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慌气短、心律失常治疗方

 图书 馆员 2023-02-10 发布于内蒙古
◆心慌气短、心律失常,常伴周身乏力,自汗盗汗,咽干口燥、虚烦,眠差,形体偏腹,大便干结,舌光少苔。上述症状,临床可辩证为阴血不足、阳气虚弱之脉结代、心动悸。
【治法】滋阴养血补气、通阳复脉。
【方名】炙甘草汤。
【处方组成】炙甘草30克   生地黄30克   麦冬12克   火麻仁15克   阿胶6克(烊)   桂枝12克   党参9克   生姜9克   大枣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方解】炙甘草:滋阴养血,缓急补气养心,健脾润肺;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滋肾水;麦冬、火麻仁、阿胶:滋阴养血,补心复脉;桂枝、生姜:温振心阳、通利心脉、使脉气有源,并防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党参、大枣、益心肺脾气,资气血化生之源;全方调和、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旺而心脉通,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悸定脉复,故本方又名“复脉汤”。
【临床应用】若伴有心血瘀阻,可辨证合并血府逐瘀汤;若伴有痰扰心神,可辨证合并温胆汤。
胸闷胸痛,失眠多梦,心烦纳差治疗方

【组成】人参10克   五味子10克   陈皮10克    麦冬18克   丹参10克    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
头晕治疗方

◆头晕,伴胸满、胸闷、恶心、痰多,困倦昏沉,头面油腻,舌苔白腻,脉弦滑。上述症状,多因脾虚生湿,湿聚成痰,痰湿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窍所致。临床可辩证为风痰上扰证型。

【治法】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方名】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组成】半夏9克   天麻6克   橘红6克  白术18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克   大枣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止眩晕,配伍半夏,化痰熄风效佳。风痰头眩眼花者,非天麻、半夏不除;白术、茯苓:健脾燥湿、渗湿,以杜绝生痰之本;橘红:调气化痰,使气顺痰消;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中焦及全方;全方以化痰熄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临床应用】本方适用于风痰上扰类型的头晕。其它证型如阴虚阳亢、气血不足等,皆不宜使用,或合并滋阴潜阳、补气养血方共用。
冠心病治疗方【组成】山楂1000克  丹参1000克   金樱子500克   何首乌500克。

【用法】以上诸药共研极细粉末,每天早上一汤勺药粉(约10克),一汤勺真蜂蜜(约30克),放入一杯温开水中搅匀喝下。

心跳得很快,怎么办?

患者,姓王,女性,当时是40岁。

早在两年前,就被诊断为心律失常、多源性早搏。
最近这一个月,患者的症状有所加重,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易惊、头晕乏力。另外,晚上睡不好觉,吃饭也没有食欲。
刻诊,见舌质暗红,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
经过检测,早搏,每分钟十次之多。
炙甘草汤原方 ,炙甘草汤也称作复脉汤,是医圣仲景《伤寒论》里的方子,主要成分为生地黄、炙甘草、麦冬、桂枝、人参、阿胶、麻仁、大枣、生姜,具有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的功效.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心慌气短、胸闷憋气的现象大大改善,身体有力气了。尤其是脉象,比从前有力了不少。接下来,原方不便,再投5剂,患者诸证悉平。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规整。
上文中这个患者,西医诊断为早搏、心律不齐,中医看就是惊悸怔忡。不管心跳得快与慢,都可以用炙甘草汤
这是心气不足,脉道不充的表现。心气不足,心神失养,所以患者易惊、失眠、健忘。若心气血不足,心无所养,则有慌慌然跳动不安之感,
这个时候怎么办?肯定是要补益心气,然后调养心血。
因为这种心气不足型的早搏、心律失常,十分常见。典型症候,就是舌体胖而边有齿痕,脉细弱,心慌气短、容易劳累、胸闷憋气、心中易惊、头晕乏力。夜里失眠,白天健忘。有的人,还可能比较容易出汗。复脉汤类方是临证常用方,从过去遗传下来的十张复脉汤,可以悟出,治疗心动悸(心律失常)不是炙甘草汤一方所能为,必须辨证处方用药才能奏效。而中医更不是见心治心而忽略了整体治疗的原则。
【日学一方】桂枝甘草汤

