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13岁上北大,28岁嫁给52岁美国老头的天才少女,现在怎么样了

 小天使_ag 2023-02-08 发布于湖南
近几年我国的离婚率持续升高,结婚率却持续下降,婚姻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为什么结个婚就这么难,为什么动不动就离婚,且大多是女方提出的离婚。个人觉得这是:女性自我价值觉醒的一个标志。
在漫长的人类史上,女性一直是弱势群体:在全球所有的企业高管里,女性占比不到5%。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生子、顾家,这是女性逃避不了的现实。要是结婚不生孩子,生了孩子不顾家,所有的人都会为难女性。
众所周知: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走一圈,带孩子、养育孩子非常辛苦,可有多少人认可“全职妈妈”的价值?所以文化越高的女性,越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也更加愿意嫁给自己心中的“灵魂伴侣”。
比如那个13岁上北大,28岁嫁给52岁美国老头的天才少女田晓菲,但她的选择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祝福:一是年龄差距大;二是嫁给了美国人;三是没有为祖国做贡献等等,那现在她怎么样了?
天才少女田晓菲,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
田晓菲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父母都是文化工作者,所以她在4岁就开始接触文学,而且天赋异禀。在13岁,因获得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诗集,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
北大毕业后,她前往美国继续深造,且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27岁就获得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2006年,年仅35岁的田晓菲,就成了哈佛大学的教授。
13岁上北大,27岁成了哈佛大学的博士生,35岁成了哈佛大学的教授,这妥妥的人生赢家。可为什么如此出色的女性,要嫁给比她大24岁的美国老头呢,这老头难道是富豪吗?
学业有成,为什么要嫁给比自己大24岁的美国老头?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婚姻。婚姻是终身大事,岂能草率?那为什么28岁的田晓菲,要嫁给大她24岁的美国老头呢?是图他钱财,图他名望,还是图他什么呢?
都不是,她图的是他脑袋里的学识,也就是传说中的“灵魂伴侣”:两人都是文学爱好者,都是文学教授,自然有许多共同的话题。这位52岁的美国老头,其实是田晓菲的博士导师,名叫斯蒂芬·欧文。
斯蒂芬·欧文,从小就喜欢诗歌,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专著以唐诗为主,是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主任,也是田晓菲的博导。在读博期间,两人一来二去,互生了情愫,最终喜结连理,结为夫妻。
年纪相差悬殊的婚姻,会幸福吗?
一个28岁,一个52岁,相差了24岁的婚姻,会幸福吗?这样的婚姻,会得到亲戚的祝福吗?一开始田晓菲的家人,并不同意她结婚,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女儿,毕竟儿大不由娘,是吧?
那么婚后,田晓菲幸福吗?非常幸福,她的脸上时常洋溢着笑容,这是隐藏不了的。一个女人婚后幸福与否,她的脸是骗不了人的。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为什么他们能幸福,因为他们脑袋里的东西“门当户对”。
人生智慧
和什么样的人结婚,才能幸福,才能白头到老?和自己“门当户对”的人:相似的学识、相似的三观、能一同成长的人,财富、外貌、地位等这些外在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变味,只有“脑袋里的东西”才能永葆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