV,所有的苹果产品都融入了美妙的音乐体验。另外,苹果Music支持空间音频,提供业界领先的音质。作为享受、发现、体验音乐的方法,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手机品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各大品牌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办法让性能越来越好,续航越来越高,屏幕越来越大等等,现在的手机又纷纷在摄像上下功夫,这些都是为了能够和其他的品牌相比有竞争力。

而现在又兴起的折叠屏手机,无疑是对大屏手机的又一次扩展,但其实除了在手机上的大屏,翻看之前的iPad,平板都是在不断的往大屏幕上延伸的。

北美时间2010年1月27日,乔布斯举行了一场科技史上最重要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之中乔布斯亲自发布了第一代苹果平板iPad。

至此老苹果三件套正式形成:iPhone+iPad+MacBook。实质上这个产品本应该与第一代iPhone一起推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乔由乔布斯把重心全力放在iPhone之上,iPad自然就延迟了好几年。

第一代的iPad推出后,引起的反响很大,很多人都喜欢这个看上去只是不能打电话的大版iPhone,之后苹果也是乘胜追击。

苹果在次年发布了第二代产品,iPad 2。新产品比第一代更轻、更薄、更快,还配备了前后摄像头,软硬件方面也做了比较全面的升级。

iPad 2 提供黑、白两种颜色可选。

一直到iPad 4才又提出了新的创新,iPad 4 整体设计与上一代保持一致,变化在于采用了Lightning 接口、新数据线,软硬件有所提升。

同期发布的iPad mini是一款7.9寸小屏的iPad,定位便于随身携带的“iPad”。

iPad mini整体比iPad小,相对之下轻了53%。同时,iPad mini只有7.2mm厚,也刷新了平板的最新记录。值得一提的是,iPad mini是首款支持Siri的苹果平板。

这些你知道了吗?

苹果智能手表 Apple Watch 于2015年首次发布,经过多次修订和更新,从初代Apple Watch 到 Apple Watch 7 已逐渐完善,它不仅外观漂亮,感觉活泼,还拥有最可靠的心率传感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获得新的健康和健身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苹果为每款新 Apple Watch 引入的主要新功能,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的细微差别。

如果你对 Apple Watch 感兴趣,请继续阅读,苹果智能手表:一文看懂 Apple Watch 进化史。

初代 Apple Watch

2015 年 4 月发布,其主要特点:矩形外形,OLED显示屏,38mm/42mm 尺寸,光学心率传感器,易于互换的乐队系统,watchOS 界面,支持第三方应用,触觉引擎,18 小时电池寿命,仅适用于 iPhone。

最初的 Apple Watch,后来被称为 Series 0,为苹果智能手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其它智能手表不同,苹果手表走上了一条没有改变的稳定路线:长方形手表有两种尺寸可供选择,包括其他智能手表制造商通常缺乏的较小尺寸。

Series 0 还确立了苹果一直坚持的18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 3 Activity Rings 系统,事实证明,这对于注重健康的人来说非常容易上瘾。苹果还彻底改变了切换频段的方式,该系统更方便,尽管它是封闭式系统,但直到现在仍然很受欢迎且非常方便。

然而,初代 Apple Watch 一个大问题是性能,这显然是缺乏的,交互通常花费的时间太长,不过下一代 Apple Watch 很快就修复了这个问题。

Apple Watch Series 1

2016 年 9 月发布,其新功能:升级为双核处理器(比 Series 0 快 50%),手表操作系统 3。

初代发布一年多后,苹果推出了一款被称为 Apple Watch Series 1 的更新版本,它的价格要低得多,并解决了初代的最大问题——速度慢。有了比原来快 50% 的新双核处理器,Series 1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Apple Watch Series 2

同样是 2016 年 9 月发布,不过新功能增加了不少,包括:双核处理器(比 Series 0 快 50%),添加 GPS 传感器,游泳者的水保护(长达 50 米),更亮的 OLED 显示屏,呼吸应用。

对初代更新 Series 1 的同时,苹果还推出了Series 2,它增加了 GPS 传感器和防水等重要功能,让用户游泳时还可以带着手表。

Series 2 终于在各方面都感觉更有成就了,受到了用户更热烈的欢迎,而且销量也开始回升,但仍然不够完美。

Apple Watch Series 3

2017 年 9 月发布,其新功能包括:通过 eSIM 的可选 LTE 连接(可拨打或接听电话),更快的S3处理器,更多的内存,用于高度跟踪的气压高度计,Siri 现在可以在手表上说话了。

Apple Watch Series 3 的发布,正好是在 Series 2 使手表系列走上每年更新的稳定道路之后的一年,就像 iPhone 一样。这是一款突破性的产品,是第一款具有独立蜂窝连接功能的产品,因此你可以直接通过手表接听电话。

