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应用之鳖甲煎丸医案

 世界m1555ax93q 2023-02-08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导读
患疟疾之人,以一日发作一次者多见,间日疟次之,三日疟更次之。如以月而论,节气之变更,人身之气亦随之变更。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天气每十五日一更。而人与自然息息相应,气候之变更则旺,人之气亦随之一更,气更则邪当解,故云“当以十五日愈”;假令疟疾不愈,则再过十五日天人之气再更时,气旺则病除,所以说“当月尽解”。
感受疟疾之邪有轻重,人之体质亦有强弱,其发展与转归亦有区别;如体质较弱,又治疗不当,演成邪盛正虚,必然十五日不差,一月也不愈,逐渐发展到痞块结于胁下而为“疟母”;假如病者体质较强,加之治疗得当且及时,则正盛邪衰,疟疾自然很快消除。正如《素问·刺疟论》所载:“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足以证明正盛邪衰之必然转归。此者,即为“十五日愈”和“一月尽解”之机理所在。
如经十五日、一月而疟疾仍不愈,正气日衰,疟邪势必假血依痰,聚结于胁下,形成痞块,而为疟母。恐滋蔓难图,故文中着重指出,“急治之”。因瘙疲在胁下,影响气血运行,容易产生各种病变,故投鳖甲煎丸以扶正祛邪,攻坚破积,消瘙化积。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之意也。
图片
组成
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苇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䗪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窝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注:《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魔虫五分,无鼠妇、赤硝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乌扇即射干;锻灶灰即锻铁灶中之灰,又称炉灰;鼠妇又名鼠鱼,即地虱;紫葳即凌霄花;䗪虫即土鳖虫;赤硝即硝石。
方义
方中鳖甲咸平,入肝,软坚散结消癥,除邪养正,《本经》谓其“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合锻灶灰浸酒以祛瘀消积而为主药;大黄、芒硝、桃仁、桂枝泻血中之热,破瘀血,通气滞;蜣螂、土鳖虫、蜂窠协助硝黄、桃仁、而消坚破瘀;凌霄花、牡丹皮活血凉血,以去血中之伏热;射干、葶苈开痹利肺,合石苇、瞿麦以清利湿热之结;人参、阿胶、芍药补气养血,扶正以和营卫;柴胡、黄芩、桂枝、干姜、半夏、厚朴理肝胆之气,调治寒热而运化痰湿。诸味相伍,化瘀消瘙,攻补兼施,寒热并调,理气理血,祛痰逐湿。诸法兼备,确为急治之仲景大方。
临证要领
疟母、癥瘕,结于胁下,按之有块,推之不移,饮食减少,肌肉消瘦,腹中疼痛,或时有寒热,脉弦小紧。
医案举例
01
疟母
童某之妻,30岁。六月初间日病疟,日哺寒热,胸胁苦满,头眩呕逆,舌苔黄厚,脉弦滑。显然肝胆同病。经水二月未至,自称怀孕。嘱处方勿伤胎气,投以柴平煎(未服)复诊(八月初二):面色萎黄,脉象弦缓兼沉,舌苔水黄兼滑。腹胁硬块,筑之而动。此时寒少热多,间疟如故,兼有留瘀,当去其邪,兼消疟母。青皮6克、厚朴3克、柴胡4.5克、炒黄芩4.5克、煨草果仁2.4克、半夏6克、焦白术4.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藿梗9克、生姜1片。连服四剂,另鳖甲煎丸3克,晚间吞服。三诊(八月初六):服煎丸四日以来,舌苔脉象如故,而腹胁之间跳动渐平,隐隐然痛,硬块较前稍软,小便前后或有一点浊水,似血非血,可见浊瘀下行,惟恨行之太少耳。仍以原法主之,但磨瘀化浊之品稍加一二。原方柴胡、黄芩、煨草果仁、白茯苓、生姜量略增,连服五剂,每夜鳖甲煎丸改服4.5克。
四诊(八月十一日):进上方后,寒热诸症如故,但留瘀渐行,有时思索饮食,肝脾渐和,邪浊渐解化之象。续进原法,加重投之。上方加重量至柴胡9克、炒黄芩9克、煨草果仁4.5克、半夏9克、焦白术6克。余皆同上。连服九剂,每晚服鳖甲煎丸加为6克。
五诊(八月二十日):连服下行浊水,兼有紫块瘀血,腹内之疟母块已消,寒热已除,舌苔薄白如常,脉象软弦兼缓,显然浊瘀下行,留邪已达,肝脾渐和,改用逍遥丸法调理,以冀收功。每晨晚前各服逍遥丸9克,温开水送下,服一月而愈。
原按:此案初诊时在六月初,病者自称怀孕,经水二月未至。至八月复诊时,怀孕当以四月,则滑数之脉,理应更显,然而脉反弦缓兼沉,可见非孕,实系留瘀所致。韩老先生不为病人所惑,据脉断病,据证处方,毅然以鳖甲煎丸攻之。其胸中自有成竹也。其后数诊守定原方不变,而用量逐次递增,最后以逍遥丸收功,看似平常,实具深意。盖运筹若定,乘胜追击,而进退皆有尺度也。(《疟疾专辑》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编)
02
早期肝硬化
张某,“早期肝硬化”来诊。患者面色翼黑,左右两胁肝脾痛如锥刺,日轻夜重,小便色黄,大便尚可,惟饮食不馨,食后每见腹中夯胀为甚。切其脉弦而责责,舌质紫暗,苔则白润。余辨此证为肝脾血络瘀滞。肝不疏泄,脾不运化,而气血疑滞,则三焦为之不利。
疏方:柴胡12克、黄芩6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桂枝10克、赤芍10克、鳖甲30克、生牡蛎30克、红花10克、茜草10克、䗪虫10克、蜣螂10克、射干10克、紫葳10克、石苇12克、瞿麦12克。患者问余服药见效的时间,余曰:服此方15剂为一疗程,而汝之病症已入血分,大约在服六十剂后(为四个疗程),可望病减而肝脾之痛得廖。患者按所属服药,两月后,面色变白,精神有增,肝脾之痛消失,而且胃开能食,腹胀不发,体力转佳。再三向余道谢!(《光明中医》1989;2:9)
03
癥瘕
王某,干部。1983年5月初,由其妻陪同,从嘉兴专程来杭治病。王某嗜酒已数十年,膏梁厚味,日食不辍。近半年来自觉中脘痞满,两胁胀痛,日益加剧,饮食渐少,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休息在家。经西医检查,肝脾俱已肿大。诊得脉缓,舌苔腻而略黄,边呈青紫色。此乃酒湿与气血相混,结成癥瘕,日久正气渐衰。嘱其戒酒,治宜汤丸并进。用半夏泻心汤苦辛通降以治其痞,配合鳖甲煎丸缓消渐散以化其症。方用:制半夏9克、黄芩9克、干姜4.5克、黄连3克、党参9克、炙甘草3克、大枣3枚、神粬12克。另配鳖甲煎丸250克、每日12克,空腹时分2次吞服。患者服药半月,中脘痞满大为好转,两胁胀痛见减,饮食增加,精神转佳。遂嘱其停服汤剂,单服鳖甲煎丸以缓消癥积,连服用一个半月。1984年7月,余至嘉兴随访,知患者精神、饮食一如常人,肝脾肿大明显缩小,并担任本部门领导职务,能每日上班正常工作。(《历代名方精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现代临证
鳖甲煎丸除治疗疟母外,还多用于慢性肝炎、血吸虫病、黑热病所致的肝脾肿大及其他瘀血证,如原发性肝癌、白血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正虚邪实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