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回顾之军训在北大荒-5

 赫建 2023-02-10 发布于吉林

春种秋收

每年的5月份,当耕地的冻土层融化到2寸深时,就开始种小麦,用播种机划勾撒种,把种子撒在冻土层上面,种子不会冻死的,因为随着天气很快转暖,种子就开始发芽。小麦种完后,接着就种黄豆。

“北大荒”的气候非常恶劣,随着春季的到来,大风也刮了起来。由于“北大荒”的平地基本上都开垦出来,因此,大风也把黑土刮了起来,几乎天昏地暗。我们每天就在这黑风中进行播种工作,下班回来我们每个人都成了黑人,只有牙齿是白的。这种艰苦的工作持续了半个月才结束。

小麦种完后,生长出来,一直到收获,不需要人工田间管理。生长过程中,只用飞机喷洒二次除草剂即可。

黄豆种完后,生长出来,则需要人工田间管理,也就是田间锄草。

到了6月份,我们就开始下地锄草(铲地)。这时,风已经不刮了,可天气很快热了起来。而且昆虫也开始繁殖起来。

我们每天戴着草帽、穿着单衣、带着锄头来到地头,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豆地里干活。每个人一上午,只能铲地一拢。到了中午因为太热,我们就光着膀子。中午吃完饭(午饭是由农场的汽车送来的)后,我们又往回铲另一拢地。到傍晚收工往回走时,“北大荒”的大蚊子成群结队地来“迎接”我们。那里的大蚊子确实厉害,不仅体型大,嘴也长。我们穿二件衣服,它都能够叮透,而且还很贪婪,在吸人血时,把整个身体涨得鼓鼓的、红红的,吸完血后它都飞不起来了,我们用手一拍就是一包血。回到驻地后我们每个人身上至少有7、8个大包。

到了6月末,铲地的农活终于干完了。

“北大荒”地处高纬度,夏季的白天时间很长,特别是“夏至”前后,白天时间长达21到22小时。我记得,有一次农场放映露天电影,天黑就开始放映,等到电影放映完了,天也亮了。

我们在晴朗的夜晚经常能够看到北极光。

“北大荒”夏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本来是万里晴空,却突然下起大雨来,电闪雷鸣。有时还下起大冰雹。

7月份,北大荒的麦收时节到了。可是老天不开眼,连着下了半个月的雨。北大荒的地形是起伏的坡状平原。在高处的小麦,可以用“康拜因”收割机收割。而在低处的小麦,就只能由人工收割了。而我们农场的耕地大部分在低处。于是,全场总动员开展麦收大会战。

雨过天晴,麦收开始了。

在高处的麦田里,红色的“康拜因”犹如战舰,缓缓行驶在一望无际的麦海中,确实是非常壮观、很有诗意。

低处的麦田,由于雨水的浸泡,耕地里一片泥泞,“康拜因”收割机开进去就陷在烂泥里,用二台拖拉机才把它拉了出来。因此,这里的小麦就由我们来收割。我们每天站在齐膝深的烂泥里,弯腰用镰刀进行收割,而且又无法坐下来休息。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更有甚者,由于我们长期站在齐膝深的烂泥里,脚都被泡肿了、泡烂了。本来如果用“康拜因”收割,半个月就可完成。而我们却收割了近二个月,直到8月末才结束。

接着,我们又开始收割黄豆,一直干到10月上旬。最后那几天,我们是从雪里扒黄豆。

这春种秋收的整个过程,对我既是一种难得的锻炼,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本刊宗旨:传播集邮知识,弘扬集邮文化,结交集邮朋友,共同发展集邮。谢谢阅读,欢迎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