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新纳入病种)-2023年第5版WHO淋巴造血肿瘤学习笔记

 明哥病理芳草地 2023-02-08 发布于山东

        这是2023年第5版WHO淋巴造血肿瘤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最新分类,新纳入了Rosai-Dorfman病和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1.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与髓系肿瘤相关的成熟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增殖

          母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二、朗格汉斯细胞和其他树突状细胞肿瘤

          1.朗格汉斯细胞肿瘤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肉瘤

          2.其他树突状细胞肿瘤

          未确定的树突状细胞肿瘤

          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

          三、组织细胞/巨噬细胞肿瘤

          1.组织细胞性肿瘤

          幼年黄色肉芽肿

          Erdheim-Chester病

          Rosai-Dorfman病(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淋巴结病)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组织细胞肉瘤

         今天介绍一个WHO新增病种-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定义: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ALK-positive histiocytosis)是一种缺乏高度细胞异型性的组织细胞肿瘤,以ALK(间变淋巴瘤激酶)免疫反应性为特征,通常是由于ALK基因重排引起的。

        ICD-O编码

        9750/3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ICD-11编码

        EK 92恶性潜能不确定的组织细胞增生症

        相关术语

        可接受:ALK相关组织细胞增生症,ALK重排组织细胞增生症

        定位

        累及全身造血系统的多系统-累及肝脏、脾脏和/或骨髓,但可能累及其他部位,如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多系统,肿瘤累及两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常见的受累部位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骨、肺和皮肤。单系统-肿瘤累及单个器官系统,伴单发或多发病变。常见的受累部位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皮肤、乳腺和软组织。

        临床特征

        多系统全身性疾病表现为肝肿大和/或脾肿大、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婴儿,但不发热,有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患有多系统(其他)或单系统疾病的患者表现出与受累部位相关的症状,如肿块。神经系统受累常见,表现为癫痫、头痛、呕吐、共济失调、低渗、阵发性神经系统症状、三叉神经痛和复视。

        流行病学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较为罕见。多系统系统形式发生在婴儿期,而多系统(其他)和单系统形式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包括儿童和成人。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病因学:未知。

        发病机制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细胞起源尚不清楚,然而,该病所显示的表型与幼年黄色肉芽肿病变家族极为相似,幼年黄色肉芽肿病变家族被认为源自一种长寿的造血干细胞,正如在Erdheim-Chester病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所研究的那样。与其他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一样,一小部分病例显示与淋巴样肿瘤有谱系关系,例如存在克隆性IG基因重排。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以ALK基因易位为特征,最常见的是KIF5B外显子24与ALK外显子20融合。不常见伴侣基因包括CLTC、TPM3、TFG、EML4、DCTN1、COL1A2、TRIM33。ALK基因重排可导致许多不同的信号通路激活,包括MAPK通路,这可以从频繁的磷酸化ERK阳性染色中得到证明。

       大体表现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肿瘤性病变界限不清或边界不清,切面呈黄白色。

        组织病理学

        组织细胞可以呈现不同的外观,包括大卵形(“上皮样”)细胞、泡沫细胞和梭形细胞,这些细胞的比例变化很大。它们不表现出明显的核多形性,有丝分裂活性低。大椭圆形组织细胞核轮廓不规则,有凹痕、不规则折叠状、深裂或分叶状、染色质细、核仁小;偶尔的细胞可以是多核的。它们具有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可显示细小的空泡化、含铁血黄素沉积和吞噬含铁血黄素。泡沫型组织细胞有丰富的多空泡状细胞质,细胞核常呈不规则折叠。可见混杂的杜顿巨细胞。梭形组织细胞在乳腺肿瘤中特别常见,可能呈束状或层状生长模式。这些细胞有细长的细胞核,核膜光滑或有凹痕,胞质嗜酸性。

        在肝脏,组织细胞浸润肝血窦和门静脉束,并可融合成小结节。组织细胞体积较大,细胞质嗜酸性,可能难以与肝细胞区分。如果存在骨髓浸润,范围从细微到斑片状,特殊情况下,可广泛累及。

        受累皮肤显示无边界、非亲表皮性浸润,包括组织细胞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一些例子在形态上与幼年黄色肉芽肿难以区分。其他受累组织表现为局限的或浸润性团块形成的病变,包括非典型组织细胞聚集和片状。

        免疫组织化学

        根据定义,组织细胞(包括泡沫组织细胞)呈ALK阳性,呈细胞质型,很少呈膜型或高尔基点型,但几乎从未呈核型。ALK免疫染色有时表现微弱和局灶性。CD68、CD163、CD14、CD4、溶菌酶等组织细胞标志物阳性。一些病例显示S100蛋白、cyclin D1或OCT2阳性,Fascin和XIIIa因子通常为阳性,而CD30、CD1a和langerin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

        鉴别诊断:参见“Rosai-Dorfman病”章节中表2。

Table 2:RDD与其他组织细胞病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学研究

特征

Rosai-Dorfman 病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Erdheim-Chester病

ALK+组织细胞增生症

年龄、性别和种族倾向

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 

男:女,3.2:1

非洲裔

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 

男:女,3.7:1

北欧血统

成人(55-60岁);在儿童中罕见

男:女:3:1

无种族倾向

全身形式发生于婴儿;多系统和单系统形式发生在广泛的年龄范围内(儿童和成人)

女性〉男性

无种族倾向

发病部位

淋巴结(大多数)和/或结外部位,包括皮肤、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和软组织;在单个器官中较少见。

