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气候与古代农业的关系,气候的冷暖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东西二王 2023-02-07 发布于重庆

原创2023-02-05 21:00·荣兮说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根据《中国日报》发布的海洋观测数据,2019年是有史以来地球海洋温度最高的一年,这一年中全球海洋增加的热量总和,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36亿倍。

海平面上涨、二氧化碳排放、冰岛一座存在数千年的冰川消融殆尽……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地球。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全球变暖必将危害到人类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兴衰几乎决定着国力的强弱与王朝的更迭。

根据历史学家的分析,发现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如战争爆发、人口增减、朝代更迭等,都与那一时期的气候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气候对农耕区分布的影响:年均气温升降一度,王朝命运天翻地覆

经过地理与历史学家的合作研究,已经概括出我国过去两千年中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以及冷暖波动的基本特征。

自秦汉以来,中原地区一共经历了四个暖期和三个冷期,暖期包括秦汉、隋唐、宋元和民国,冷期包括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明清。

我们惊讶地发现,暖期下的王朝大都繁荣昌盛,而冷期则相对分裂动荡,难道王朝兴衰的奥秘就藏在气候的变化当中吗?

自河姆渡、半坡聚落文明开始,中国人依托长江黄河形成的“南稻北麦”特点就已经初步定型,相对来说不确定性较大的区域,位于北方的农牧交叉地带。

这里的畜牧业和农耕区相互重叠,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每逢暖期、冷期更替之时,这里的农耕区域分布往往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秦汉时期气候相对比较温暖,冬天的平均气温为0.4℃,比现在约高1.3℃。

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秦汉两朝的农业水平进步很快,农耕种植区域也大面积拓展,一直向北延伸至河套一带。

历史学家认为,春秋战国时开始修建的万里长城,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古代农耕区的分割线,其位置在后来的变化,则体现了古代农耕规模的收缩。

魏晋南北朝开始,我国整体气候步入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冷期,前后长达近四百年,冬季平均温度比今天低0.5℃。

寒潮的最低谷位于南北朝中期,平均气温比当前低1.3度。极寒天气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游牧民族极不友好,推动鲜卑、匈奴等部落向南迁徙占据中原,引发中原大地政权割据、战火纷飞。

与此同时,中原大地上的农耕区整体向南移动,连畜牧业也悄然进入了东北平原,导致原本是农耕区的地方,很多都变成了畜牧区。

隋唐时期的气候逐渐回暖,冬季平均气温比今天高出0.3℃,农业再次出现欣欣向荣的面貌,有力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也相继出现。

这一时期,突厥等北方少数民族也少有南侵,长久居住在边塞地区勤事农耕畜牧,与中原政权相安无事,双方的贸易文化往来也日益密切。

安史之乱不仅是大唐盛世由盛转衰的历史拐点,也刚好是自然气候开始降温的时期。唐末至五代十国,我国的年均气温不断下降,中原大地也逐渐进入了一个分裂动荡的年代。

党项等北方游牧民族,将畜牧范围不断向东南方向拓展;陇东、陕北等地也被吐蕃占据,用来发展畜牧业,中原人民的耕地面积不断遭到挤压。

宋元两代,气候再度回暖,冬季平均气温与隋唐时大致相当,农业发展也相应出现向好的趋势。

两宋时虽然国土疆域大幅缩水,但仍凭借精耕细作的农业革命,成为当时放眼全球最富庶的强盛帝国。元朝的农耕面积不断向北方扩张,至公元1283年,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宁夏一带。

明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终章,也是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冷期。长城以北常年天寒地冻,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被迫南迁。

所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耐寒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得到普及,所以这一时期的农耕地范围,并没有受到气候变化太大的影响,中国人口也处在一个高速膨胀的阶段,较宋朝时翻了一番。

二、气候对农作物耕作的影响:南北水稻作物种植的产量和兴废

研究气候对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除了农耕区分布的变化之外,农作物耕作的标准和兴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我国古代,不论长江南北,水稻永远是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直到今天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仍然以大米为主。北方降水较少、寒冷干燥,对于水稻作物种植的影响尤为明显。

