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春节行(三)宣城的“江南诗山”,名气很大,只有三百米高

 不杂书屋 2023-02-07 发布于江苏

敬亭随想

经过宣城的时候,高速公路上有敬亭山风景区指示牌,我立刻就想起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李白是“诗仙”,很多诗都写得仙气飘飘,但在这首诗里,他是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

敬亭山古称昭亭山,是宣城人引以为傲的一座山,别看海拔只有三百米,名气却很大,这要归功于两个人——南齐谢朓和唐朝李白。“宣城谢朓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谢朓曾做宣城太守,一首诗就是《游敬亭山》,如今,这首诗刻在翠云峰的一块大石上。李白呢,就更了不起了,《独坐敬亭山》使敬亭山声名鹊起,引来王维、韩愈、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等一众大家吟诗作赋,敬亭山因此成了大名鼎鼎的“江南诗山”。

敬亭山脚下,诗山牌坊高大而雄伟,浓缩着徽派建筑之美与敬亭山诗意文化,是敬亭诗魂所在;牌坊上,题刻历代诗人的诗句,山还在远处,我已肃然起敬。向前走,李白塑像迎面而立,背负双手,抬首苍穹,我仰望塑像,觉得他的神情里更多一些“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意味,与“独坐”没有太多的关联;再一想也对,正是因为在京城得罪了权贵,李白才被赐金放还,他“一生俯首谢宣城”,所以追寻谢朓的踪迹来到了宣城。

从山脚上行,路过广教寺双塔,这是建造于宋代的古塔,塔内还有苏东坡抄写的经文。广教寺多次经历战火,最终化为废墟,如今已择地另建,气势宏伟,遗址上只留下山门前的双塔,在冬日暖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娴静。

敬亭山在双塔前方不远处,时值冬季,山上没有花红柳绿,很多树都是光秃秃的,那些刻在石崖石碑上的诗更加醒目,“古昭亭”也愈见苍凉古朴。它不高大,也不壮观,它在这儿已有四百年之久,周身爬满了苔藓,柱体斑驳,横额上“古昭亭”三个字也风化漫漶,模糊不清,这大概是敬亭山留存下来的唯一古迹了。

古昭亭下,一片青翠的竹林中,一尊白色的古装女子塑像亭亭玉立,底座上刻着“玉真公主”四个字,虽是道服素颜,依旧透着皇家的雍容华贵。是她向哥哥唐玄宗推荐了李白,在“赐金放还”的事情发生后,她为寻李白,竟离开京城,远赴敬亭山修道,终老于此;山谷下,只见李白斜卧“相思泉”边,含情脉脉地对着石壁上的玉真公主,那句“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的诗句算是两人关系的生动注脚,但这终究是杜撰,当不得真。

从相思泉登阶数十步,就是石涛纪念馆,大明王孙在国破家亡之后,隐居敬亭十五年。我猜想他那些流传千古的画作大多是出自于敬亭山的,他曾说“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山水画中的杰作,敬亭山有大小六十余座山峰,十五年,应该也被石涛搜尽了。

石涛纪念馆之后是三百米的陡坡,“太白独坐楼”就在山腰处。楼前远眺,只见林壑幽深,茶园青翠,古人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虽然眼下蛰虫休眠、江山沉寂,可春已不远,满山生机一触即发。当年李白独坐在此吗?或许吧,因为后人在此建了“拥翠亭”,并立碑记事,清代又改建为太白楼。如今大厅内有李白“独坐”木雕,目光望着远处,好像与敬亭山相互对视,我仿佛听到他正在吟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李白曾七次登临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一般被认为是他的晚年之作,人生的最后时光,他是落魄的,“安黎元、济苍生”的理想早付之东流,甚至连安身之地都没有。敬亭山上,鸟儿飞着飞着,最后都飞走了;白云飘来飘去,最后也飘没了;只有敬亭山一动也不动,他和它孤独地望着彼此,寻求着那一点点安慰,最终,一生狂傲不羁的“诗仙”在自然的怀抱里还原为一介怀才不遇的书生。

诗山牌坊一背面

诗山牌坊二 背面

双塔石碑

另建的广教寺

三百米陡坡上仰望太白独坐楼

独坐楼前茶园

扫码即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