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养的迷思》:放下焦虑,孩子的人格和教养方式关系不大

 不忘童心 2023-02-08 发布于河北

最近读了一本在教育界颇受争议的书——《教养的迷思》。在本书中,作者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


01



近几年来,我们听到过太多所谓的育儿理论,这些理论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如果父母不怎么怎么样,孩子就会怎么怎么样。教育学家们试图用从青少年犯罪心理来推导教养的重要性。可是这样真的对吗?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疑惑,我们学数学的时候都学过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假设A是条件,B是结论,设C、D分别为A、B所描述对象的集合,则有下列定义和推论:

(1)由A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2)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由A不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如果说那些有犯罪经历的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都比较极端,都有身体虐待或精神虐待现象,那么只能说青少年犯罪是父母虐待的充分条件,至于必要不必要,是需要用更严谨的科学实验来验证。但是仅凭这一条“充分条件”,就认定严厉的教养环境,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而培养一个人格不健全的孩子,甚至有犯罪倾向的孩子,是不是不够严谨。同理,如果仅凭这一条“充分条件”,就认定宽松平和的教育环境一定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是不是也不够严谨。

我举几个例子来佐证,这几天我一直在听《傅雷家书》。傅雷是我国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这本家书主要摘录了他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从书中可以看出傅雷对傅聪相当之严厉、严厉到虐待的程度,“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是傅雷在家书中的原话。但傅聪是一个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有报道称傅聪在生活中儒雅稳重、慈眉善目,虽然一生结过三次婚,但与最后一任妻子共同生活40余年。

另两个例子我们大家比较熟知,一个是朗朗,一个是周杰伦。朗朗的父亲和周杰伦的母亲在他们小时候对他们弹琴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两个人几乎没有过童年。但是两个人长大之后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活也非常美满(当然,也不排除日后会打脸),而且不约而同地感谢父母小时候的严厉。

在我国李玫瑾老师的观点盛极一时,但是我个人感觉李老师的理解可能有些片面,李老师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看到这些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如果仅对青少年罪犯的家庭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就得出假设青少年罪犯的父母个性平和、教养得当,他们就不会犯罪?对有过既成犯罪事实的人来说,假设的理论是支撑不住的。如果对青少年罪犯和家庭教养进行研究,仅能得出犯罪行为和家长极端教养方式有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02



谈完自己的思考,再来看看《教养的迷思》这本书的观点。

    这本书包括你没有见过的三个命题。

命题1是父母没有能力塑造核子的人格。在人格方面,孩子与父母相像有两个原因: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因为同属于一种文化或子文化。

命题2是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

命题3与类化有关。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认为行为方式,以及与行为方式相关联的情感,会从一个社会情境迁移到下一个社会情境中。根据命题3,这个假设是错误的。一个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有相同的行为模式倾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基因的作用。你的基因与你如影随形,但是你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相处时习得的行为模式,只有当你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有用的。孩子不会被迫将以前习得的行为吃力地带到新的情境中,他们完全有能力根据目前的环境习得新的行为。当人们总结我的理论时很少提到命题3,但我认为这是我的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的观点被媒体总结为以下几个字:“家长不起任何作用。”家长当然起作用!但是他们在哪里起作用?如何起作用?我对“哪里”问题的回答基于命题3:家长在家里起作用。我对“如何”问题的回答是,关系对所有的人类都起作用。

总结来说,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成人后的人格影响很小。那人格到底和什么有关呢?就是基因+环境影响。这个环境主要是群体环境,在当今社会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同辈群体环境

基因的影响非常好理解,有些孩子天生就有音乐和数学天赋。比如北大的出圈老师韦东奕,父亲19岁就考取了山东大学数学系,父亲本身就有基因优势,孩子又继承到了父亲的良好基因。中国有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其实就阐述了基因和本能的作用。那些犯罪的青少年,有没有可能他们本身的基因就让他们富有攻击性,而他的父母或祖辈也有类似的基因。

说到基因,如果家里有多子女的,可能会发现,即便是同父同母,几个孩子的性格也千差万别。即便是同卵双胞胎,基因只有细微的差别,性格也不完全一样。


03



接下来说一下环境的影响。朱迪斯还举了一个口音的例子,比如移民家庭的父母即便在家里跟孩子说母语或有口音的英语,孩子在家里的口音却不会带到同辈环境中。我有一个表姐,婚前一直在河北老家,婚后和老公生活在北京,孩子出生在北京,在北京上学期间我经常去他们家,那时孩子刚上幼儿园。小姑娘虽然小,但是一开口就是一个小京片子。河北人说普通话,虽然也算比较标准,但是仍然与本地北京人有区别,小姑娘却一点儿也不像我和表姐的口音。这只是一个非常显化的例子,用意旨在说明同辈群体对孩子的影响。之前在公众号推荐过一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勇敢做自己——心理认同绘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为什么小女孩明明很爱吃豌豆,却说自己不爱吃,因为她想融入班级,想融入那个不爱吃豌豆的团体。人类从狩猎时期就是群居动物,一个族群多少都会有一些“共性”,比如共同的信仰。这些共性是支撑一个族群团结发展的重要元素。

而现在孩子们从小就要经历漫长的学校时光,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之前,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跟同辈群体待在一起,同辈群体对孩子的影响就非常重要。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社区文化或者说群体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从古至今有之。由此看来,这么多人挤破脑袋想让孩子进入“学区房”,进一所学习氛围好的学校,就不难理解了。


04



这几年有很多理论将自己一生的不幸就归咎于原生家庭。这种论调挺可怕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在朱迪斯的观点里,当一个人去看心理治疗师时,很多心理治疗师会把问题归咎于他们的父母。可是这就如同出庭时,法官只听从了原告方一方的控诉,却没有听被告方的答辩。这样盲目地结论不一定是对的。

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孩子的母亲,通常都有两副面孔,对待调皮的孩子是一副面孔,对待敏感的孩子又是另一副面孔。所以孩子认为的不公正对待或者来自父母的伤害,到底是父母造成的还是孩子本身导致的,难以确定。

那么原生家庭到底怎样影响我们呢?朱迪斯认为,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仅在家庭环境中起作用。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一个孩子在家里的表现通常跟在外面不一样,不论他是3岁还是30岁。又或者一些人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相处之道,会不自觉地将父母的相处方式带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当然基于基因的理论,有一部分影响可能也是基因所致。

结语



这本书翻译得并不是很好,重复内容有点多,论点也有些啰嗦,很多地方读起来很吃力,断断续续读了大半年。有人反应这本书的理论支撑并不太坚实,但是这本书的理念,却跟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比较契合,所以我读完了整本书。

现在铺天盖地的育儿理论,都将孩子的缺陷归咎于父母,我特别不认可这种理论。如果有一套可复制的育儿模板,那为什么几千年来都没大批量成功应用和复制。生物多样性是这个世界的特点,孩子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更欣赏“因材施教”的理念,尊重每一个个体,顺应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去养育。

对我来说,这本书可以让我放下焦虑,以自己的方式来养育孩子。或许有些家长看完以后会迷茫,那家长到底还能做什么?只要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以父母和孩子都舒适的方式来相处,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做的,未婚的话慎重择偶(基因很重要),已婚的话尽可能为他/她寻找一个氛围好的社区环境。总之,不要再因为自己偶尔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或者偶尔一次打了孩子或偶尔和配偶吵架而自责,对于铺天盖地的教养假设和育儿理论不要尽数相信。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读书和育儿感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