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药物治疗学

 读书人心系天下 2023-02-07 发布于山东
目录:

总 论

第一章 绪论 / 2

一、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概况 / 2

二、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 / 3

三、  临床药物治疗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 3

四、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 4

第二章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 6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 6

第二节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 7

第三节  药物治疗的经济性 / 8

第四节  药物治疗的适当性 / 9

第五节  药物治疗的规范性 / 10

一、  诊疗指南 / 10

二、  临床路径 / 10

三、  药物治疗的规范性与个体化药物治疗的辩证统一 / 10

第三章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 12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流程 / 12

一、  明确诊断 / 12

二、  确定治疗目标 / 13

三、  选择治疗方案 / 13

四、  开始治疗 / 14

五、  监测、评估和干预 / 14

第二节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 / 15

一、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 15

二、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方法 / 16

三、  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作用相关基因检测 / 22

四、  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 / 26

第三节  药学监护 / 27

一、  药学监护对象 / 27

二、  药学监护流程 / 28

三、  用药依从性评估和用药指导 / 28

四、  患者慢病管理 / 29

第四章 药品不良反应 / 3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32

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和原因 / 33

一、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 33

二、  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 / 35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和监测 / 37

一、  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 / 37

二、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 39

第四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原则 / 41

一、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原则 / 41

二、  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 / 42

第五节  药物警戒 / 43

一、  药物警戒的定义 / 43

二、  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 / 43

三、  药物警戒的目的 / 43

四、  药物警戒的意义 / 44

第五章 药物相互作用 / 45

第一节  概述 / 45

一、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 45

二、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 / 45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 46

一、  药动学相互作用 / 46

二、  药效学相互作用 / 52

第三节  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与临床对策 / 54

一、  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 54

二、  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对策 / 56

第六章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 58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 58

一、  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58

二、  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 59

三、  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61

四、  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 63

第二节  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 / 64

一、  疾病引起靶点数目改变 / 64

二、  疾病引起靶点敏感性改变 / 64

三、  疾病引起受体后效应机制改变 / 65

第三节  疾病状态下的临床用药原则 / 66

一、  肝脏疾病时临床用药 / 66

二、  肾脏疾病时临床用药 / 67

三、  循环障碍性疾病时临床用药 / 70

第七章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 / 72

第一节  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 72

一、  妊娠期妇女药动学特点 / 72

二、  妊娠期妇女临床用药 / 75

三、  哺乳期妇女临床用药 / 80

第二节  儿童用药 / 82

一、  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动学的影响 / 82

二、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 / 84

三、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 85

第三节  老年人用药 / 86

一、  老年人生理特点 / 87

二、  老年人药动学特点 / 87

三、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 88

四、  老年人应慎用的治疗药物 / 89

第八章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用药 / 93

第一节  概述 / 93

一、  基本概念 / 93

二、  研究范围 / 94

三、  研究方法 / 94

第二节  药物作用靶点基因多态性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 95

第三节  药物代谢酶多态性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 98

第四节  药物转运体多态性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 105

第五节  发展趋势 / 109

第九章 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 / 111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111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和研究方法 / 112

一、  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 / 112

二、  循证医学常用的证据资源 / 114

三、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方法 / 115

第三节  循证医学在药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 / 118

一、  循证医学在2 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 / 118

二、  循证医学在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 / 119

三、  循证医学在恶性肿瘤药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 / 119

四、  循证医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 / 120

第四节  循证医学的局限性和展望 / 120

第十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122

第一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122

一、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 / 122

二、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 / 132

三、  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则 / 134

四、  特殊生理、病理状态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 135

五、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原则 / 136

六、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 137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药效学参数与合理用药 / 137

