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构集体抢筹,客户都是巨头,正批量孵化超级网红品牌的隐形龙头

 明_德 2023-02-06 发布于陕西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190原创文章”

在颐海国际的文章中,所长提到一个观点,那便是做调料出身的企业其实会更擅长做方便食品,毕竟方便食品最重要的就是调料,不论方便米饭、面、粉、米线,这些主食都可以直接外购最好,反正主食也便宜,最好的也花不了几个钱,但调料要是不好吃,这方便食品就毁了。

举个例子,市面上一大堆速食螺蛳粉,所长几乎吃遍了,但最喜欢且唯一能复购的,还是只有好欢螺加辣加臭版(其实辣椒都扔了,只要那个臭)。

大家的粉都差不多,腐竹等辅料包其实也差不多,让好欢螺在一众螺蛳粉中脱颖而出的,其实就是那个臭臭的调料包

所以,颐海国际去做方便食品放量才会这么快,复购率才会这么高,他自己就是做复合调料的,火锅底料、中餐复合调料、拌饭酱样样都做,作为海底捞内部培养起来的供应企业,能够快速、高效服务好兄弟企业海底捞,对外开放也取得不错的成果,足以证明其做调料的功力。

图片

带着这样的背景去做方便食品,自然属于降维打击。下图为颐海国际方便食品的营收增长情况。很多同学觉得方便食品是被疫情带火的,趋势不可持续,其实并非如此。颐海的方便食品从2017年上线到疫情前一直保持着非常高速的增长,虽然方便食品有些受益于疫情,但更多的还是市场本身有这个需求。

图片

只要你能弄出足够好吃的方便食品,就一定会有市场。2022全年,颐海的方便食品整体增速应该在20%左右,放缓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了铺市场渠道的工作(看吧,反而还有点受损),后续随着更多好吃的新品推出、陆续铺满渠道,营收还有望再上几个台阶。

而大A近期新上市的宝立食品,越看越觉得和颐海国际是一个妈生的。

01

价值事务所
颐海国际VS宝立食品

颐海是做中餐复合调料的,什么火锅底料、小龙虾、水煮鱼、酸菜鱼、鱼香肉丝调料等等;宝立食品则是做西式复合调料的,比如鸡翅的裹料、肉肉的腌料、沙拉的沙拉酱、牛排/意面的调味酱、奶茶/冰激凌的果酱/小料……

图片

颐海是海底捞的核心供应商(从海底捞内部孵化出来的),宝立则是肯德基、必胜客的核心供应商,虽然没有颐海和海底捞关系那么铁(同一个老板),但好歹也是15年的合作伙伴了(宝立自2008年进入百胜中国供应链体系一直合作至今)。多年来,百胜中国一直霸榜宝立第一大客户的位置,按公司自己的话说,百胜采购的复合调味品里,宝立排名第一,竞争对手都是味好美、联合利华等外资供应商,没有其他内资供应商

2021年,百胜中国在其营收里占比为21%;2022H1,海底捞占颐海国际的营收比为24.6%。

不过,不论宝立还是海底捞,虽然大客户在其营收中占了绝对比例,但想的都是如何降低大客户在自己营收中的占比,不想依赖单一大客户做增长。关于这点,两者做得都还不错。百胜对宝立的占比2019年为30.53%,两年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而海底捞对颐海的占比,2019年也是30%多接近40%,到2022H1也下降了10个多百分点。

不过,对比颐海,宝立2022年的业绩应该要好很多。

宝立2022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分别实现28.41%、5.15%的增长,而颐海国际2022H1的营收、净利分别是增长2.2%、下降24.6%。

一方面,两者To B端的业务虽都受到疫情较大影响,但宝立的客户更多是西式快餐,整体影响要小于火锅这类需要线下、多人消耗较长时间且不方便点外卖的场景,因此,宝立的复合调味料还是有1.5%的小幅增长。

而颐海的火锅底料收入同比下降5.7%,其中,来自海底捞的收入更是同比下滑26.2%。之所以颐海整体还能实现2.2%的增长,主要是以C端消费者为主的方便速食增长还不错,同比增长19.9%。

不过,同比20%的增速和宝立C端方便速食85%全年有望110%的增速比起来,就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2022年的业绩,颐海差宝立有点多。

02

价值事务所
宝立有个网红品牌

那么,宝立的方便速食是啥呢?

是凭借味道和西餐厅一模一样甚至还更甚一筹迅速蹿红的空刻意面

图片

看看空刻的天猫旗舰店有近300万粉丝,而颐海的海底捞旗舰店只有30多万粉丝,数量相差10倍还多。

宝立把空刻的营收算在轻烹解决方案里面,2022前三季度,轻烹解决方案业绩同比实现 85.5%的增长,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已经超过其核心业务复合调味料,占比达 48.6%,而颐海国际的方便食品2022H1占公司整体营收比在34%的样子

图片

按照公司的说法,空刻全年营收有望超过10亿,同比增长有望超110%

这就是颐海国际在2022年业绩整体逊色于宝立的原因所在。而且宝立的空刻整体复购率高达30% ,足以证明消费者的认可,他不会成为仅仅火一时的网红,未来大概率会持续贡献业绩。

其实,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偶然,但也是一种必然。正如本文一开头所说,现在外面餐厅做菜还不都是找供应商买的调料包,宝立是业内调料包做的最好的,他来做方便食品,自然味道能和外面餐厅一样,甚至还更胜一筹(有些餐厅找不如宝立的供应商拿货,比如所长在乡村基吃的意面就难吃死了)。

按照公司的说法,未来还会规划面对C端的PIZZA等产品,考虑到公司的酱料行业第一,这些产品还是有望复制空刻意面的成绩再度成为爆款。

而颐海呢,虽然其方便食品短期增速不如宝立,但放眼更长期还不好说,毕竟宝立目前只有大单品,而颐海是产品矩阵,根据颐海的说法,还有很多新的口味、品种可以做。

现代人越来越懒,预制菜/方便食品中长期确定性还是蛮高的,颐海和宝立从上游调料起家,和行业同类企业竞争其实赢在了起跑线,尤其颐海,直接借用海底捞的品牌,可以节约很多品牌营销费用。

至于B端情况,一方面大客户可以通过推新维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横向扩展其他客户,整体B C逻辑还是很强。

03

价值事务所
写在最后

不论颐海还是宝立,受疫情影响都还蛮严重的,2022年业绩对比之前都不太好看,毕竟一方面B端餐饮受损严重,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涨价,因此,他们都有利润大幅跑输营收的情况。

不过随着2023年餐饮逐渐复苏,上游原材料价格企稳甚至下降,他们的业绩有望得到较大程度修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