组成:桂枝、甘草。

【经典方证】
心阳虚证,本方证是由发汗过多,损伤心阳所致。心阳虚衰,心脏勃动血脉的力量弱了,血脉充盈不起来,则见身体缺氧而心悸气短,脉虚无力;身体一动则气就耗损了,各种症状便开始加重;心中空虚,想要通过用手按来缓解,这种也是属心阳亏虚之证。故治宜温通心阳以定悸。
方中桂枝辛甘温,入心经,振奋心阳,温通经脉,为君药;甘草甘温,益心气,为佐药。二药相合,辛甘化阳,益心通脉,使阳气乃生,心阳得复,诸证自愈。
【适用人群】
心悸气短,动一下更加气短,心中空虚用手按上去才舒服,脉搏十分虚弱。
【临床运用】
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常用于心律失常(慢性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原发性低血压、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腰膝酸软属心阳虚者。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阴血不足证心律不齐
【病例】某女,25岁,1972年6月18日初诊。
【症状】数年来经常心慌气短,心中发空,胸间不适,脊背痛,劳动后更明显,食欲较差,大小便正常,月经正常。

【诊查】舌尖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有结代,每分钟脉结代3~4次。
【辨证】舌红脉细为阴虚之象。脊背疼痛、劳动后明显,知为胸背部阳气不振,经络痹阻。心慌气短,知为血不荣心,心中气血不足。综观脉症,诊为阴虚、血不荣心而心悸动、脉结代之证。
【治则】养阴补血,益气助阳而复脉。
【处方】炙甘草9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五味子9克,当归6克,丹参15克,党参9克,玉竹15克,金狗脊15克,桂枝4.5克,陈皮9克。3付。
【二诊】药后背已不痛,心律不齐次数减少(每分钟1~2次)。上方去狗脊,加龙眼肉10克,再进3付。
【三诊】自觉症状已无,脉未见结代,心脏听诊未发现心律不齐。

【说明】此患者又服6付中药进行调理,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得以治愈。

《伤寒论》之炙甘草汤治疗心慌心悸
【处方】炙甘草12克、生姜9克、党参6克(或人参2克)、生地30克、桂枝9克、麦冬9克、麻仁9克、大枣4枚、阿胶6克(烊化)
【用法】水煎服(原方以清酒和水各半同煎,阿胶烊化,日分3服,但其用量大,今折合为一剂汤药量)。

【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心中温温液液,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

【方解】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脾,脾属土为心之子,补子而实母,缓心脾之急而复脉为主药;生地滋阴生血,麦冬益阴养心以利复脉,为辅药;用人参(党参)益气以生阳,桂枝助心阳而通脉,阿胶养血滋阴,麻仁润肠缓中,得生姜之辛,滋而不腻,共为佐药;生姜和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相合,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复脉的功能。本方重用生地还配以麦冬、阿胶、麻仁,并以炙甘草为君药,可见是一滋阴养血之剂,善补阴者阳中求阴,故又配以人参、桂枝、生姜、益气、辛通而助阳、伤寒重证或大病久病之后,阴血耗伤,心血不足,心阳不振,而见心动悸、脉结代之症,本方最为适用。仲景这一滋阴养心血、益气助心阳而复脉之法,给后人极大启发。今人用此方治疗阴血不足,心阳不振而致的心律不齐、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早搏,甚至出现二联律、三联律者,随证加减,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经方推荐——炙甘草汤

经方大家

一起辩证的思考中医
炙甘草汤方出《伤寒论》,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可治疗气虚血少、阴虚之“心律不齐”和脉跳停顿。
【方药】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
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
人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
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
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
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温馨提示:甘草与炙甘草是不一样的!
甘草:一种补益类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甘草
炙甘草:又名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润肺和中。
▲炙甘草
炙甘草汤功效
阴阳并调: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
▲阴阳并调
补阴为主: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指出“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清代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气血双补的功效和作用,以《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补血为主的功效,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
炙甘草汤的副作用
炙甘草的毒副作用较小,但若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及血钾减少等症状并有脘腹胀满,纳呆等消化障碍。

▲长期大量服用易高血压
因此,偶尔泡一泡水喝可以,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炙甘草汤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中满腹胀忌服。
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张女士,56岁 (11月29日诊)
患者主诉间心悸3个月。现时有心悸,自觉心前跳动厉害,偶有汗出,疲乏无力气短,面色苍白,二便尚调,舌暗淡,苔白,脉结代且沉。
▲疲乏无力
查心电图:心肌缺血,室性早搏。此:心悸之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处方:党参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15克,生姜10克,地生20克,桂枝10克(去皮),阿胶10克(烊化服),麻仁10克,丹参15克,大枣5枚。5剂,水煎服。
二诊(12月5日):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唯胃脘部(整个胃)稍有不舒,上方加茯苓15克,陈皮6克。7剂,水煎服。