一、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参数 / 137

二、  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参数 / 138

三、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药效学参数 / 138

四、  依据药动学/ 药效学参数的抗菌药物分类 / 139

五、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药效学参数与给药方案优化 / 140

六、  抗生素后效应对制定给药方案的重要性 / 141

第三节  防耐药突变浓度理论与防耐药突变策略 / 141

一、  防耐药突变浓度理论的提出背景 / 142

二、  防耐药突变浓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 142

三、  防耐药突变浓度的测定方法与研究概况 / 142

四、  基于防耐药突变浓度与突变选择窗理论的临床治疗策略 / 143

各 论

第十一章 常见耐药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 148

第一节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148

第二节  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 / 153

第三节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 156

第十二章 临床常见症状的药物治疗 / 162

第一节  发热 / 162

第二节  疼痛 / 165

第三节  咳嗽、咳痰 / 169

第四节  呕吐、腹泻 / 172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 177

第一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 / 177

第二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 / 182

第三节  癫痫 / 185

第四节  帕金森病 / 191

第五节  痴呆 / 195

第十四章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 200

第一节  失眠 / 200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 / 203

第三节  心境障碍 / 210

一、  抑郁症 / 211

二、  躁狂症 / 218

第四节  焦虑症 / 221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 227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 227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239

第三节  心力衰竭 / 246

第四节  心律失常 / 253

第五节  血脂异常 / 260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 268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268

第二节  肺炎 / 271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 277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284

第五节  肺结核 / 289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 297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 / 297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 / 302

第三节  炎症性肠病 / 307

第四节  上消化道出血 / 313

第十八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 318

第一节  贫血 / 318

一、  缺铁性贫血 / 318

二、  巨幼红细胞贫血 / 321

三、  再生障碍性贫血 / 324

第二节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 328

第三节  白血病 / 331

第四节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340

第十九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 345

第一节  糖尿病 / 345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355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 / 359

第四节  痛风 / 364

第二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 369

第一节  肾小球疾病 / 369

一、  急性肾小球肾炎 / 369

二、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371

三、  慢性肾小球肾炎 / 373

四、  无症状性尿检异常 / 375

五、  肾病综合征 / 375

第二节  急性肾损伤 / 383

第三节  慢性肾脏病 / 387

第四节  肾移植排斥反应 / 394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 399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 / 400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 405

第三节  系统性硬化病 / 411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 / 414

第二十二章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 418

第一节  过敏性休克 / 418

第二节  川崎病 / 421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 423

第四节  过敏性皮炎 / 425

一、  接触性皮炎 / 425

二、  湿疹 / 427

三、  荨麻疹 / 428

四、  特应性皮炎 / 430

第二十三章 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 433

第一节  概论 / 433

一、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 435

二、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 / 437

三、  非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 / 438

四、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 438

五、  抗肿瘤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 / 441

第二节  肺癌 / 444

第三节  乳腺癌 / 448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 / 452

第五节  胃癌 / 455

第六节  结直肠癌 / 458

第二十四章 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 465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 465

第二节  艾滋病 / 471

第三节  带状疱疹 / 476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 479

第二十五章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 482

第一节  念珠菌病 / 482

第二节  隐球菌病 / 486

第三节  曲霉病 / 489

第四节  组织胞浆菌病 / 493

第二十六章 寄生虫感染的药物治疗 / 496

第一节  疟疾 / 496

第二节  血吸虫病 / 499

第三节  阿米巴病 / 502

第四节  猪带绦虫病 / 504

第五节  钩虫病 / 505

第六节  疥疮 / 507

第二十七章 急性中毒的药物治疗 / 509

第一节  常见药物中毒 / 509

一、  阿片类药物中毒 / 509

二、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 510

三、  吩噻嗪类药物中毒 / 511

四、  酒精中毒 / 512

第二节  农药中毒 / 514

一、  有机磷农药中毒 / 514

二、  有机氮农药中毒 / 516

三、  菊酯类农药中毒 / 517

四、  杀鼠剂中毒 / 517

第三节  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中毒 / 518

一、  一氧化碳中毒 / 518

二、  硫化氢中毒 / 518

三、  氰化物中毒 / 519

四、  亚硝酸盐中毒 / 520

第四节  动植物毒素中毒 / 521

一、  毒蛇咬伤 / 521

二、  蜂类蜇伤 / 522

三、  河豚毒素中毒 / 522

四、  毒蕈中毒 / 523

附录1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 / 525

附录2  从身高(cm)体重(kg)折算体表面积(m2)表 / 527

中英文对照索引 / 5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