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7·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liuhuirong 2023-02-07 发布于湖北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感悟】

一、善恶皆我师

有人曾好奇地问子贡,孔子的老师是谁?子贡说:“文王、武王的道,没有被遗弃在地上,还珍藏在人们心里。贤明者得到了大道,普通人得到了小道,谁没有文王、武王的道呢?我们的老师在哪里不能学习,哪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呢?”

孔子师从何人,已经无考,只知道他幼时跟母亲读书识字,学礼仪。孔子悟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着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谦德”。

在《易经》64卦中,唯有“谦卦”皆吉,“空谷藏玉之象 ,虚怀处世之意”, 告诉人只要凡事多谦虚,就不会有凶。

三个人在一起,有人做善事,我跟他学。学了以后,发现自己比不上善人的,证明我自己有恶,我要改掉,然后向善人看齐了,这叫从其善。如果看到恶人他身上的毛病,反观自己,看看我自己有没有?如果我有,我自己要改其恶,通过改自己的毛病,改恶修善,来感化那个恶人。 善人和恶人,不都就是我的老师吗?一个给我做榜样,让我效法;一个让我反省,看看有没有这个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都对我有教育的恩德。

即使一个人身上,他有善的优点,我们要效法;他有不好的,我们反观内省,看看自己有没有,有就改。所以善和恶、贤与不贤,可以就两个不同的人来讲,也可以就同一个人不同的优缺点来讲;也能够引申为任何事当中,善事、恶事,不一定就人而言,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这个包含的范围就广了。原则都是一样,都是用这个方法,见贤思齐,就是向他们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所以善恶皆我之师,你看两方面都是我的老师,我无论遇到善的、还是恶的境界,我都能够提升,所以,这样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而且是很快速的。这是善学。

孔子讲好学,这就是好学,因此,不论什么样的境界来了,他都是提升。

我的学生学了这课后,有几个同学发生了变化,和他们聊天时,他们喜形于色地告诉我:

  以前课上不敢发言的张红同学,我鼓励过她很多次,可她总是很不自信。学习了这一章后,她喜欢上了班里最爱发言的张娜,和她交了朋友,向她学习,渐渐,也成了班上的积极分子。

李磊同学以前写作业很磨蹭,他就暗暗和班上的“快手”张张比赛,果然,速度快了起来,还尝到了写作业快的甜头;

王晓明有一个缺点就是别人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就会很生气,发火。 发现他近来脾气好多了,他说他是跟孔圣人学的,学【6.28】章时,子路不高兴,老师都没有生气。

有进步的这类孩子,是善于学习的,当然,班里还有不善于学习的学生,要靠《论语》的人文情怀和这些善于学习的学生慢慢感化他们。

二、百炼才能成金

庄子讲过一个《叔山无趾》的故事:有一个叫叔山无趾的人,因为早年间犯了过失而被砍去了脚趾。有一天,叔山无趾到孔子门下求教。

孔子正在给学生上课,见叔山无趾来了,就跟他说:“你年轻的时候做人不谨慎,犯了过失,招致了祸患,所以落成今天这个样子。尽管你今天还想到我这里来学习,还有什么用呢?”

叔山无趾听了孔子的话,面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对孔子行了个礼,说:“您说得没错,我确实因为自己从前不懂事而失去了脚趾。现在我找你,是因为还有比脚趾更为尊贵的东西。我今天来向您求学,正是为了保全这种宝贵的内在品德;只要能够让道德修养完整无缺,形体的残缺又算什么呢?我听说苍天广阔,覆盖万物而不挑剔;大地辽远,承载万物而无偏见;我先前把您看作天地一样的圣贤,没想到您竟然是这个样子。我真的很失望。”

孔子听完,急忙作揖行礼,说:“叔山先生,确实是我目光短浅,您快请进,给我的学生们讲讲课吧!”但是,叔山无趾还是离开了。

孔子深感遗憾,回头对学生讲:我今天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怎么能够根据别人以前的善恶来判断呢?像叔山无趾这样一个断了脚趾的人,还知道努力求学以弥补以前的错误,获得更值得尊敬的东西,我们这些是全身之人,我们孰能不进取呢?

即使只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也一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要学习他身上的优点,把他们的教训和缺点当作自己的借鉴,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进步啊!  

我们看,最初的孔子也并不是非常完美的,也会有失误,但他能够马上反省,马上改正。铁经过高温后多次捶打,会把本身的杂质去掉,最终会变成硬度高的好钢材。人也一样,只有不断地去除自己身上的缺点,才能百炼成金。

二、当戒浮躁与傲慢

有人质疑孔子的这句话说:“如果和一个强盗在一起,他也是我的老师吗?”我们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个质疑的人太浮躁,太自以为是——他断章取义,只看到前一句,而没有看到后一句的难能可贵。孔子的这句话不仅是告诫弟子和自己要以善者为师,而且要从不善者的言行中接受教训,避免不再做这样的错事或坏事,这是更高一级的智慧,能够避免灾祸,积累福气,含有深刻的做人哲理。

傲慢心重的人,不能够谦虚好学,所以见到人善和不善,他都不能够虚心学习。因为有傲慢,人家做得好,自己还不服气:有什么了不起?他不是提升自己,而是嫉妒,而是自己在那里分别高下。见到恶的,他看不起,他在那里心中贬低对方,甚至讨厌对方。 你看,善的、恶的都使他堕落,这样子就是不善学了。

所以进步还是退步,全凭人的觉悟。孔子在本章教育我们,待人处事接物应该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之心,否则就很难提升。

因此,学习重要的是要把心谦卑下来,自己不能觉得自己很高,自己觉得高,你就很难进步。我们仔细留意一下,周边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把心谦卑下来之后,我们才能够受教。就好像一个杯子,如果装满了水,你再往里头倒,倒不进去了,因为它满了。 自以为是的、骄傲自大的,就是装满了东西的容器,不能再接受新的教诲了。一定要把自己的杯子里过时的东西空掉。

  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最不容易过关的,是“忠言逆耳”或是有人莫名其妙的冲着自己来,他来障碍我、来毁谤我、来陷害我,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还用孔子这一章的教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怨恨对方,只是反省自己,努力断恶修善,这就是我们修学的境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他真正那个心止于这样的境界当中而不动摇,他能接受考验。

我自己自从学习了这句话,几年来一直在践行,真是收获极大啊!感觉胸怀与能量都扩展了很多!

努力践行本章,真是能给我们增长成长的智慧。只要有心学习,到哪里都有老师!孔子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内心的力量,趋吉避凶都是非常有益的。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