(一)北方水稻作物的种植兴废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较为落后,自然环境对农耕文明的影响比今天要大得多,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历史局限,水稻作物在古代北方始终没能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秦汉时期,得益于气候变暖,北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迎来绝佳契机,水稻的种植面积相较先秦时有了大幅上涨。

汉武帝即位后,十分重视人工渠灌水利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水稻种植的普及。然而到了东汉年间,连年战乱对黄河流域的水利项目造成极大破坏,水稻种植的发展陷入停滞,后又经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动荡的局面,直到隋唐恢复大一统后,才终于得到修缮和恢复,加之暖期的到来,为水稻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唐末五代,中原气候再度变冷,黄河流域的水稻种植面积大幅缩水,黄淮一带的水稻产区几乎常年处于荒废状态。

到了北宋时期,朝廷为了鼓励农耕,颁诏减免土地租税,并下大气力奖励垦荒、兴办水田,水稻种植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明清两代,随着小冰期的到来,黄河区域的水稻生产逐渐陷入颓势,不仅种植面积较小,且大都零散地分布在各个区域,无法形成统一的大规模种植。

为了满足王畿的粮食供应,明朝政府曾在北京城近郊兴办水田,无奈气候太过干冷,水稻产量入不敷出,最终只得放弃。

雍正年间一度在河北等地尝试开辟水田,但持续时间很短,荒废之后旋即变成旱田。包括清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也曾向朝廷上书发展水稻,同样收效甚微。

(二)南方水稻作物的标准变迁

相较北方而言,南方温暖潮湿、四季如春,具备种植水稻的天然优势,因此很早就发展出了先进高效的“双季稻”。

我国关于“双季稻”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当时正处在古代气候的温暖期,尤其是南方的东部区域,水稻种植出现了可喜的“一年两熟”。

勤劳智慧的广大农民对“一年两熟”加以改良利用,大大提高了全国的粮食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但是到了唐末以后,气候变得十分寒冷,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逐渐缩短,很多地方甚至全年颗粒无收。

南宋开始,我国气候再次迎来暖期,南方水稻的精耕细作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首次出现了“一年三熟”的情况。

明清期间,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种植面积大幅缩水,由于冬季的提前到来,播种变得十分艰难,水稻的成活率骤降,经常是辛辛苦苦培育了一年,到头来收获的很多都是空壳。

(三)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现代科学发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年平均气温每上升1℃,降水量增加100毫米,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平均增加百分之十。

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历史学家推算的数据,我国古代冷期的平均农业收成只有68%,而暖期则为86%。

其中明清时期的粮食产量虽然也有小幅提高,但主要是出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三、气候变化影响农业发展的启示:农业兴衰的晴雨表,王朝更迭的风向标

经过比较我国古代自秦汉至今的气候变化,以及农业发展盛衰的规律,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自然环境下,气候发生一点微妙的变化,就可能对整个农业的生产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

就整体趋势而言,暖期有利于农业发展,而冷期则不利于农业的进步。

在秦汉、唐宋等气候较温暖的历史时期,中原的耕种区域、畜牧区域都会向北移动,农业面积得到扩张,农作物的生长时间得以延长,粮食产量就会增加,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为经济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反之,在魏晋、五代等寒潮来袭的时期,农作物产量就会下降,引发一系列的天灾战乱、人民起义。

南北水稻作物种植的演变,是古代粮食生产受气候影响的一个重要例证。

在气候温暖的年代,黄河区域单一季度的水稻种植欣欣向荣,长江两岸的双季稻、三季稻纷纷涌现,加上朝廷对于水利基建的重视,水稻产量和种植面积大幅提高。

相反,当年均气温较低时,南北水稻的种植就会呈现面积缩水、分布零散的局面。

在古代农业社会,农业发展的兴衰几乎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前途命运,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自然气候的变化,并不仅仅对农业产生影响,更是国力强弱、王朝更迭的风向标。

值得一提的是,气候对古代农业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还要综合农耕技术的发展、特定的政治生态、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结语: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已经具备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在研究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方面,已经掌握了完备的第一手资料。

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不仅能够左右农业兴衰,同时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

1、《史记》

2、《宋会要辑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