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读 | 适合骨科冷疗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何东生 2023-02-10 发布于江西


冷敷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可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还有降温退热、防止炎症和化脓扩散作用。
临床上骨科创伤及术后引起的疼痛发生率高,患者身体因为疼痛而表现出应激反应和疼痛反应,进而降低免疫功能,导致生理和心理上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1]。骨折临近的关节断端还会出现肿胀情况,对相关区域血供产生影响,不利于伤口愈合[2]。及时有效使用冷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肢体肿胀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一、三种常用冷敷方法


1.盐水冰袋法

选用上海产冰袋或百特公司一次性输液袋(100、250、500、3000mL规格),灌装20%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2~4h,取出后外观成霜状液体或冰水混合物,取出即可应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冷冻后成霜状液体或冰水混合物,表面软硬适度,与患肢接触面积增大,患者舒适度增加[3]

2.乙醇冰袋法

选用上海曹阳医药用品厂生产,规格为2000mL的静脉营养输液袋,先用剪刀剪去输液袋活塞远端,保留活塞,再用注射器向袋内注入50%乙醇约1000~1500ml,排尽空气,最后关闭活塞平放在冰箱里冷冻备用。该方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传统的冰袋需经常更换且更换方法复杂,新方法只需在冰箱内拿出即可使用,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冰箱冷冻室的常用温度为-6~-24℃,而50%乙醇的冰点是-30℃,故在冰箱内不会结成冰块,增加患者的舒适及安全;可重复使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4]

3.芒硝冰袋法

用芒硝10g加清水100mL配制成10%芒硝溶液根据患处大小分别采用3种规格的棉垫,大号为25cm×20cm×2cm,中号为20cm×15cm×2cm,小号为10cm×10cm×2cm,用50、30、20mL芒硝水分别将大、中、小棉垫浸润,装入透水无纺布袋中(按棉垫规格制成,一面为透水层,另一面为隔水层),放置于-18℃冰箱中12h,即成芒硝冰袋。取出后呈冰霜状,松软、可塑形。该方法制作成的冰袋低温持续时间长,放在室温18~24℃持续3h温度仍在-5℃。与传统方法相比,冰袋松软能与体表接触充分,易于固定,患者感到舒适[5]

二、相关注意事项


1. 冷敷时间与频次

研究发现,冷疗5min后血流灌注开始降低,20min后软组织灌注减少26%,骨灌注减少19%[6]。短时间冷敷可使小血管短暂痉挛,但难于减少局部炎症渗出,一旦停止冷敷,痉挛的小血管再次舒张、出血;而较长时间冷敷使小血管长时间痉挛,有效减少出血、患处炎症渗出、局部肿胀,较多学者倾向于较长时间的冰敷[7-8]。也有学者指出,冷敷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持久低温,应该每2h暂停20min以预防冻伤[9]

临床具体应用中对冰敷时间、频次尚不统一。吴明珑等[10]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持续冷敷24h在减轻术后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方面均优于间断冷敷(连续3,每天冰敷30min,每天2次)。

彭建华等[11]将6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持续冷疗组、间歇冷疗组(每间隔3h冷敷30min),持续冷疗组和间歇冷疗组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于间歇冷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持续冷疗组,因此间歇冷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究竟冰敷最适宜的时间是多少,尚缺少权威的研究报道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探索。

2.冷敷的温度

研究发现,皮肤温度在降至20℃以下,关节腔内温度才会下降,减轻手术造成的滑膜反应,皮肤温度在降至15℃细胞代谢开始减退,13. 6℃局部痛觉缺失,12.5℃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10%,10~11℃细胞新陈代谢下降50%[12]。10℃血管进一步收缩、血栓形成及血液分流,可发生局部组织缺血坏死[9]

冰敷时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在10~15℃是比较理想的范围,但个体差异不同对冷的耐受度不同。因此在冷敷过程中应评估患者全身情况,避免在术后寒战时冰敷,出现冻伤、冷过敏皮疹、冷不耐受时应及时停止冷敷[13]另外手术伤口敷料和冰袋隔层的厚度也会影响冷传导,从而影响冷敷效果。

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沟通,规避伤口敷料厚度等影响因素。冷敷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冷敷治疗时不能将其看成一个简单的操作,要医护配合、全面评估病情、观察治疗反应、减少干扰因素,才能有效保证冰敷效果。

三、冷敷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


冰袋冷敷已广泛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KA、膝关节镜等术后。骨科手术患者也是深静脉血栓(DVT)的高危人群。有学者认为,冷疗时间短,冷效主要作用于毛细血管,对外周大血管作用甚微,不会增加DVT风险[14]。也有学者认为,冷疗可刺激血管收缩,从而使血流变慢,增加DVT形成风险;长时间持续加压冷疗会造成软组织、肌肉僵硬。降低静脉血流速度,甚至增加DVT的风险[15]

毛矛等[16]研究显示,TKA术后冰敷组DVT发生率30%高于芒硝外敷组6. 67%。王静华等[17] 研究显示,TKA术后推拿配合持续冰敷可加快血液循环、改善高凝状态、减少DVT危险。但以上实验未比较冷敷组与未冷敷组DVT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难以说明冷敷与深静脉血栓有没有相关性,更无法探讨不同冷敷时间对血栓相关性的影响。因此,冷敷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尚待更多高质量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俞夏娣,张亚丽,方雅,等. 改良版 SBAR 沟通模式在抢救室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 重庆医学,2020,49(5):762.

[2] 程建民. 冰袋冷敷在四肢骨折创伤的早期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4):268.

[3]马瑞华,马学霞,赵林,等.盐水冰袋的制作与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8.

[4]张丽,陈雪莲,石小红.简易乙醇冰袋的制作[J].护理学杂志,2006,21(23):8.

[5]柏亚妹,张曦,吴兴彪.芒硝冰袋冷敷减轻创伤肿痛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773-776.

[6] 杨欣,高瞻.创伤早期应用冷敷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359-1361.

[7] 占玉兰,车慧虹,刘婉云,等. 踝关节镜术后采用加压间歇冷疗防治踝关节肿胀的最佳时间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1-2.

[8] 苏杭,杨春喜,岳家吉.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镇痛方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8(3)::416-420.

[9] 马路遥,郭万首.膝关节置换术后冷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3):253-256.

[10] 吴明珑,田薇,刘洪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佳冰敷时间及频率的研究[J].骨科,2015,6(3):159-161.

[11] 彭建华,杨国涛,成欣,等.不同冷疗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186-189.

[12] 崔佰红,顾海燕. 可监测温度冰敷袋在四肢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19,19(1):63-65.

[13] 杨良枫,陈敏.冰敷巡视卡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35):4397.

[14] 王显勋.全膝关节置换后局部加压冷疗结合CPM功能锻炼对早期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7):998-1003.

[15] 梁妮,杨克勤,林少虹,等.持续加压冷疗在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9c):3390-3391.

[16] 毛矛,季卫锋,胡伟龙,等.芒硝外敷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及深静脉血栓3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2):112-113.

[17] 王静华,刘武岩,谢博多,等.推拿配合持续冰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世界中医药,2017,12(6):1432-1435.

作者简介

常怡勇,河南省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执业药师,丁香园用药助手公众号优秀科普作者,自我药疗杂志(北京)特约撰稿人,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等多家医药科普公众号特约撰稿人,多家医药科普公众号特约审稿专家,河南省中医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分会常务委员,周口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河南省中医药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个人公众号:《药聊斋》。《药聊斋》聊医论药,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疾病防治方法,促进公众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