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写作的诞生》,我想分享这12句话给你

 姬亚琳 2023-02-08 发布于北京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作《写作的诞生:如何开启你的写作之路》中,书中针对如何开始写作、如何找灵感以及怎么搜集素材,给大家提供了多个实际建议。

建议部分,很多个都是我经常会体验到,也就是确实有效的方法,看到作者分享出来,就忍不住在心里喊:“是的是的,确实是这样”

另外有一些对于写作的认知理解也是特别真理,一起分享给你们。

所以忍不住赶紧来分享给想写作的你们,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神秘的灵感吧!


1.在你的整个写作生涯中,不管什么时候,一旦你面临才思枯竭的危险(哪怕才思最敏捷的作家也时不时会面临这样的危险),记住在你床边的桌子上放上铅笔和纸张,早上醒来就开始写作。

这个我尝试过很多次,现在也经常是早起写作,大脑得到一夜睡眠的充分休息后,正处于空灵、宁静的状态,这个时候写作,头脑里没有任何干扰的声音,能够很轻易的进入专注状态。

此时此刻,你可以把昨天一天的经历写下来,甚至是昨天晚上的梦境,都可以。把自己带入写作的状态,你就会逐渐找到写作的感觉。

2.“努力成为一个不错过任何事的人。”

我记得是茨威格说过,他坚持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可以通过他的记录能够去了解他那个时代的生活。

你愿不愿意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呢?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记录下你生活的每一天里所看到、听到的一切。

这个时候,把自己当作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写作的好处就是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你的痕迹,留下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就像我在这篇文章里写的一样,如果你真的喜欢写作,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发展就是你生而为人的一种责任,不要把它荒废了。→突然对写作有了一种使命感


3.每天花半个小时的时间,让自己回到还是五岁孩子时的状态,睁大眼睛,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趣。即使你在刻意地做一些像呼吸一样被忽视的事情时觉得有些难为情,你仍然会发现,这样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新素材。

前几年芒果台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里,许晴对华晨宇说,创作者需要新鲜感的刺激,以保证创作的灵敏性。

说的就是要始终对世界感兴趣,对生活感兴趣,才能激发起我们触觉的敏感性,去感知搜集创作素材。



4. 在你经过的街道上,把自己变成一个新来的人。

去观察,看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他们是什么神态?是疲惫还是兴奋,是灰头土脸还是神采奕奕?想一想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6年前的一个场景:

我走在一条周边都是老破民房和旧楼房的小斜路上,街道上灰尘漫天,各种电动车、人流在路上拥挤穿行。

没什么生意的理发店,两扇布满污垢的大玻璃门,特别突出的向外敞开着,往里瞥一眼,店内装饰仿佛还停留在90年代的风格。

在那样一个环境里走,我在看到外面世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我,此时此刻的我,在迎面走来的路人眼中,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有没有在我的脸上看出我的境遇、猜测我的来历?

你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


那时的停留和觉察,成为了那天我情绪里的一根刺,当时的我也说不出为什么突然会对那一刻有感觉?

一直到今天,这里,与这本书的这句话相逢,算是穿越时空的圆满。

5.在陌生的街道上走走,去参观展览,或者在城市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一场电影,让自己每周有一到两次用新鲜的目光看世界的经历,这样是值得的。但是,你在自己生活中的任意时刻都要能这样做。

很多喜欢旅行的人,一直痴迷的状态不就是,为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看看陌生的自己吗?看看自己到了陌生的环境里,内心会生发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6.这不仅仅是你每天都给它们带来新的素材,而且你正在激活自己头脑中隐藏的记忆。每一件新鲜的事情都会带来一连串相关的联想,直达你内心深处,释放你的感觉和经历:往日的欢乐、过往的悲伤、那些在你的记忆深处被覆盖的时光,还有你早已全然遗忘了的片段。

这个感受最近尤其明显,在每天持续更新公众号以来,我挖掘到了以前的很多经历,好多次写完后,我都会诧异,为什么之前没有想到这么好的素材呢,为什么之前没有写下来呢?

这或许是,经过我们的可以练习,我们的感觉愈加灵敏起来,能够找到更多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探测到久远的已被蒙尘的记忆了。


7. 通过不让自己陷入漠不关心和单调乏味状态的简单方法,你就能为你的写作激活并再现你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0开始做内容》书中说,要找到情绪里的那根刺。心里感觉是一块筛选素材的试金石,一天结束,回顾一整天的生活经历,哪件事在你心里留下了刺,哪件事让你想的最多,最能激起你的情绪,那就是一根刺,就可以成为你的一个写作素材。

就像这段话说的:

8.如果一件事引起了你的注意,说明它对你是有意义的;如果你能够找到它的意义,你就有了创作故事的基础。

就像我之前的经历,我们有时候自己都想象不到,自己为什么会对一个场景、一件事情产生那么强烈的情感,延伸出那么多想法。

但只要记得,只要引起你的注意,就说明它肯定和你有关系,或者是想要发生什么联系,好好地留住它,终有一天,它们会被你从记忆调出,成为你的素材。


9.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出的贡献是:我们能够将自己对世界的点滴理解,注入人类普遍的经验之池中。

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很多时候,总觉得自己人微言轻,生怕自己那些想要记录下来的想法不正确,不权威,或者不是出于自己的纯原创,从而不敢写出来,留下来。

前几天和我导师聊这个问题,她的意思是,其实各体系的知识没有百分百的纯原创。

你看那么多新发明,在被真正发明出来之前,都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最后一次成功的那个人,也是借鉴了很多前人的经验才取得了成功。

再看各行各业的方法论,无一不是螺旋着迭代向上的。

就是你学习了前人的经验,实践后,又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把它分享出来,让人看到,后来者又学到了你的知识,他在实践后又得出了他的方法论。

就像
 
10.《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说:“你的爱和我的爱,你的愤怒和我的愤怒,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名词称呼它们;然而在我们的体验,以及这个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的体验中,它们永远不会完全相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1.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完全是自己个人的理解,在自己看来如此不可避免的,对其他人来说却是新奇稀罕、不可预见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即合理,相信自己的直觉,勇敢去写去分享出你的经历、你的感受就好。

11.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你明了自己对生活中大部分重大问题的真正看法,你就能写出一个诚实、新颖并且独一无二的故事。

写作要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12.最后,如果你想激励自己写作,那就通过无言的方式自娱自乐吧。不要去剧院,不要听交响乐,也不要去博物馆,而是独自进行长距离的漫步,或者在公共汽车上层独自呆坐。如果你有意识地拒绝说话或阅读,你会发现这对你有很大的好处。
 
我记忆中有很清晰的几个画面,大多都与一条长长的路有关。

一个人散步时,总能在头脑里捕捉到一些同样有节奏感的句子,和脚下迈出的步伐一样在匀速前进,我走它就走,我停它也停。

恨不得在头脑里安装一个录音机,录下每一段在行走过程中流出来的句子。

以上。

END



今天是日更第12天/365

一起加油



如果你的朋友也需要
欢迎转发分享给TA
谢谢你的慷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