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故宫|慈宁宫花园(1)

 新用户8926AVU2 2023-02-07 发布于北京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们今日介绍慈宁宫花园。

文章图片1

慈宁宫花园鸟瞰

慈宁宫花园位于慈宁宫西南处,始建于明代嘉靖时期,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乾隆年间进行大规模改建,此后虽“颇有更动”,但花园总的规模和布局始终没有大的变化。

文章图片2

慈宁宫花园平面图

花园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50米,总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受礼制、宗法、风水等多种因素制约,园中11座建筑按照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安排,布局规整严谨又略显单调。

文章图片3

园子最南端的太湖石清供假山,象征“寿比南山”之意

为增添山林之趣,花园内莳花种树,叠山垒池来烘托园内气氛。

文章图片4

临溪亭下汉白玉单孔砖石桥

花园南部有一东西窄长的矩形水池,水池上横跨汉白玉单孔砖石桥,桥上建一座南北出阶的亭子,名为临溪亭,与花园南入口、假山以及北部的咸若馆、慈荫楼同处于院落南北中轴线上。

文章图片5

临溪亭北立面

临溪亭始建于明万历六年,原名临溪馆,十一年五月更名临溪亭,顺治年间改设满蒙汉三体文匾额。

文章图片6

临溪亭东侧

根据神宗《胜朝彤史拾遗记》记载,【时已秋节,有铜盎生红莲,莲心抽蕊九,而攒簇四向,如台莲然。上令文书官宋绅传外廷观看,看毕仍送慈宁。上亲率后妃称贺,且赋诗以为太后慈寿之瑞。】,阙产瑞莲事件为李太后日后成为九莲菩萨转世造势。

文章图片7

临溪亭东西两侧的水池

临溪亭东西两侧池畔环以汉白玉望柱栏板,池底铺石方砖,根据《明宫史》记载:“宫后苑鱼池之水,慈宁宫鱼池之水,各立有水车房,用驴拽水车由地灌以运输,咸赖此河(内金水河)。”说明池内曾有活水,并种植莲花。

文章图片8

临溪亭四面开门

亭平面方形,面阔3间,进深3间,四面当中开门,

文章图片9

斜方格槅扇门和斜方格槛窗

斜方格槅扇门各4扇,两侧皆为斜方格槛窗,

文章图片10

黄绿色琉璃花砖

窗下槛墙贴饰精美的双龙戏珠黄绿色龟背琉璃花砖,临水两侧门前加设木护栏。

文章图片11

黄琉璃瓦蓝剪边攒尖顶

屋顶为四角攒尖式样,黄琉璃瓦蓝剪边,檐下施斗栱。

文章图片12

外檐绘双行龙枋心和玺彩画

外檐绘双行龙枋心和玺彩画,内檐绘龙凤和玺彩画。

文章图片13

绘燕尾轱辘片金井口天花

亭内金龙藻井海墁软天花,平顶棚,满绘彩画。藻井外仿绘燕尾轱辘片金花卉井口天花,支条刷绿,做玉堂富贵图案。

文章图片14

亭内仿绘青地沥粉贴金盘龙藻井

中央部分仿绘宋式斗八藻井,中心明镜部分仿绘青地沥粉贴金盘龙图案,背版部分仿绘绿地行龙,斗八随瓣方部分仿绘金琢墨攒退祥云纹。

文章图片15

慈宁花园临溪亭内陈设玻璃塔

据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报告所记,亭内陈设供桌、佛龛、佛像,并有一对高达两米的玻璃塔。

文章图片16

临溪亭前香炉

亭内何时改为佛堂并未有相关档案,从现存文物推断应该是光绪时期在慈禧太后授意下布置,现将亭子恢复成观赏功能。

文章图片17

花园东南角的庑房

从《乾隆京城全图》上记录,亭的东西两侧原有翠芳亭、绿云亭,现变更为面阔5间的庑房各1座。花园的东南、西南两隅原各有井亭1座,绿云亭内流杯渠之水即从东南井内引出。

文章图片18

亭前花卉

亭南北各有一座须弥座式砖砌花坛,高1米,6.5米见方,北花坛种牡丹、南花坛种植芍药。

文章图片19

花园下阕

花园南半部为下阕,以临溪亭为中心,突出“九如”,祝愿太后“九如凝釐”,禧庆频频来临。

下期介绍花园北半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