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开始,大家都会定个学期计划,但是你的学期计划为什么总是不能好好完成呢?今天这个视频,就来说说欢丸每个学期的计划都能愉快完成的秘诀。大家好,我是欢丸妈妈陈霜。欢迎你关注我,还有更多的干货内容。 欢丸开学五年级,关注我的老同学都知道,我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坚持记录欢丸同学每个学期和每个假期的计划以及计划的执行情况。每次几乎都是超额完成,少量完成不了的情况,也主要是由于我在学期中间更改了计划造成的。 大家都觉得欢丸同学特别优秀。其实,并不是他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我们能够制订一个合理可执行的计划。 每个学期开始,或者寒暑假开始,我都会算一算,这个学期或者假期,一共有几周。再刨去诸如期末复习的一周,或者春节一周,出去旅游一周。平时放学后可利用的时间是多少,周末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又是多少。确定真实可利用的时间究竟有多少,这样定计划就不会冒进。 具体在定计划的时候,要遵循smart原则。这是五个字母组合,S - specific 目标越具体越好;M - measurable 完成度要可衡量;A - attainable 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R - relevant 选择对个人成长很重要的目标去实现;T- timely 实现目标一定要有期限。合在一起,就是smart这个单词了。 根据这五个原则,首先,把不同科目或者不同项目的内容都列出来,语数英、运动、阅读等等,各方面都有什么具体的任务。任务要非常具体,比如语文要读哪几本书,数学要做哪本教辅。有了这些实打实的具体任务,再来分析每一个任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比如做一篇阅读理解需要十五分钟,做一套数学卷子需要40分钟,等等。这时候你可能就会发现,你想要做的事情,全部加起来所要花费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你实际可以利用的时间了。 这时候就要拿出smart原则里的R,看看这些任务是不是都真的那么重要,或者你可以按照重要程度、紧急程度给这些任务排个序。排在后面的,或者是干脆舍弃,或者是留给下个阶段再来安排。 经过这样的计算和删减,你的计划大致上,就是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了。但可以执行并不意味着,他就真的能够被执行。接下来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你还需要时不时去修正和监督。越是定计划的生手,你的计划可能就越需要被修订,你也更需要去监督孩子的计划执行情况。孩子越小,你监督他执行计划的时间间隔就要越短。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可能需要你坐在书桌旁陪他执行计划。三年级呢,每天关注一下他的计划完成情况就可以了。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那只需要一周或者一个月去复盘一下计划的执行情况,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你也要准备一些辅助执行任务的工具,比如说,可以拿来打钩的任务表,这样,有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就一目了然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用的任务表也各不相同,我下个视频再来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