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气通天论》谨合五味:是第一原则!

 扫地僧一一 2023-02-10 发布于江苏
有些东西,黑哥当时真的看不懂,但经过汤液经法图的实践,黑哥不仅看懂了,而且,还可以把暗语挖掘出来~~~
         

图片

         
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讲的“五味的逻辑”,他用了几个排比句:
(1)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2)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1)酸吃太多,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2)咸吃太多,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3)甘吃太多,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4)苦吃太多,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5)辛吃太多,筋脉松弛,精神乃央。
         
这几个排比句一搞完,最后来了一句总结: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奏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长有天命。
         
黑哥敢问,粗暴的理解,这句话是个什么意思??
         
你要是不了解汤液经法图,不了解底层算法,真的很难猜到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有了汤液经法图,是如此的粗暴和简单。

图片

         
大家看清楚了,黑哥将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把这句话解密!
(1)味过于酸的症状,说的是====酸泄肝。
(2)味过于咸的症状,说的是====咸润肾 咸补心太多。
(3)味过于甘的症状,说的是====甘泄肾。
(4)味过于苦的症状,说的是====苦燥脾。
(5)味过于辛的症状,说的是====辛散肝。

图片

         
大家看到没有,《内经》关于五味的描述,都只有一个靶向。这意味着,汉代的《内经》,已经把汤液经法图弄丢了,或者说,他们为了保守秘密,只把一半的内容,写在了书里,其他的内容,都是家传,或者师承的。
         
比如陶弘景的《辅行诀》,就不是写给普通人看的,只是他写给传承人的秘本,要不是放在敦煌藏经阁被保存下来,意外被发现,我们是无法看到的。
         
现在黑哥,可以明确的说:五味平衡,才是内经对药味配伍,食物配伍的底层密码。而如何判断五味失衡,如果用等比例来调整五味,这是秘中之秘,张仲景抄了一部分汤液经的方子,陶弘景抄了一部分,孙思邈也抄了一部分,只要把这3个人的方子,全部整合一下,基本就能还原80%。
         
黑哥这个研究,可以补上内经缺失的东西,因为内经在另外一篇《素问-五脏生成篇》,还是漏掉了一个关键,一个味型,只对应一个脏器:
(1)心欲苦。(说的是-苦泄心,还有苦燥脾 苦补肾)
(2)肺欲辛。(说的是-辛散肺,还有辛补肝 辛泄脾)
(3)肝欲酸。(说的是-酸泄肝,还有酸补肺 酸收心)
(4)脾欲甘。(说的是-甘补脾,还有甘泄肾 甘缓肝)
(5)肾欲咸。(说的是-咸润肾,还有咸补肺 咸补心)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