Apple Watch Series 4

2018 年 9 月发布,新功能:提升 30% 大屏幕,更小的屏幕边框,心电图,更快的S4芯片,与 S3 相比,性能最高可达 2 倍,带蓝牙5.0 W3 芯片,跌倒检测,Digital Crown 获得触觉反馈。

到 Series 4 推出时,性能大幅提升。Series 4 配备了更大的屏幕尺寸——40 毫米(从 38 毫米增加)和 44 毫米(从 42 毫米增加),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外形中会有更大的屏幕,看起来既现代又酷。

苹果继续在 Series 4 上面进行芯片创新,该系列还配备了更快的处理器,以及具有蓝牙 5.0 连接功能的全新 W3 芯片。

Apple Watch Series 5

2019 年 9 月发布,新功能:常亮显示,指南针,紧急呼叫,更多存储空间,机载 32GB,陶瓷版机型,更好的环境光传感器。

Series 5 终于添加了用户最需要的功能:屏幕常亮!这需要一种名为 LTPO 的全新屏幕技术,该技术允许屏幕在不使用时(1Hz)非常缓慢地刷新,并在用户使用时会自动上升到标准 60Hz。

与此同时,苹果保持了与初代相同的 18 小时电池续航时间,并增加了一个额外的指南针,以实现更准确的位置可视化。

Apple Watch Series 6

2020 年 9 月发布,新功能:血氧 (SpO2) 追踪,新的 S6 芯片,性能比 S5 和 S4 快 20%,睡眠追踪,更亮的屏幕(高达 2.5 倍),移除了强制触控,更新的心率传感器,5GHz Wi-Fi 连接支持。

Series 6 是不太引人注目的更新之一,因为它保持了与 Series 5 相同的设计风格和性能。

苹果宣传的主要新功能是 SpO2 传感器,它可以测量你的血氧水平,理论上可以预测疾病的发作。Series 6 还添加了睡眠跟踪,并且手表上的屏幕更亮一些,以便在户外使用时更舒适。

Apple Watch SE

同样是 2020 年 9 月发布,主要特点:更实惠的价格。

Apple Watch SE 与 Series 6 一起推出,本质上是重新命名的 Series 3。Apple Watch SE 缺少 Series 5中方便的常亮显示屏,以及 ECG 传感器和血氧传感器等健康功能。

不过,Apple Watch SE 的优势在于价格,起售价2199元,与旗舰手表相比有相当大的折扣。

Apple Watch Series 7

2021 年 9 月发布,新功能:41 毫米和 45 毫米稍大的屏幕,屏幕周围的边框更小,充电速度提高 33%(需要手表随附的新电缆),用于打字的屏幕键盘,IP6X 防尘认证。

正如预期的那样,苹果在2021年9月推出了 Series 7,尽管有新的设计语言,但这款手表看起来几乎和以前的一模一样。改变的是屏幕尺寸,因为苹果进一步缩小了屏幕周围的边框,屏幕尺寸为 41 毫米小尺寸(之前为 40 毫米)和 45 毫米大尺寸(之前为 44 毫米)。

这里的另一个新功能是快速充电,现在用户可以为手表充电15到20分钟,而不是等待数小时才能充满电。这将提供足够的电池电量,并且仍然可以在晚上进行睡眠跟踪。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初代iPhone手机,一款革命性的手机、一款带有触控屏幕的iPod、一款具有桌面级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地图和搜索功能的互联网通讯设备。

初代iPhone对手机行业做出革命性的颠覆,iPhone 4时将这种颠覆做到极致。

(本文不详细讲述iPhone手机的进化史,下期会推出iPhone进化史。)

值得一提的是,当产品形态完成后,苹果公司开始自研芯片。

2010年设计出了第一款手机处理器A4芯片,目前已经更新到了A16。

2020年推出了电脑处理器M1芯片,目前更新到M2。

苹果芯片的性能强大,市场口碑非常不错。

看完苹果电脑的进化史,从顶级产品经理乔布斯这里,我们应该认识到做爆品的几个关键点:

1、做产品要时刻创新。乔布斯手里的苹果,每一次推出新品都是在创新,不管是一体机、掌上电脑,还是软件系统的开机表情,都走在对手的前面,就连最不起眼的字体,乔布斯也做了创新。

2、做产品从用户角度出发。电脑最开始是给专业人士用的,电脑公司都在往编程的方向努力,但乔布斯在参观施乐公司时,第一眼却看上了图形界面,只有图形界面的电脑,才适合普通人。

如果仅听他人的吹捧,很难想象乔布斯的厉害之处。

看到苹果产品的进化史,才能感受到乔布斯的魅力。

就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为其写的悼文:

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