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斌:君王如何强制牵着百姓胳膊呢?——《道德经》​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张志斌666 2023-02-08 发布于山西

大斌小课 成长赢丨 发起人  张志斌 

这是张志斌公众号的第1226日更原创文章

《道德经》之前自己一章一章写过一遍,感觉收益很大。

那为什么一句一句的写?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道德经》,也想学习,但是就是读不太明白,我来给大家探索一下小白如何读《道德经》的方法。

遇到读不懂的时候,也正常,我们可以略过,然后慢慢一遍一遍继续读。希望我有机会能陪着你读完《道德经》,开启经典阅读之路。

《道德经》是一本值得大家用一生来读的书,如果你还没开始,希望你也可以开始读起来;如果你已经在研读,希望你能不断的深入。

参考白云先生《老子之道》、南山空同《道德图》、韩鹏杰《道德经说什么》等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无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释义】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今天开始是德经的部分。道,主要侧重讲的是圣王经世济民的原理和方法。在德经的部分,则是侧重具体的运用和操作。

什么是德呢?德,万物之所府。道生万物,万物不离其宗,则能体道。德府万物,万物不离其本,则能用道。道和德,是宗与本、体与用的关系。

上德不失德,是以有德。上德指天德,不德,指自然之教,府万物,蓄万物,对万物不加以宰制和教导。正因为君王遵奉天道,不以人智来教导天下,所以才能具备上德,也就是天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指人之德。人以智慧教导天下万物如何生活,对万物加以宰制和说教,行有言之教,这是不失人之德。正因为这样不失人之德,所以这样的君王,就不具备天德。

这段话,不仅对君王治理天下是如此的道理。对应在寻常人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再通俗地讲,上德就是不会经常告诉人、规劝人你应该如何如何。因为天地都不曾言教于人,人又凭什么言教于人,并让别人遵循他的教导呢?这是不合法的、不合道的。所以上德不会经常劝诫教导别人你应该如何如何。这才是有德的表现。

反之,则是有些人特别喜欢规劝别人和教导别人,他们有一万种“你应该”让你去遵循他的教导,按照他们的私人之德去生活。这样的德,都是下流低级的德行。生活中,经常看到这种人,学了点道理,就经常用自己的生活准则去要求和束缚别人。这都是无德的行为。




【释义】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无为,上德之君配天下,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无以为,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有所为,是说有多秉持,秉持人智伪巧之道。圣人无所为,道至虚至静,所以持无可持,人不持道,道自化万物,故圣人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秉持人智伪巧之道治天下。按照自己所制立的法式,宰制教导天下万物应该这样那样地去生存,这是有以为。




【释义】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德为天德,下德为仁德。在仁德之中有可以进一步分为上下,人德之上为仁,人德之下为义。

上仁,指人德之上者。为之,以人德教化天下。无以为,只是教导百姓,要互相亲仁,让百姓自觉地区遵守仁的教化,但不会强制百姓如何去做。




【释义】

上义为之而无以为

百姓自觉自发地互相亲仁,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多人是做不到这样的。对于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办呢?只能规定好什么是仁的,什么是不仁的。总的来说,仁和不仁的分界是这样的,爱人是仁,害人是不仁。制定好标准的仁的规范,自觉遵守这个人的规范的人,为上义。忤逆这个仁的规范的人,为不义。




【释义】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君王认为,制定好仁的伦理规范,人们就能根据规范,自觉地趋向义举,规避不义之举,并且人人都能自觉捍卫这套理论规范和准则。这依然还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很多人不会有这么高的自觉性,他们还是会僭越违逆伦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君王只能通过日常繁复大量的练习,让人们在礼乐中被动地塑造成符合仁义伦理规范的人。这就从自觉领会,变成了被动塑造。

上礼为之,人们只要按照既定的流程演习和遵循礼乐,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符合了伦理的人。至此,仁义本身则被遮蔽了。君王制定了这一套规则,而人们表现得不积极相应怎么办呢?于是,出现了莫之应的情况。

没办法,君王所立的礼制,只能拉着百姓的胳膊,让他们这样做。攘臂,撸起袖子,露出胳膊。扔,强行牵引之意,这里不是指把人扔出去的意思。如果百姓不积极响应君王所立的礼制怎么办呢?君王就会强行牵着百姓的胳膊,让他们必须得如此。




【感悟】

君王为了让百姓按仁义的方式行事,制定了很多规则,让百姓去按此执行,如果百姓不执行,君王会强行牵着百姓的胳膊,让你执行。

我们从字面意思看到的是这样的意思。君王如何强制牵着百姓胳膊呢?因为不可能君王拉着每个百姓的胳膊去执行,这是一种状态。在现实中如何完成牵胳膊的状态呢?对于一些不仁不义程度大的内容,比如坑蒙拐骗、杀人放火,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来执行,这个有比较强的强制性。对于仁义程度没那么大的内容,君王会用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同时还会用塑造典型的方式,告诉百姓什么是好的,引导百姓向好的方向迈进。比如各种模范、销售明星、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君王或许就是这样牵百姓胳膊的吧!学习经典,让我们联系实际,提升我们的思考深度,这就是一种练习。

每天进步一点点,明天继续!

多学古人经典,链接古人智慧,开启我们的智慧成长之路!

已写过的内容,您点开以下章节即可跳转链接

张志斌读《道德经》章节目录: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2122232425
2627282930
3132333435
3637383940


对于《道德经》 这一话题,欢迎一起在评论区交流哦~

为了你能找到我,欢迎你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