孤立性、多发性或播散性。骨骼(颅骨、股骨、椎骨、骨盆、肋骨)、皮肤和软组织;较少见淋巴结;性腺和肾脏保留

局部的或散布的任何器官或组织;骨骼>95%;心血管>50%;中枢神经系统和腹膜后20-30%;皮肤为主。

包括肝脏、脾脏、骨髓和/或其他部位,如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多系统和单一系统的形式可以涉及许多不同的部位,最常见的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皮肤、乳房、骨骼和肺。

病变细胞

大的组织细胞,有圆形到椭圆形的泡状核,核仁突出,丰富的苍白胞浆,边界不清楚和伸入现象;极轻微异型性和有丝分裂活性(Ki-67〈10%)。

椭圆形组织细胞,细胞核有核沟、折叠状或叶状,染色质细腻,核膜细腻,核仁不明显,嗜酸性胞浆适中;虽然有丝分裂丰富,但异型性很小。

组织细胞,单个小细胞核和泡沫状,偶见嗜酸性细胞质;常见的Touton巨细胞。

大组织细胞,核不规则折叠,染色质细,胞浆丰富,嗜酸性,有时有轻微的伸入现象。组织细胞可呈梭形或泡沫状,伴或不伴混合的Touton巨细胞。

免疫微环境t

浆细胞,淋巴细胞,较少见的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缺失

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小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

小淋巴细胞,浆细胞

免疫组织学分析

S100、OCT2、pERK、cyclin D1阳性,CD14、CD68、CD163不同程度阳性;缺乏CD1a、CD207、BRAF V600E突变蛋白

S100、CD1a、CD207、CD68、CD163阳性,通常为BRAF V600E突变蛋白阳性

CD68、CD163、CD14、XIIIa因子阳性,通常为BRAF V600E突变蛋白阳性;缺乏S100蛋白(罕见阳性)、CD1a、CD207

ALK(细胞质或膜性)、CD68、CD163、XIIIa、S100蛋白阳性(50%);缺乏CD1a、CD207、BRAF V600E突变蛋白

基因改变

MAPK/ERK通路突变(40-50%):KRAS、NRAS、MAP2K1、ARAF和CSF1R;很少有BRAF p。V600E突变

BRAF p.V600E、MAP2K 1、ARAF突变;可能存在IGH、IGK、TCR基因重排

BRAF V600E、MAP2K1、KRAS、NRAS、ARAF、PIK3CA突变

K1F5B::ALK基因融合占多数

        细胞学

        根据细针活检很难做出明确的诊断。

        诊断分子病理学

        证明ALK易位是有帮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很难证明,特别是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

        必要的和理想的诊断标准

        必要诊断标准:

        无高度异型性的组织细胞聚集和片状组织浸润

       2种或以上组织细胞标志物(CD163、CD68、CD14、CD4、溶菌酶)阳性

        ALK免疫染色阳性(尽管有时为局灶性和弱染色)

        理想诊断标准:

        显示不规则核折叠的组织细胞

        ALK基因易位(有限标本除外)

        预后和预测

        而患有多系统全身性疾病的婴儿在化疗后往往会自发消退或缓解,支持性治疗必不可少,疾病进展在极少数情况下可导致死亡。

        多系统(其他)疾病可能受益于全身化疗,但耐药经常发生,ALK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可能更好地实现持久反应,结果通常是有利的。

        单系统受累可在手术消融后治愈,如皮肤、软组织、乳腺和CNS限制性疾病,但不完全切除或不可切除的肿瘤可能需要全身或靶向治疗。

        以下图片均来自2023年第5版WHO淋巴造血肿瘤分类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章节,供读者学习,提高认识。

图1:(T2加权脂肪抑制)MRI图像显示肝第三段高信号局灶性病变。

图2:累及肝脏的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使血窦扩张。它们是单核或多核的。我们看到了伸入现象。肝细胞可通过其圆形细胞核和染色更深的细胞质识别。

图3: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累及肝脏。ALK免疫染色显示肝组织细胞浸润,单细胞在肝窦内,门静脉束聚集。

图4:ALK+组织细胞增生症:细胞学标本,组织细胞大,有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此细胞有多个核,有些呈不规则的折叠,伸入现象也很明显。

图5:ALK+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髓受累,以轻微的受累为主,在整个活检过程中,只有少数非典型的组织细胞(右上视野)存在。

图6:累及皮肤的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真皮内可见非典型组织细胞的无边界结节性浸润

图7:累及皮肤的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核有核沟或肾形。

图8:累及皮肤的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的真皮浸润多呈泡沫状,散在分布有Touton巨细胞。本例在形态学上使人联想到幼年型黄色肉芽肿。

图9:累及乳腺的ALK+组织细胞增生症。在本例中,梭形的组织细胞与卵圆形组织细胞混合,梭形的组织细胞核呈不规则折叠。

图10:累及乳腺的ALK+组织细胞增生症。梭形的组织细胞具有细长的核,核轮廓光滑或有凹痕。

图11:累及乳腺的ALK+组织细胞增生症。在免疫染色中,梭形的组织细胞为ALK阳性,在细胞质中观察到点状斑点,这是显示KIF5B::ALK融合的肿瘤的特征。

图12:ALK+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肝脏。肝血窦内的组织细胞为大细胞,具有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它们显示不规则的核凹痕和折叠,染色质也很细腻。

图13:累及肝脏的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些组织细胞具有丰富的泡沫状细胞质。

图14:脑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ALK::KIF5B融合)。组织细胞在Virchow-Robin间隙积聚。

图15:脑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脑实质中组织细胞的单形浸润,本例显示了ALK::KIF5B融合。

图16:肝脏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的CD163染色在肝窦中蓄积,突出显示存在伸入现象,模拟Rosai-Dorfman病。

图17: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3岁女童,广泛伴有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包括脑部受累。洛拉替尼治疗5个月后几乎完全缓解。

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