三诊(12月12日):诸症减轻,又服7剂而愈

经方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酸,还可见上腹痛、胸痛、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还有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烧心、反酸当属中医“嘈杂”、“反酸”。笔者用经方辨治此病收到一定疗效。
    痰热型
    表现为烧心、口干、喜冷饮、反酸、舌红苔黄,脉弦数。《伤寒论》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在临床中用栀子豉汤加减化裁,药用:栀子、豆豉、半夏、陈皮、黄连。胃痛明显加蒲黄,五灵脂去瘀止痛,胃胀加厚朴、大腹皮、佛手利气宽胸,感寒而发加干姜。
    寒湿型
    表现为反酸,平素吐清水,怕冷,易于感寒,喝凉水加重,舌谈红,苔白腻,脉濡。《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用苓桂术甘汤,胃痛喜按合黄芪建中汤。
    寒热错杂型

    表现为反酸,胃部怕冷,易于感寒,喜热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用半夏泻心汤,热重去干姜,寒重加桂枝或高良姜。(张晓勇 江苏省洪泽县中医院)

闲话栀子豉汤证

中央10台郝万山老师讲解《伤寒论》时谈到几十年前的他的老师的一个病案——栀子豉汤治疗哮喘案。记忆犹新的是——他和他的老师再未见到类案。为什么?不得而知。但从临床实际来看,并非如此。明白形成栀子豉汤证的机理后,那么栀子豉汤证就十分常见了。
1、返流性胃食管病引起的嘈杂证(懊恼)
2、反流性胃食管病引起的胸中窒(狭窄)
3、反流性胃食管病引起的不得眠(烦躁)
4、反流性胃食管病引起的咳喘(咽喉气管病)
5、烧心、吐酸、胸后骨疼痛……
组成:栀子﹑淡豉
  主治:
  1.治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下懊?。
  2.及大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痛,或痰在膈中。
  归经:此足太阳阳明药。
  方义:
  (1)烦为热盛,栀子苦寒,色赤人心,故以为君。淡豉苦能发热,腐能胜焦,助栀子以吐虚烦,故以为臣。
  (2)酸苦涌泄为阴也,此吐无形之虚烦,若膈有实邪,当用瓜蒂散。
  变化方:
  (1)本方加甘草,名栀子甘草豉汤治前证兼少气者。
  (2)本方加生姜,名栀子生姜豉汤,治前证兼呕者。
  (3)本方除淡豉,加干姜,名栀子干姜汤,治伤寒误下,身热不去,微烦者。
  (4)本方除淡豉,加厚朴﹑枳实,名栀子厚朴汤,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
  (5)本方加大黄﹑枳实,名栀子大黄汤,治酒疸发黄,心中懊侬或热痛;亦治伤寒食复。
  (6)本方加枳实,名枳实栀子汤,治伤寒劳复。
  (7)本方加薤白,名豉薤汤,治伤寒下利如烂肉汁,赤滞下,伏气腹痛诸热证。
  (8)本方加犀角﹑大青,名犀角大青汤,治斑毒热甚头痛。
  煎服法:服令微吐。
  栀子豉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栀子9克(劈) 香豉4克(绵裹)
  【用法】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功用】清热除烦。
  【主治】发汗吐下后,余热郁于胸膈,身热懊憹,虚烦不得眠,胸脘痞闷,按之软而不痛,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质红,苔微黄,脉数。
  【方论】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香豉体轻气寒,升散调中,宜中有降。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北京中医药大学姜元安教授对栀子豉汤证这样认为:胃中空虚,热邪乘虚客于胃脘,引起心中懊恼,反覆颠倒,不得眠之栀子豉汤证。热邪是客于胃脘而不是客于胸膈。心中懊恼就是胃中嘈杂不得安。热邪与胃中无形之邪结而成栀子豉汤证,假令热邪与胃中有形之邪相结,已属于承气汤证。
吃点东西,喝点凉水,中和一下胃酸可以缓解症状。
《神农本草经》云:栀子,味苦,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齄鼻,白癞,赤癞,疮疡。
第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第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第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仲景所说的“证”显然与中医教材中的“证”有明显的区别!
仲景的“证”更像是诸多“症状+体征”所得出的“症候群”!
后世医家与中医教材所说的“证”明显是所谓建立在玄学和思辨基础之上的“病理过程”的概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